241年

241年,年表,歷辛酉年,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蜀漢後主劉禪延熙四年,吳大帝孫權赤烏四年。

概述

241年 農曆辛酉年,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蜀漢後主劉禪延熙四年,吳大帝孫權赤烏四年。

歷史紀事

吳四路攻魏

吳赤烏四年、魏正始二年(241)四月,吳分兵四路大舉攻魏:全琮攻淮南(今安徽壽縣),決芍陂(今安徽壽縣南),與魏徵東將軍王凌、揚州刺史孫禮等戰,琮敗走。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朱然、孫倫五萬人圍襄樊,魏荊州刺史胡質以輕兵救樊,城中乃安。諸葛瑾、步騭攻柤中(今湖北南漳),六月,魏太傅命司馬懿以柤中、樊城被攻,歷月不解,乃自督軍救樊城。吳軍得知,連夜退走。魏軍追擊,大獲而還。

曹不興畫佛

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印度高僧康僧會初到建業(南京),在“設象行道”時,曹不興有機會看到這些傳自"西國"的佛畫,因此作了摹寫,成為中國古代較早摹寫“西國”佛畫的畫家,因而有“畫佛之祖”的稱譽。他畫佛像,用筆迅速,頃刻之間完成一幅結構極為複雜的作品,而“頭部手足,胸臆肩背”均不失尺度,十分協調,充分說明他作畫技巧的熟練與高妙。曹不興的才華、智慧和繪畫上所取得的成就,是與他的勤奮、好學、苦練分不開的。

文化紀事

魏立三體石經
魏正始二年(241),魏在洛陽國子太學門外,漢《熹平石經》之西,立三體石經,史稱正始石經或魏石經。石經上刊刻有儒家經典《尚書》、《春秋》以及《左傳》諸經,因經文都是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型寫成,所以稱三體石經。此經文相傳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邯鄲淳書寫,或者是仿效他的書體。其中隸、篆二體同《說文解字》所收字型大致相同,古文則與《說文解字》所收稍異,但基本接近。諸書記載的原經石數多不致,大約有27碑。經石已經毀壞,原在今洛陽東郊龍虎灘一帶,唐宋即有殘石出土,以後間有發現,現存殘石有《尚書》、《春秋》的部分經文,大約共2500多字。

雜譚逸事

蔣琬徙屯涪

蜀延熙四年(241)閏六月,大司馬蔣琬以魏平除不易,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先取涼州。若維出,蔣琬自當率軍為後繼。而涪縣(今四川綿陽)水陸交通便利,若有事時,征赴較易,請徙屯涪。蜀後主劉禪從之。次年正月,姜維率偏軍自漢中還至涪。十月,蔣琬亦自漢中徙屯涪。

鄧艾屯田

魏正始二年(241)閏六月,尚書郎鄧艾建議以淮北二萬人,淮南三萬人,輪取一萬人戎守,四萬人屯田;廣開河渠,以增灌溉、通漕運,以積糧備攻吳所用。太傅司馬懿稱善。事皆施行。當年,開廣漕渠。以後每逢東南有事,魏軍泛舟可以直至江淮,軍食有儲而無水害。

吳鑿東渠

吳赤烏四年(241),鑿東渠,俗稱潮溝。渠闊五丈,深八尺,以泄玄湖水於秦淮河。

出生逝世

孫韶卒

孫韶(?——241),字公禮,吳郡吳(今江蘇蘇州)人。伯父河,本姓俞,孫策時賜姓孫。孫河死,孫韶年十七,領河部眾,拜承烈校尉。後為廣陵太守、偏將軍。孫權為吳王,遷揚威將軍權稱帝,拜鎮北將軍。權自武昌返建業,韶加領幽州牧,假節。韶為邊將數十年,善待士卒,敵情熟悉,故很少戰敗。赤烏四年(241)卒。

管寧卒

魏正始二年(241)閏六月,魏處士管寧卒,年八十四歲。管寧(158—241),字幼字,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人。 幼喪母。十五歲喪父。與華歆、邴原為同窗好友。漢未避亂至遼東(今遼寧遼陽),居于山谷中,後來者漸從之,旬月成邑。寧遂講詩書,明禮讓,曹操為司空,辟寧入朝,遼東太守公孫康秘不告寧。魏黃初四年(223),司徒華歆薦舉管寧,曹丕以安車征寧,寧遂舉家浮海內遷,並將遼東公孫度、康、恭贈賜盡皆封還。魏詔管寧為在中大夫,寧固辭不受。魏明帝曹睿即位,華歆稱病乞退,讓位於寧,明帝不允,詔以管寧為光祿勛,寧以高齡固辭不受。著有《姓氏論》已佚。管寧名行高潔,導人於善,人多欽服。及卒,天下知與不知,無不嗟嘆。

吳太子孫登卒

吳赤烏四年(241)五月,太子孫登病卒,年三十三歲。孫登(209—241),字子高,孫權長子,生母庶賤,由徐夫人撫養。魏黃初二年(221),權為吳王,立孫登為王太子;吳黃龍元年(229),權稱帝,立登為皇太子。卒謚宣太子。

諸葛瑾卒

吳為烏四年(241)閏六月,大將軍諸葛瑾卒,年六十八風。諸葛瑾(174—241),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蜀丞相諸葛亮之兄。漢末避亂江東,孫權見,以賓客相待,任為長史,轉中司馬。漢建安二十二年(217)使蜀,與弟諸葛亮均公會相見民, 無私自往來。從攻關羽,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領南郡(今湖北公安)太守。吳黃武元年(222)遷左將軍;孫權稱帝,拜諸葛謹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諸葛瑾年輕時曾遊學京師,治毛侍、尚書、左氏春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