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議論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作品原文專家與通人
雷海宗
⑴專家是近年來的一個流行名詞,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專家。專家的時髦性可說是今日學術界的最大流弊。學問分門別類,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為求研究的便利,並非說各門之間真有深淵相隔。學問全境就是一種對於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與追求,各門各科不過是由各種不同的方向與立場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學由政治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經濟學由經濟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個的,支離破碎之後就不是真正的人生。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們若欲求得徹底的智慧,就必須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各種自然科學對於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與立場的不同,對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學的發展史上,凡是有劃時代的貢獻的人,沒有一個是死抱一隅之見的人。如牛頓或達爾文,不只精通物理學或生物學,他們各對當時的一切學術都有興趣,都有運用自如的理解力。他們雖無哲學家之名,卻有哲學家之實。他們是專家,但又超過專家;他是通人。這一點總是為今日的一些專家或希望作專家的人所忽略。
⑵假定某人為考據專家,對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詳述原委,作一篇考證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兩三倍;但對今日政治經濟社會的局面完全隔閡,或只有幼稚的觀感,對今日科學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對於歷史文化的整個發展絲毫不感興趣。這樣一個人,只能稱為考據匠,若恭維一句,也不過是“專家”而已。又如一個科學家,終日在實驗室與儀器及實驗品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這樣一個人,可被社會崇拜為大科學家,但實際並非一個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殘廢就與身體上之足跛耳聾沒有多少分別。
⑶再進一步。今日學術的專門化,並不限於科門之間,一科之內往往又分化為許多的細目,各有專家。例如一個普通所謂歷史專家,必須為經濟史專家,或漢史專家,甚或某一時代的經濟史專家,或漢代某一小段的專家。太專之後,不只對史學以外的學問不感興味,即對所專以外的史學部分也漸疏遠,甚至不能了解。此種人或可稱為歷史專家,但不能算為歷史家。片段的研究無論如何重要,對歷史若真欲明了,卻非注意全局不可。
⑷今日學術界所忘記的,就是一個人除作專家外,也要作“人”,並且必須作“人”。一個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講,是“全人”,由學術的立場講,是“通人”。我們時常見到喜歡說話的專家,會發出非常幼稚的議論。這就是因為他們只是專家,而不是通人,一離本門,立刻就要迷路。他們對於所專的科目在全部學術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專的範圍外,若一發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⑸學術界太專的趨勢與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關係。今日大學各系的課程,為求“專精”與“研究”的美名,捨本逐末,基本的課程不是根本不設,就是敷衍塞責,而外國大學研究院的大部課程在我們只有本科的大學內反倒都可以找到。學生對本門已感應接不暇,當然難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學生,因根基的太狹太薄,真正的精通( )談不到,廣泛的博通( )無從求得;結果各大學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識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專門研究,又不能正當地應付複雜的人生。近年來教育當局與大學教師,無論如何的善於自辯自解,對此實難辭咎。抗戰其間,各部門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們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質。雕蟲小技的人並不算少。但無論做學問,或是做事業,所需要的都是眼光遠大的人才。
⑹凡人年到三十,人格就已固定,難望再有徹底的變化,要做學問,二十歲前後是最重要的關鍵,這正是大學生的在校時期。品格、風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時來作最後的決定。此時若對學問興趣立下廣泛的基礎,將來的工作無論如何專精,也不至於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學期間,就造成一個眼光短淺的學究,將來若要再作由專而博的功夫,其難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種的學術都過於複雜深奧,無人能再望作一個活的百科全書的亞里士多德。但對一門精通一切,對各門略知梗概,仍當是學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紀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最有趣的時代,今日求知的時會也可謂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豈不冤枉可惜?因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據一井去活動,但我們不妨時常爬出井外,去領略一下全部天空的偉大!
《大公報》(重慶版)1940年2月4日 “星期論文”專欄
⒈第⑴段中“死抱一隅之見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只關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與立場的人(程度1分,關注點1分)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能力層級要求 B
重要概念指準確把握文意時必須理解的概念。要注意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體含義。
【解析】通過分析綜合全文很容易看出“死抱一隅之見的人”具體指的是什麼人。
⒉下列對第⑶段中畫線句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___(3分)
A.表明作者在這之前已經從另外一個方面或角度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B.過渡到下文從學科內部細分的現狀這一角度論證專家要注意全局。
C.提示下文對專家在學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論證深入了一個層次。
D.強調作者對“歷史專家”與“歷史家”的區分,進一步反對只專一門。
【參考答案】D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能力層級要求 B
重要句子指對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點是內涵較為豐富的句子,極富表現力的句子,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
【解析】準確地把握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綜合分析理解在四項選擇中選出一項符合題意的選項。
⒊第⑸段中作者認為造成“學術界太專的趨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大學輕基本課程,求專精與研究的美名(一點1分)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要求C
重點考查辨別、篩選並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觀點,以及最能表達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的語句等。
【解析】就是本段的第一、第二句話,概括後便是。
⒋聯繫上下文,為第⑸段畫線句選項填空,簡述理由。 (3分)
⑴也 更 ⑵既 又
【參考答案】⑵“真正的精通”與“做深刻的專門研究”照應,“廣泛的博通”與“正當地應付複雜的人生”照應,根據後者的並列關係可以判定:作者主張要“廣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雖然程度較深,卻不是作者要強調的,據此判斷。(選項1分,答對一點理由即得2分)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能力層級要求表達套用 E
正確理解詞語(包括成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並能正確使用。
【解析】在兩項中選出一項並進行分析,這是關聯詞語的運用,在一定的語境中,分析運用。
⒌聯繫全文,概述培養“通人”的重要性。( 5分)
【參考答案】( 5分)培養“通人”,有利於追求學問的全境,有利於做一個“十足的人”,有利於青年的長遠發展,也符合二十世紀的時代需求。(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要求:分析綜合 C
作者的觀點態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間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夠篩選和辨析,並加以分析概括。
【解析】對原文充分閱讀,分別找出作者說明培養“通人”的重要性。
⒍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位,分析他為什麼是通人。(不超過45字)(4分)
魯迅 朱光潛 馬克思 愛因斯坦
【參考答案】
魯迅是我們中國文壇、教育、乃至是革命上,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哲學領域有傑出貢獻,在數學等領域也有獨到發現,所以他是“通人”。(一點2分,兩點3分)
【考點】概括運用
【解析】對原文的理解和把握然後熟練地運用文中作者對“通人”的表述複製到這幾位人物身上。
【文本分析】
按照慣常的說法,這是一篇議論文。中學語文講議論文,有兩個最重要的知識,一是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一是議論文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三要素的解釋是:議論文寫作,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論點,然後圍繞論點收集材料,最後用材料論證論點。很少有人質疑這樣的解釋,其實它和議論文基本結構的定義正好相反。這就發生了一個疑問:議論文的寫作究竟是始於問題還是始於觀點?如果說議論文可以始於“正確的觀點”,這無疑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也不是。人們總是首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去收集材料,從對材料的研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形成正確的觀點。這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而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教學思想如何能長期相安無事?事實上人們甚至覺得“三要素”的方法更方便教學,這是為什麼?這是中學語文沒能解決,甚至也從來沒想到要解決的問題。大學語文要么放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這樣本來就並不科學的文體劃分,要么就正視這一划分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只是一種方便教學的文體劃分,實際上有很多問題尚無人進行過研究,比如這些文體的閱讀與寫作,就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思維方向。在議論文的閱讀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完成的文本,在這個文本中,論點、論據、論證呈清晰顯示,從論點入手,把握課文的基本思想,然後尋找圍繞觀點而組織的論據材料,並揭示這些材料論證觀點時所採用的方法,這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問題是一定要把閱讀學和寫作學區別開來,在閱讀教學中正確的東西,到寫作教學中可能恰恰是錯誤的。在寫作過程中,文本只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在此之前還有大量的文外功夫,作者為了得到寫作所需的正確觀點,需要進行長期、艱巨、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以《專家與通人》為例,雷海宗關於高等教育要培養“通人”而非“專家”的思想,並非在拿起筆來寫這篇文章時才有的。以他個人的經歷說,1922年他清華畢業後,公費留美,主修西方歷史,1927年獲博士學位後返國,任南京中央大學史學系主任。當時校內一些史學“專家”以己度人,認為他既專修外國史,自然就不通中國史學,雷海宗也不屑於爭辯,而是通過開設中國史課程,發表中國史文章,大得史學界好評,甚至譽滿全國,用這些事實回擊了那些“專家”。這件事一定對他形成“專家與通人”的想法大有影響。
從國內教育界方面說,20世紀30年代,一些在西方大學受過良好教育的歸國之士,看到了過於重視專業培養的弊端,大力呼籲通識教育。比如清華大學的梅貽琦,早在擔任教務長時就提出大學本科四年的課程應當按“先通後專”來設定。1931年他當校長以後,進一步主張:“學問範圍務廣,不宜過狹,這樣才可以使吾們對於所謂人生觀,得到一種平衡不偏的觀念。對於世界大勢文化變遷,亦有一種相當了解。”抗戰時期,他發表了著名的《大學一解》,更加鮮明地提出“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通重於專”。和梅貽琦一樣,蔡元培、胡適、馮友蘭、潘光旦、朱光潛等人也都具有這種“通識教育”思想,這不會不對雷海宗發生影響。
而且,真理總是在爭辯中發光的。“通識教育”的思想,在當時也遭到多方面的反對意見。
首先是學生的反對。1933年清華大學為了貫徹通識教育思想,推行“大一共同科目”、文理法三院不分院系的重要舉措。這本是為學生的根本利益著想,然而當年的清華學生大多數不滿意,1935年後的幾年,“一年級學生都給學校寫過信,請求廢止這個制度,他們的理由也有兩層:第一,專門訓練早一年,該是切實些。第二,勉強學生修習沒有興趣的科目,徒勞無功。他們是為專門訓練來的,卻學些無關的科目,又學不好白費時間,是很可惜的。他們甚至覺得大學一年級好像只是高中的延長。”對此校方和一些教師對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開導,也有嚴肅的批評,比如朱自清就曾批評學生說:“學生的理由卻不充分。大學教育應注重通才,不應該一味注重專家。……學生倘若只需要專業訓練就滿足,他們應該到專科學校去。”
其次,一些教授也有不同意見。據馮友蘭回憶:“當時教授會經常討論而始終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是大學教育的目的問題。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是哪一種人呢?是通才呢?還是專業人才呢?如果是通才,那就在課程設定方面要求學生們都學一點關於政治、文化、歷史、社會,總名之曰人文科學。如果是專業人才,那就不必要有這樣的要求了。這個分歧,用一種比較尖銳的提法,就是說,大學教育應該是培養‘人’,還是製造‘機器’。這兩種主張,各有理由,屢次會議都未能解決。後來,折中為大學一、二年級,以通才為主,三、四年級以專業為主。”蔣廷黻在回憶錄中表達了類似的意思,他說:“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學家們希望高度專門化,他們希望學生在第一年中就開始接受專門課程。我們教文學和社會科學的同寅卻希望晚一點開始專門課程,要多授一些普通課程。結果,經過一番折中妥協,才算解決。但是結果雙方都認為不滿意。”儘管主張通識教育的一方把問題提到“培養‘人’,還是製造‘機器’”的高度,但仍然不能說服持反對意見的人,最後只好採取折中的辦法。
第三,政府也有反感。上一部分提到,抗戰之初,當時的國民黨教育部還是主張大學教育應該以“通才與專才之教育”兼重的,但是隨著抗戰的深入,越來越急需技術方面人才,於是就把教育方針修改為以“實用科學”為主旨的專才教育。更不用說,當時潘光旦等人是把這個問題放在巨觀的背景上來議論的,認為要造就通人,首先就要發展自由人格,要發展自由人格,就必須建立民主政治。更有反對學生入黨(國民黨)的主張,認為不利於發展自由人格。這就把矛頭直接對準了國民黨政府,難怪會讓政府感到強烈不滿。
正是有了自身經歷、同仁呼應、校園內外激烈爭論、抗日戰爭的形勢,才使得雷海宗這篇文章有的放矢,具有“凌厲逼人”的氣勢。假如不了解文章寫作前的這些準備,僅僅限於文本的閱讀,就得出作者“首先有一個正確的觀點”的結論,甚而至於把閱讀教學的文本想當然地轉換成寫作文本,讓學生學習這種“首先有一個正確的觀點,圍繞觀點收集材料,最後用材料證明觀點”的寫作方法,這樣的寫作訓練,必然導致學生思想的膚淺,甚至造成唯心主義思想方法盛行。所以,提供文本以外的資料,研究議論文論點的形成過程,這應該是大學語文教學參考書的一個重要內容。
⒈中國現代大學的理念培養和制度建設,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教育界學者教授共同關注的大問題。不少人──多是教授又兼大學行政職務者,如蔡元培、胡適、梅貽琦、馮友蘭、潘光旦、朱光潛等,均發表了有關文字,表達了很多真知灼見。特別是在大學之通才教育方面,議論很多,在實踐上也有寶貴的探索和嘗試。其中,尤以雷海宗這篇文章引發的震動為甚,時人和後人均以其在當時學術界和教育界“轟動一時”、“掀起軒然大波”形容之。可見其觀點鮮明,眼光獨到,批評犀利,切中要害。
⒉文章首先指出,“專家”一語流行,成為時髦和大學求學者追求的目標,“可說是今日學術界的最大流弊”。然後辨析了學問各科與學問全境的關係,指出學問“是一種對於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與追求”,“人生是整個的,支離破碎之後就不是真正的人生”,“若欲求得徹底的智慧,就必須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凡有劃時代貢獻者,無一是“死抱一隅之見的人”,如牛頓或達爾文,“他們是專家,但又超過專家;他是通人”。於此拈出“通人”一義。
⒊我們看到,作者對所謂“專家”實無好感。他尖銳指出“專家”“實際並非一個全人”,實患有“精神上之殘廢”;即便單就學問而言,某一領域的專家對學問“若真欲明了,卻非注意全局不可”。作者又抨擊了當日學術界崇尚專家之弊:人們忘記了一個人除做專家外,也要做“人”,做一個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講,是“全人”,由學術的立場講,是“通人”。至此,文章將人生與學術打通。即:所謂“通人”不但在專業以外注意全局,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是學問上的“通人”,在生活上,則還應是“全人”。這真是見道之言!直指問題的核心。
⒋作者接著討論學術界太專的趨勢與高等教育制度的密切關係:課程為求“專精”,捨本逐末,而學生對本門已感應接不暇,更難以再求旁通,真正的精通既談不到,廣泛的博通又無從求得;結果各大學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識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專門研究,又不能正當地應付複雜的人生。而抗戰也好,長遠目標也罷,“無論做學問,或是做事業,所需要的都是眼光遠大的人才”。這實際上是在力倡“通才教育”。
⒌所謂“通才教育”,即是主張大學階段的直接培養目的應該是“通人”,而不是“專才”;在大學本科階段,不應過早地追求專門的知識(專識),而應首先接受“知類通達”的“通識”教育;學校應給學子們以“通識”的滋養,在四年左右本科階段的課程設定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一屬於普通教育,以使每個學生對於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能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融會貫通。雷文發表的次年,原清華校長梅貽琦發表著名的《大學一解》文,也明確指出:“大學期內,通專應兼顧,而重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專,換言之,即須一反目前重視專科之傾向”。與雷海宗先生後先呼應。
⒍雷氏文章的最後一段,似是對著大學生而講:做學問,大學生的在校時期、20歲前後,最是關鍵,品格、風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時養成。此時若能立下廣泛的興趣基礎,將來的工作無論如何專精,也不至於害上“精神偏枯病”。針對20世紀學問發展現狀,即便不能百科精通,“但對一門(學問)精通一切,對各門略知梗概,仍當是學者的最高理想”。“因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據一井去活動,但我們不妨時常爬出井外,去領略一下全部天空的偉大! ”“精神偏枯病”的提出,一語中的。最後一語,與全文風格有別,飽含激勵之慨,無意中表露了作者的拳拳之心。
⒎不幸的是,作者當年指出的觀念上和教育實踐上的弊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僅未能糾正,反而愈演愈烈。主其事者往往急功近利,而完全忽視了先賢早已經指出的基本宗旨。正是社會的強大的功利性壓力和體制方面的原因,導致求學者與治學者往往忘其根本,難脫眼界狹窄、專而不通之弊,進而導致精神偏枯,人生亦復支離破碎──本文所論不但解惑啟蒙,而且切中時弊。
⒏隨著現代社會知識和信息的迅猛增加,知識分化現象愈演愈烈;人們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集中於專業知識的獲取,接受教育更是全為謀生手段;專業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於是大行其道,而人文學科地位則呈下降趨勢。實際稍具長遠眼光,即可知曉,單重實用科技,缺少必要的人文薰陶,遠非全面教育、通人教育,恰是“精神偏枯病”的病源。無論何時,大學的宗旨,始終應是培養身心俱足、健康發展的全人,通識教育、全面教育、通人教育、全人教育,自仍應是大學教育追求的目標。
⒐雷海宗先生此文,既是一篇談論治學上的“專”與“通”關係的文章,篇幅不長;同時也是一篇談論治學與人生關係的文章──蘊含著大容量的思想資源。今天學子讀之,難以撼動體制巨廈,則首當反求諸己──求為學術上的“通人”與生活上的“全人”。前者指在所學專業以外,旁通本門以外的知識;後者指借“旁門”(主要是人文藝術等學科)的知識和精神,求得徹底的智慧,滋養自己的身心,養成遠大的眼光、優雅的品格風趣嗜好,以正當地應付複雜的人生,如此才可避免“精神偏枯病”。
⒑不禁有人會問:在知識爆炸的今日,求“通”、求為通人,是否還有可能?今天可能有的“通”應是怎樣的?這問題確實值得學習者結合現下實際思考、討論。簡言之,各人有不同的具體情況,但求為通人的精神是共同的;“通”之內涵會有變化,但其境界仍值得追求;放寬視界,調整自己的求學目標乃至生活理想,任何形勢下都是必要的。
⒒有人形容作者為“其聲如雷,其學如海,史學之宗”。作者既接受過西方學術的嚴格訓練,又具深厚的國學根底,其文立論正大,說理充分,邏輯嚴密,遣詞運句言簡而意賅。這也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和學習的。
應該說,這是一種比較“規範”的課文分析方法。所謂“規範”,是說從中學語文教參到一些大學語文教參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分析路子,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學語文要避免“高四語文”的批評,就應該和中學語文拉開檔次。現在一些教材編者,僅僅把大學語文和中學語文的區別理解為課文選篇的不同,這是一個誤區。且不說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教材能夠完全做到這一點,即使能夠做到,也並不能證明你就比中學語文高——雷海宗的《專家與通人》一定就比中學語文的《義理、考據和辭章》(施東向)、《歡迎“雜家”》(馬南邨)等課文更“高”嗎?我看不見得。大學語文的“高”,除了應該有一個“高等教育階段的母語教育”的課程體系外,再就主要體現在課文的導讀、分析、講解,要講出不同於中學語文、高於中學語文的內容。拿這個標準來看上面這篇“詳析”,我覺得各段均有語焉不詳之處。
“詳析”第1段,介紹20世紀三四十年代教育界學者教授關於“專家與通人”的討論,說明了課文的寫作背景,尤其提到“蔡元培、胡適、梅貽琦、馮友蘭、潘光旦、朱光潛等,均發表了有關文字,表達了很多真知灼見”,這一介紹很有價值。不足的是不夠具體,語焉不詳。蔡元培、胡適、梅貽琦、馮友蘭、潘光旦、朱光潛等人,究竟發表了什麼文字?表達了哪些“真知灼見”?讓教師自己去查找,費時費力,沒有盡到教參的責任。即使像我這樣,為了編寫教參不惜工本,用一個多星期時間來研究一篇課文,找到的資料也並不能完全吻合:蔡元培、胡適、馮友蘭等人的意見其實並不屬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有,說雷海宗這篇文章在當時學術界和教育界“轟動一時”、“掀起軒然大波”,“詳析”也沒有提供任何證據。這篇文章發表在重慶《大公報》1940年2月4日,當時正是日本侵略軍瘋狂進攻,中華民族萬分危急之時,查閱那幾日《大公報》的內容:2月2日,桂南賓陽、思隴失陷;2月3日,綏遠、五原失陷;2月4日,桂南崑崙關失陷;2月8日,武鳴失陷。再前推幾日,則:1月21日,高宗武、陶希聖在香港致函大公報,揭發汪精衛與日寇所簽訂的賣國密約,並提供原文影印件;1月24日蔣介石為“日汪密約”發表“告全國軍民書”及“告友邦人士書”;2月1日,延安各界3萬餘人舉行民眾“討汪”大會。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的演說,並為大會起草了《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的通電……在這樣的背景下,雷海宗這篇談“專家與通人”的文章能“轟動一時”、“掀起軒然大波”,令人匪夷所思。當然,“文本詳析”既然這樣說,必有其依據,問題是應該把這些依據提供給老師。
“詳析”第2、3、4、6段都只是簡單複述課文內容,加以“這真是見道之言!直指問題的核心”,“這實際上是在力倡‘通才教育’”,“飽含激勵之慨,無意中表露了作者的拳拳之心”這樣泛泛的評價,並沒有提供任何新鮮信息。我一直這樣認為,假如課文不是非常深奧,非教參轉述教師便看不懂,非教師轉述學生便讀不懂,那么就完全沒有必要作這樣轉述、複述式的“課文分析”,而是應該要求學生多讀原文,因為你無論怎樣轉述、複述,總不如課文本身寫得更好,否則豈不是你比作者還高明了嗎?
“詳析”第5段對於“通才教育”的介紹,僅限於下定義是不夠的,這裡非常要緊的一點,是要介紹“通才教育”討論的因由,其中包括教育家、教授們遊歷歐美,引進這一教育思想的經過,更應該介紹抗戰時期,因戰爭的緊急需要,而導致了政府對“通才教育”這樣一種長遠目標的動搖,由此引發這長討論。討論的具體內容也要多加介紹,僅有梅貽琦的一句話是不夠的,既然“蔡元培、胡適、梅貽琦、馮友蘭、潘光旦、朱光潛等,均發表了有關文字,表達了很多真知灼見”,那么就把這些資料介紹出來,因為教師備課一是缺少這樣的工夫,二是這些資料年代久遠,已經很難查找。至於把“通才教育”解釋為“在四年左右本科階段的課程設定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一屬於普通教育”,不知所據者何?大概只是以今天的體制加以想像。因為梅貽琦等人是主張“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的,在著名的《大學一解》的文章中,他反駁了大學教育應“通專並重”的折衷主張,所以絕不可能會主張“普通教育”只須“三分之一”的。事實上,這場爭論的結局,是贊成方和反對方達成一種折衷方案,即“大學一、二年級,以通才為主,三、四年級以專業為主”。
“詳析”第7段,“不幸的是,作者當年指出的觀念上和教育實踐上的弊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僅未能糾正,反而愈演愈烈……”。這段話對於某些年事較長人而言,當然是聽得懂其中的弦外之音的,但是對於半個多世紀以後的教師學生,就會不知其所指。因此,教師們有理由要求教學參考書把話說清楚。這裡我以清華為例,代為解說: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這場討論,在西南聯大和清華園延續到四十年代末,1948年馮友蘭從美國講學回國後,以校務會議主席的身份在各種場合介紹美國的通識教育,導致當時教授會經常討論這個問題,兩種意見難分上下,屢次會議都未能解決。後來折中為大學一、二年級,以通才為主,三、四年級以專業為主。出人意外的是,沒過多久,清華園就隨著政權的易手而發生巨變,僅僅過了兩三年,這座具有光榮學術傳統的清華園竟變成了一所單純的工科大學,那場培養“人”還是製造“機器”的討論,也以後者占據上風宣告結束。
“詳析”第8、9、10段,對課文內容借題發揮,試圖將討論延伸到今天的教育,這本是一個好的思路,無奈問題仍在“泛泛”,缺少任何具體的資料。如今有一句格言,叫做“細節決定成敗”,推之以教學,也是如此,假如教師只能夠泛泛而談,而提不出任何具體生動的事例,那樣的課堂教學一定是失敗的。
“詳析”最後一段作了兩個評價,一說課文作者“其聲如雷,其學如海,史學之宗”(扣“雷海宗”三字),沒有具體資料,特別是“史學之宗”四字,不是可以隨便說的。一說課文“立論正大,說理充分,邏輯嚴密,遣詞運句言簡而意賅”,也沒有具體分析。前面段落雖有對課文的轉述,但那是不夠的,僅以“立論正大”四字,當年的討論從知識訓練到人格培養,從人格培養到民主政治,從民主政治到對國民黨政府的批評,真所謂“立論正大”,可惜“詳析”並沒有揭示這些內容,只是停留於簡單評語。
以上批評,對於一篇“文本詳析”來說,是苛刻了點,教參可有不同編法,我們應當採取和而不同的態度,我只是想通過比較,探討更加符合大學語文課程性質的教學方法。
二、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第6-12題。(22分)
作品原文春聲和春深
⑴我寫過北國的春風。記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溝里,忽然一夜間,呼嘯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撲窗如機槍掃射,木頭梁、柱、椽、檁“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蟲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節作響…… 天亮起來一看,冰雪依舊,只是趴下來點貼近地皮。
⑵春風告退。忽又從千里外,從沙漠,從戈壁起跑,跨欄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黃沙黃土,高天朦朧,太陽淡化……這樣一而再三,麥苗才吐青,冰雪也還在角落裡、背陰里、窪里坎里齜著白牙。
⑶我服了。後來也愛了。說到愛,我又是江南水鄉出身,那裡的春風叫歷代詩人寫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寫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皺一池春水”的“吹皺”二字,都是千古贊為絕活,咱還囉嗦什麼呢,本來在針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時還有立錐之地。這些絕活早已鐵案如山,咱們不抱沒縫的蛋也罷。這是做詩做文章的話。說到愛,卻又是一番天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極好的詩句,不過我不愛。“隨”字好,江南水鄉的春風和春雨,是緊相隨的,“潛”字好,“潤”字好,“細”字更好,風也細雨也細也。但“無聲”二字惹翻了我的愛心。
⑷我久居北國,有個弟弟久居北大荒。我們壯年時都不大思鄉,儼然四海為家了。有回我問他,有沒有偶然心動,念及家鄉的時候?他思索。
⑸我追問好比說一剎那?我這裡有過一剎那來去如閃電,閃電就夠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靂。他說有。有時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處,忽聽屋頂“瓦背”陣雨掃過――沙、沙、沙……江南絕無炕,北大荒沒有“瓦背”,有雨也不會“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風春雨了,你說你沒有思鄉,那是故鄉思念你了。你這個遊子不但不知身在何處,還不知道童年永不離身。我勸弟弟寫詩吧,他一笑,無意於此。人到老時,血管會硬化,腦子卻又會軟化,弄得可笑。蓋世英雄,也難免小丑般收場。落葉歸根之思,我又以為那是軟硬兼施的東西。若論固執勁兒,只怕是軟硬不吃。高考資源網ks5u.com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現弟弟的“沙沙”聲,現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蘇蘇蘇”。江岸“綠”,是蘇蘇“綠”的。春草“生”時,春風“吹皺”時,“隨”時“潛”時“潤”時,都必定蘇蘇價響。“潤物細無聲”,“無聲”兩字不能接受。 好好聽吧,幼苗拔節,童年拔長,那也是蘇蘇響著拔上來的。老來硬化或軟化的時候,耳朵里蘇蘇不絕,那是春的回聲。那是故鄉故土的呼叫。
⑺這是春聲。
⑻北京俗話說:“春脖子短”。意思還是“春短”,中間加個“脖子”,妙!楊樹剛上葉子,柳樹剛吐絮,桃花“暄”,杏花“舊”,都才看見就暴熱起來了。頭連肩膀,無所謂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極壯健的人如拳擊勇士,也可以是縮頭縮腦如武大郎者。不過有那猛烈的春風在,漫天的黃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無可惜,不無可笑。春天就這樣勇了,夏日炎炎怎么處,冰凍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稱呼。
⑼我問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樣?他立刻回答很長,長到過不完的樣子。虧他說得出來,只一個長字。故鄉的遙遠,童年的朦朧,春天的深沉,無意過篩過籮卻過了,無心淘洗也夢遊一般澄清提純了。只落下一個字:長。我疑心這一長字是思鄉的單相思,不一定實際。寫信去問一位蟄居家鄉的小夥伴,他一生困頓,現在是混得最好的時候,在鄉下做機修生活。回信來了,說只覺得做生活手冷,快點熱起來好。 可見實際長還是長的。手冷希望快點熱起來,那是一個老手藝人的話。
⑽少年時候我們沒有這種想法,那手總是熱的。“大地春如海,男兒國是家,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那時候我們喜歡這樣的詩。現在敢說經歷了滄海桑由,細細想來敢說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長,才包羅萬象,一個浪花冷一個浪花熱,這個手冷那個手熱,都不過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詩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實這個“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說的“長”字吧,不過也還有不同。
⑾少年時正是戰爭歲月,我在鄉下跑來跑去。花花草草沒人管,沒有人理。淡淡的陽光,蒙蒙的細雨。陽光只管照,細雨只管下,誰也不理誰,忽然,山坡上映山紅開了,人走不到的石頭岩上開了,人走來走去踩得稀爛的黃泥路邊也開了,牛羊吃草的坡上開了,水泥墳圈石頭墳壇那裡拱著水泥拱著石頭開了。映山紅,滿山紅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鵑,栽在盆里,放在暖房裡過冬,濕度、溫度、光度樣樣伺候合適了,才開個五天八天。 江南也有大晴天,單薄的映山紅當天發乾,再曬一天,減色。曬上三天,山上殘紅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細雨,不等陽光收走,自會瀠瀠一片。映山紅一掛上針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來了。時雨時晴,同時雨同時晴,晴雨沒有休時,映山紅沒有休日。這是長了。
⑿在艱難的歲月,我在北國風沙里,忽然遇上個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國畫展。我沒有了接受的興趣,匆匆一走而過。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畫灰濛濛,細雨看不見,可又撲面。一道漫坡,坡頭一圈矮矮圍牆,牆裡有些石頭堆又不夠廢墟,說不清。坡下邊有兩頭牛,邊吃草邊瞌睡,牛毛上當掛著針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朧朧。我在草地上找紅色,也朦朧似有似無,我認定是有,還是映山紅。
⒀我看見了少年時代,看見了“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看見了老手藝人,手冷望天。在艱難的風沙里,忽然看見了想也想不起來的故鄉的春天,又朦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⒁這是春深了。
林斤瀾,1923年生,浙江溫州市人。1937年參加工作。1950年發表他的第一個劇本,從此走上寫作的道路。1961年開始以寫作為專業,在北京作家協會工作至離休。先寫劇本,後學寫散文和小說。散文是短文,小說愛寫短篇。近年也寫些文談。幾種文體都出版過集子多種。世紀之交,出版文集六卷,收小說、散文、文談,未收劇本與報告文學。新世紀出版過散文、小說集子。離休多年,寫作依舊。
試題及答案⒎第⑴、⑵段畫線部分都用了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北方冰雪的野性特點以及在春風中消融的過程(答對一點即得2分)
【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能力層級要求:分析綜合 C
注意散文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手法的靈活性;注意小說中人物、情節、環境構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詩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戲劇中矛盾衝突的設定。
【解析】文中劃線句子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參照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印象鮮明,便於表達作者感情。
⒏第⑸段中畫線句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作者認為弟弟表面上沒有思鄉,而潛意識裡是思鄉的(一點1分)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和安排。作品主題的概括要從作品實際出發,注意時代氛圍、社會環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你說你沒有思鄉,那是故鄉思念你了”這一句告訴我們故鄉對於那些遊子來說早已根深蒂固的紮根於我們的腦海,即使我們有意迴避它都不可能,表面上似乎我們並不思鄉,而在心頭一直有著揮之不去的意象。
⒐對本文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6分)
A.擬聲詞“沙沙沙”和“蘇蘇蘇”的不同表明作者聽覺更細緻入微。
B.作者對“潤物細無聲”的欣賞為下文描述春聲作了感情的鋪墊。
C.作品敘述楊柳桃杏時暗含時光的流動,表現北京“春脖子短”。
D.寫“手冷”和“手熱”的用意在於揭示歲月已經改變了人生處境。
E.“春長”和“春深”一動一靜彼此呼應,銜接巧妙而且結構嚴謹。
F.本文結尾意味深長,空谷回音中留給讀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間。
【參考答案】CF(一項3分)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素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豐富含意重在內容的思想性,語言表達重在藝術表現力。
【解析】對於文章修辭手法語句的理解和把握在複習文學類文本時已經都有交待。
⒑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分析第⑾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映山紅的。(3分)。
【參考答案】空間上,作者選取多個地點,強調無論何處映山紅都能綻放著;時間上,作者寫出了映山紅從盛到衰,再到盛開的多次反覆的過程,突出映山紅開放時間之長(一點2分,兩點3分)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鑑賞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內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表達的言外之意;“藝術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體現。
【解析】明確提示考生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回答的角度非常明確。
⒒作者從“春聲”寫到“春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懷戀,也暗含報國之情和憧憬未來之意。(一點兩2分,兩點3分)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和安排。作品主題的概括要從作品實際出發,注意時代氛圍、社會環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通讀瀏覽全文,我們可以發現作者的思路和要表達的思想,“春聲”寫到“春深”,作者的情感盡在行文中。
⒓本文與《故都的秋》都寫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請加以評析。(4分)
【參考答案】本文描述北國之景為襯托江南故鄉風情的美好,更好地抒發思鄉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襯出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喜愛。(一點2分)
【考點】探究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要求從作者經歷、所處時代、創作動機及作品影響進行分析。
【解析】本道題考察考生學會概括的能力,並且在熟悉《故都的秋》的意象基礎上去比較分析,加以評析。
三、默寫
默寫(6分): 任選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
⒔⑴其為人也,______________,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七則》)
⑵______________,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王羲之《蘭亭集序》)
⑶分野中峰變,____________。 (王維《終南山》)
⑷念去去、千里煙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⑸俶爾遠逝,__________________,似與游者相樂。(柳宗元《小石潭記》)
⑹____________________,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⑺東風不與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⑻不薄今人愛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戲為六絕句》)
【參考答案】
⒔⑴發憤忘食 ⑵所以遊目騁懷 ⑶陰晴眾壑殊 ⑷暮靄沉沉楚天闊
⑸往來翕忽 ⑹橫看成嶺側成峰 ⑺銅雀春深鎖二喬 ⑻清詞麗句必為鄰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結合上下文準確填寫。
【解析】完全依靠考生平時紮實的基本功,所幸的是即使考生在背誦的基礎上有遺忘的現象,
考卷也很人文地進行了有效的補救,就是8選2。
四、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4-16題。(8分)
作品原文早興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樑明,初打開門鼓一聲。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睡覺①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注】①覺:醒。
⒕白居易,字樂天,號_____________。(1分)
【參考答案】香山居士
【考點】文學常識。
【解析】沒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識記能力,這也是最基本的文學常識。
⒖對本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用“晨光”與“開門鼓”交代時間之早。
B.頷聯以犬和鳥的表現描繪清晨興旺之景。
C.尾聯“鄉夢不多成”呼應“心空”,點明主旨。
D.本詩語言淺顯平實,給讀者清新自然之感。
【參考答案】B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
【解析】頷聯告訴我們的是“那在台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 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⒗詩人善於從細微處表現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畫線句。 (4分)
【參考答案】“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鬆感受;“乍輕”呼應“新脫”,描寫入微,抒發了詩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一點1分,語言1分)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
這首詩當是長慶三年(823 ),詩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時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願已償,心中自然快慰。這首小詩,反映了詩人在杭州的第一個春天即將來臨時內心的喜悅激動之情。
從詩的結構看,前四句寫詩人在早晨的所聞所見,後四句則是抒發詩人對早春氣象的感受。也許是因為詩人對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來了。此時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大概是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的緣故吧,那在台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催促著人們早早起床。這四句通過晨光、鼓聲以及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兩個動物——犬、鳥的傳神刻畫,在緊扣“早”字主旨的同時,又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詩歌的後半部分表現了詩人在這樣春天氣息越來越濃郁的環境下 ,產生的輕鬆愉快之感。“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致詩人忘了自身的酒量,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 。“新脫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氣候,脫去冬衣會令人煥然一新,輕鬆爽快,所以說“體乍輕”。“體乍輕”而“頭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際,當有頭重腳輕、飄飄無定之感 。這既是實寫酒意未消時身體真實的感覺,同時又何嘗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詩人陶醉了呢?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樣的境界中,他忘記了一切憂愁和煩惱,以致於“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這兩句照應詩題,寫夜間因為沒有鄉夢撩人愁思,睡醒後心境空明。暗示出詩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他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裡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五、文言文閱讀
第一部分閱讀下文,完成第17-22題。(17分)
沈周
⑴沈周,字啟南,長洲人。祖澄,永樂間舉人材,不就。所居曰西莊,日置酒款賓,人擬之顧仲瑛。伯父貞吉,父恆吉,並抗隱。構有竹居,兄弟讀書其中。工詩善畫,臧獲亦解文墨。邑人陳孟賢者,陳五經繼之子也。周少從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台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並為世所愛重。尤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⑵郡守欲薦周賢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圖書鼎彝充牣①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彩,照映一時。奉親至孝。父歿,或勸之仕,對曰:“若不知母氏以我為命耶?奈何離膝下。”居恆厭入城市,於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跡惟恐不深,先後巡撫王恕、彭禮鹹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⑶有郡守征畫工繪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或勸周謁貴游以免,周曰:“往役,義也,謁貴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已而守入覲,銓曹②問曰:“沈先生無恙乎?”守不知所對,漫應曰:“無恙。”見內閣,李東陽曰:“沈先生有牘乎?”守益愕,復漫應曰:“有而未至。”守出,倉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寬備言其狀。詢左右,乃畫壁生也。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周以母故,終身不遠遊。母年九十九而終,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牣:滿。②銓曹:吏部官員。
⒘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 應曰( ) ⑵寬備言其狀( )
【參考答案】⑴漫應曰(隨便) ⑵寬備言其狀(詳細)(各1分)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主要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解析】文言實詞在具體文句中來貫通解釋。
⒙下列句中加點字不屬於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父沒,或勸之仕 B.卒供役而還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參考答案】B
【考點】通假字
【解析】A.通“歿”,去世。B. 完畢,終了。C. 同“避”,躲,設法躲開。D. 通“辨”,分別,辨別。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
⒚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項是(2分)
A.①周以母故 ②而告以成功
B.①飯之而去 ②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C.①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①入其姓名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參考答案】C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則、之。
這裡“文言虛詞”的概念沿用傳統提法。“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常見意義和用法。
【解析】A.①因為 ②用 B.①就 ②表方式
C.① ②表判斷是 D.①代指“他的” ②代指那些。
⒛把下列句子解釋成現代漢漢語(6分)
⑴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
⑵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
【參考答案】⑴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
翻譯:有憎恨沈周的鄉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畫工的名單),於是(他)被傳喚(去畫壁)。(得分點:定語後置、疾、攝)
⑵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
翻譯:等到回來,(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訪,叩拜兩次,主動承擔過失。(得分點:比、謁、引)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譯要求以直譯為主,並保持語意通暢。要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21.第③段詳寫了郡守對沈周態度的變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從側面襯托沈周影響之大和為人寬厚(一點1分)
【考點】對文言傳記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析】郡守對沈周態度的變化反應了郡守對沈周身份認識的加深,突出沈周的人格魅力。
22.聯繫全文,簡析沈周隱逸的原因。(2分)
【參考答案】沈周厭入官場,素愛山林,欲行孝道。(一點1分)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點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體內容,判斷信息所屬的性質,根據要求提取相關信息。
【解析】通過閱讀原文我們不難發現沈周之所以選擇隱逸就是因為厭倦官場生活、向來鍾情山林、行孝母親。
閱讀下文。完成第23-27題。(12分)
南方號桂海,秦取百粵,號曰桂林。桂之所產,古以名地。今桂產於欽、賓二州,於賓者,行商陸運致之北方;於欽者,舶商海運致之東方。蜀亦有桂,天其以為西方所資歟?桂之用於藥,尚矣,枝能發散,肉能補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發生,古聖人其知之矣。桂枝者,發達之氣也,質薄而味稍輕,故傷寒湯飲,必用桂枝發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溫厚之氣也,質厚而味沉芳,故補益圓散,多用肉桂。今醫家謂桂年深則皮愈薄,必以薄桂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見其薄也。以醫家薄桂之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異矣。又有桂心者,峻補藥所用也。始剝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貼木多液之處,狀如絰帶,味最沉烈,於補益尤有功。桂開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結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乾之,是為桂花,宛類茱萸,藥物之所緩,而食品之所須也。種桂五年乃可剝,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剝之時也。桂葉比木樨葉稍大,背有直脈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為不苟雲。
選自《嶺外代答》卷八《花木門桂》,《嶺外代答》為南宋周去非在淳熙五年(1178年)任桂林縣尉時所撰寫的筆記。《嶺外代答》只有鈔本流傳,收入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後有《知不足齋叢書》鈔本。
23.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取未放之蕊乾之 ( ) ⑵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苟雲 ( )
【參考答案】⑴取未放之蕊乾之 (使……乾燥) ⑵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苟雲 (草率)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主要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解析】文言實詞在具體文句中來貫通解釋。
24.與“桂之所產,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2分)
A.因是桂的產地,自古以來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產地,古時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產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地名。
D.桂出產的地方,古時候就是個名勝。
【參考答案】B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譯要求以直譯為主,並保持語意通暢。要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解析】作為客觀題,讓考生來選擇,考生大可以用代入法去判斷。
25.畫浪線部分介紹桂葉運用了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先作比較說明桂葉的大小,再用數字介紹葉脈的數量,準確清晰地說明了桂葉的形狀(對一點即得1分)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
【解析】分析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就看它能夠提供什麼樣的信息。
26.聯繫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過12字)(2分)
【參考答案】桂能入藥,又可食用。(各1分)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
【解析】要求高度概括,實際上就是兩方面:藥用、食用。
27.以畫橫線的句子為例,簡要說明本文科學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特點。(4分)
【參考答案】這兩句用近似對稱的句式強調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藥用價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詞語從程度上準確地說明了二者藥用上的差異,既有文學性又有科學性。(一點2分)
【考點】結合文中重要語句理解文章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解析】以劃線句子為例,進行分析科學性和文學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