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考量

20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考量

《20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考量》是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家平。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名:20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考量

ISBN:9787543055803

作者:王家平

定價:¥38.00

出版社:武漢出版社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考量》匯集了作者王家平20餘年來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從1988年首次發表論文至今,王家平的學術工作主要圍繞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遺產的兩個論域而展開。其一是以魯迅為中心的中國現代作家精神遺產及其傳播狀況的探究,其二是對中國當代詩歌獨特領域“文化大革命時期詩歌”的創新性研究。

作者簡介

王家平,1965年10月生於浙江慶元,北京大學畢業文學博士,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魯迅研究研究會理事。2004年至2006年受國家漢辦委派在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擔任漢語和中國文化教授。在國內外出版《魯迅域外百年傳播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詩歌研究》(韓國漢城新星出版社2001年版)等學術專著7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發表文學作品、藝術評論和外文譯作20多萬字。獨立承擔國家社會科科基金項目兩項:“重繪現代文學版圖:魯迅翻譯文學研究”(2009年)和“八十多年來國外魯迅研究的學術歷程”(2000年)。

圖書目錄

第一編 魯迅精神世界凝望

回歸人世的魯迅——對一個20世紀文化偶像的再認知

被遺忘、被鑑賞、受迫害、被“吃”——魯迅對先驅者充當“犧牲”悲劇命運的體認

彷徨於真話與謊言之間——魯迅對知識分子“言說”困境的體認

永世流浪與過客境遇——魯迅對精神探索者生存方式和悲劇命運的體認

魯迅與基督教文化

魯迅與道教文化

魯迅宗教文化思想綜論

再論魯迅與中外宗教文化

魯迅性學思想論略

第二編 魯迅精神遺產的傳播與接受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魯迅研究的生態系統

新世紀魯迅研究的難題和學術生長點

20世紀前期歐美的魯迅翻譯和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降西方魯迅研究的基本走向

世紀之交西方魯迅研究的新趨勢(上)

世紀之交西方魯迅研究的新趨勢(下)

“竹內魯迅”的範式、特質、影響及其對它的超越

百年來魯迅在世界上傳播的區域格局及其重要學派

在闡釋與抵抗闡釋張力下的魯迅遺產

第三編 中國現代文學考量

許地山創作特色再論

締結人與城的精神契約——評趙園的《北京:城與人》

在歷史體驗與現實關懷之間

詩與史糾葛中的文學史寫作——評洪子誠的《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

關於“重寫文學史”問題的述評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流派研究述評

第四編 “文革”時期詩歌論辯

“文革”時期主流詩歌理論體系的建構

紅衛兵小報及其詩歌基本形態

紅衛兵詩歌時空意象的神話原型

節日慶典與廣場狂歡——紅衛兵詩歌的精神特質之

“文革”時期流放者詩歌簡論

存在境遇和生命哲學的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