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2010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2010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地飛歌2010》今年迎來第12屆,按中國傳統的十二地支排序,12年已是一個輪迴。今年的晚會告別民歌廣場,移師新場地廣西體育中心舉辦。

簡介

第十二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第十二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1、節目編排凸現創意

今年的開幕式晚會策劃突出了我與民歌共成長的核心主線,圍繞一個主題——民歌,兩個原則——傳承和創新,三個兼顧——國際性、地區性、民族性,四個堅持大腕雲集、流光溢彩、漫天焰火、萬眾歡騰的理念,分別由“紅歌永流傳”、“青春備忘錄”、“五洲快樂風”、“民歌中華情”四大版塊組成。每個版塊通過精心策劃製作,讓觀眾們一起品味不同時代的民歌文化情結。“紅歌永流傳”以傳唱多年的紅色經典歌曲為主,經過全新包裝呈現流行風格,與觀眾們一起感受輝煌;“青春備忘錄”展示的是,從第一代校園歌曲開始,直到今天的校園歌曲,每一代原創歌手都登台亮相,與觀眾們一起回味青春的美好歲月;“五洲快樂風”展現從東協、亞洲到世界各國的民歌風采,與時代歌潮一起成長走向世界;“民歌中華情”展現的都是中國經典的民歌,但這些歌曲都經過重新編配,展現出完全不同以往的風格,讓觀眾們與中華傳統民歌一起成長繼往開來。

2、新場地挑戰立體舞台

今年大地飛歌晚會將移師廣西體育中心,新的場地給大地飛歌晚會的舞台創意和表現帶來了創新的機會。獨特的創意舞台搭建靈感來自廣西壯鄉屋檐,廣西的建築建在山上或是坡上,屋檐林立的樣子特別美,很有層次感。把屋檐這樣的概念引入到舞台,既可以看到鄉村建築的傳統美,同時也加入時尚元素,讓時尚與傳統完美融合,充分體現出它的時代美。今年的舞台非常巨大,占了整個體育場的三分之一,這是前所未有過的,整體是一個山坡形狀,基礎部分就有二三十米,加上機械部分,會達到三四十米,可以說是氣勢如虹。舞台上有許多立體組合,可以任意移動和變換,使整個舞台空間打破以往只有地面的形式,而向空中延伸,從而構成明和暗、大和小、局部和整體的對比,隨著場景的變化而開合呈現多層次性和變化性,讓觀眾在觀賞晚會的過程中身臨其境,能不斷體驗到這種變化多樣的舞台效果。

3、高新技術強勢助陣

本場民歌節晚會將大規模運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彩磚、高空威亞、數碼燈等全新的舞美元素,尤其是高空威亞首次在民歌節舞台上登場採用,營造了大縱深、立體化、天馬行空般的視覺空間,達到宜靜宜動的舞台效果,道具藉助威亞在廣西體育中心上空隨著場景的變換而呈現多層次性,現場也將掀起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效應。同時,製造神奇視覺效果的多媒體數碼燈的大量運用,也將給民歌節舞台營造空透迷人的夢幻感,實現大空間的舞台造景與色彩的變換。

民歌節的由來

1993年,“三月三”開始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壯族歌節

為了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加強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1999年千禧更替之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已成功舉辦六屆的廣西國際民歌節正式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並定於每年的深秋在南寧舉行。

經過11年的鍛造,民歌節成了中外矚目的民歌藝術盛會,在民歌節這個大舞台上,廣西民歌、全國民歌、全球民歌交相輝映、相互交融,綠城南寧成為“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