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澤東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首都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副主席、委員全體出席會議,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綱領。 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迅速組成政府機關,推行各項工作。
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 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們在天安門城樓上就位。
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本日成立了。”在國歌聲中,毛澤東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54門禮炮齊鳴28響。毛澤東又宣讀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接著,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朱德總司令檢閱了陸海空三軍,並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對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事件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下午2時,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及在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會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議程如下:一、毛澤東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就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二、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三、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四、決議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針,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會後,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全體成員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午門前下車,沿天安門東西兩側梯道登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舉行成立典禮。下午3時,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修葺一新的天安門城樓,掛著大幅橫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著毛澤東的巨幅畫像,兩旁標語分別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蘇聯文化藝術工作者代表團全體成員應邀到專門搭建的觀禮台,觀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毛澤東主席偕副主席、委員及在京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就位。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並按動電鈕,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54門禮炮齊鳴28響。接著,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隨後,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閱兵式。朱德乘車檢閱由1.9萬名官兵組成的受閱部隊後,回到城樓宣讀《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繼續前進,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宣讀完命令,閱兵分列式開始,受閱部隊海軍代表隊、步兵、戰車、炮兵、騎兵等方隊,以八一軍旗為先導,分列由東向西經過天安門。人民解放軍的17架飛機編隊飛過廣場上空。閱兵式持續三小時,隨後舉行民眾遊行,至晚九時二十五分結束。入夜,天安門廣場上空燃放了煙火,民眾狂歡活動開始。同一天,已解放的各大中城市也分別舉行了熱烈的慶祝活動。
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以公函形式向各國政府送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表示願意同世界各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公函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已在本日發表了公告。我現在將這個公告隨函送達閣下,希為轉交貴國政府。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是需要的。”這封公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外國使館向其政府發出的第一份外交檔案。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社論。社論指出,前程無限光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巨冊。現在,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緊緊地團結在中央人民政府周圍,不折不扣地執行共同綱領和大會其他決議,使它們變成民眾的實際行動;是監督各級人民政府和一切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忠實地履行這些國家的根本大法,使人民的意志得以迅速地而又有步驟地成為國家的現實;是協助政府,把革命進行到底,肅清公開的和隱藏的反革命殘餘力量,治癒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人民的經濟事業和文化教育事業,鞏固國防,使新中國富強起來;是愛護新生的祖國,加強人民民主政府的力量,和以蘇聯為首的愛好和平民主的國家和人民團結在一起,以保障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果實,並促進世界的和平與自由。
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省軍區在西寧成立。賀炳炎任司令員,廖漢生任政治委員。
蘇聯各報、通訊社刊載播發新華社關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閉幕和毛澤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訊息,以及新華社的《中國人民對全世界的莊嚴宣告》社論全文。《真理報》與《訊息報》均以整版刊載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總綱領。
中央廣播事業局成立。中央宣傳部領導的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為中央廣播事業局,後由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領導。其任務是:一、領導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二、直接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國內和對國外(呼號為“北京廣播電台”)的廣播;三、普及人民廣播事業;四、指導和管理各地私營廣播電台;五、培養和訓練廣播事業幹部。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領導和管理所在地方的廣播事業和廣播工業。1951年2月18日新聞總署撤銷以後,中央廣播事業局由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領導。
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第一次進行全國實況轉播。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持續6個半小時轉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祝大會實況,英語和日語節目分別向國外廣播。全國各解放區的廣播電台同時聯播慶祝大會實況。
閱兵儀式
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
開國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務院尚未成立,籌備工作主要由剛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擔。事亦湊巧,市長兼軍管會主任葉劍英8月就被內定調華南工作,準備解放廣東,9月初就到江西贛州去了。中央任命時任副總參謀長、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京津衛戍司令員的聶榮臻接任。當中央決定在開國大典上要進行閱兵時,中央軍委又任命他擔任閱兵總指揮。雖然北平市各機關團體、各民主黨派共25個單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會成立籌委會,並公推聶榮臻為主任委員,但實際籌備工作早已開始。從整修天安門會場、樹立旗桿、組織民眾、準備鳴放禮炮焰火,特別是訓練受閱部隊,以及布置保衛會場安全等,都要在一個多月時間中完成。
開國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內潛伏特務難以一下肅清,而且國民黨飛機還會來襲擾。當年5月4日,國民黨就從青島派出6架B-24型轟炸機轟炸南苑,投彈30枚,毀傷我飛機4架,房屋196間,死傷24人,因此聶榮臻一直十分重視防空問題。我們空軍還未正式組建。軍委有一個航空局,專門在南苑機場組建了一個飛行中隊,擔任北平防空。聶榮臻考慮很細,下令萬一敵機前來,在場人員一定要原地不動,不能亂跑,聽從指揮;對受閱的1978匹戰馬也都作了安排。當然這一切是在中央領導之下進行的,周恩來常常具體過問。如10月1日中央領導人的車隊如何從中南海開到天安門下,周恩來帶羅瑞卿都曾親去檢查。
慶典前中央人民政府舉行首次會議
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選出的。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委員有陳毅、賀龍、李立三、林伯渠、葉劍英、何香凝等56人。當日下午6時,全體代表利用統計選票時間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爾後回到會場才宣布上述結果。簡短隆重的閉幕式,由毛澤東主持,朱德致閉幕詞,奏義勇軍進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懸掛了五星紅旗。散會時天已經很晚了。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於10月1日下午二時在勤政殿召開。全體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隨即,選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項政府機關。會議還宣布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並通知各外國政府只有這個政府才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並願與各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會議開完,全體領導人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天安門後下車登樓,下午三時慶典準時開始。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會場
舉行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修葺一新,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主席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沒有國徽,因為9月25日、26日政協的座談會及審查委員會上認為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
那時,東西三座門(正式名稱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南面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長長的紅牆,正南門即磚石結構的中華門都還存在,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封閉的會場。與8個月前北平剛解放時的天安門前比較,可說是煥然一新,寬廣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現在國旗旗桿的地方已豎了一根當時看來已很高的旗桿,旗桿上有一個金色的頂。中華門外正陽門、前門箭樓兩旁的許多建築物上都張燈掛旗。“北平東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間都改成“北京東站”、“北京西站”了。會場裡的工人、學生、幹部、市民、城防部隊都舉了臨時趕製的五星紅旗及其他紅旗、紅燈和彩色小旗,特別是用紅絹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燈,真是成了紅旗紅燈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舉著綠底白色的星月旗,顯得分外不同。會場上的民眾共達30萬人,分區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橋北沒有現在的觀禮台,但搭了兩個簡單的台子,一個供大會指揮用,一個給惟一的外賓觀禮團,這就是前一天剛到的以法捷耶夫為首的蘇聯文化藝術科學工作者代表團。受檢閱部隊則站在東長安街。
那時交通工具少,民眾近則列隊步行來,遠的坐火車來。我當時所在的單位,臨時編為華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迤邐一里許要步行到清華園車站。天未亮起床,到車站已7點,乘裝煤的黑敞篷車,走了兩小時才到前門車站。經過西直門車站時還見到門頭溝工人也坐火車來。雖然“旅途”這樣艱苦,但大家情緒高漲。在前門席地而坐等到下午兩點才安排進入會場,午飯是饅頭涼水,每人領到三塊糖、兩個梨,是節日優待。
毛主席在天安門上講話
莊嚴隆重的開國大典終於在10月1日下午3時開始。那天早晨是陰天,上午和中午還下了一點小雨,但下午卻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萬民同慶。典禮的程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宣布開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員就位;奏義勇軍進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升國旗(同時鳴禮炮,禮炮畢);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閱兵;遊行。毛澤東主席宣讀的公告,約九百字,雖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澤東文集》,但收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及《共和國檔案1949-1996》。
提到開國大典,人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主席那句震古鑠今的名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然而這句話,並不是毛澤東在天安門樓上講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協開幕詞中講的。原文是“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篇文章已收入《毛澤東文集》。
還可提及的是升國旗、鳴禮炮。鳴禮炮從北平解放後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門20萬民眾紀念抗戰12周年及政協籌委會召開時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協開幕時鳴了禮炮54響。這次開國大典則以54門禮炮鳴28響,54門禮炮象徵全國54個民族(當時還未有現在56個民族之說),28響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經歷28年艱苦奮鬥才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正在禮炮轟鳴時,毛主席按動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場民眾都把紅旗紅燈高高舉起,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朱總司令下達總部命令
毛主席宣讀完公告後,閱兵開始。檢閱司令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閱兵總指揮是聶榮臻。首先由聶榮臻陪同朱總司令坐敞篷車開始檢閱。檢閱畢,朱總司令回到城樓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內容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因為當時華南的兩廣海南、華東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貴州、雲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雖宣布和平起義,解放軍尚未到達迪化(烏魯木齊),更不要說還有台灣,所以朱總司令的命令是有針對性的。命令宣布後,進行分列式。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騎兵師相繼跟進。空軍包括戰鬥機、蚊式機、教練機共14架在全場上空自東向西飛行受閱。前後歷時3小時。
難忘的民眾大遊行
整個閱兵結束後,民眾遊行開始。一批批民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來,天安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紅橙色的燈,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民眾手裡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等到八點多鐘,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才在華北大學之後行動。隊伍慢慢走近金水橋,只聽見城樓上擴音器傳出“萬歲”、“萬歲”的聲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應華大同學的歡呼。我們緊跟著走過金水橋,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這時才見到城樓上大宮燈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軀,他不戴帽子,揮動著手用湖南口音高呼“萬歲”,有時還喊“同志們萬歲”,這時我們都感到毛主席看見我們了,口號喊得更為起勁,血都要沸騰了。我們還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們猜一定是宋慶齡副主席。我們把手舉到頭頂鼓掌,主席台的領導人也鼓掌,人民的領袖們真是和我們心連心。
視頻
相關戰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了,毛澤東無疑是最大贏家。但勝敗乃兵家常事,毛澤東並非“全勝”,他自己也否認“戰無不勝”的頌詞,說自己多次敗走麥城,其中主要的有五次:長沙戰役、水口戰役、高興圩戰鬥、土城戰鬥、茅台戰鬥。
長沙戰役:火牛陣失敗
中共1930年夏天提出“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口號,命令各路紅軍進攻中心城市。在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的紅一軍團抵達長沙前,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已進行了第一次長沙戰役,那次戰役一度從國民黨軍隊手中奪下長沙,但很快又被奪回去,而且紅軍損失慘重。現在要第二次攻打長沙,更非易事。朱毛兩人1930年8月24日下達了紅軍分三路向長沙推進的命令。進抵長沙近郊後,紅軍從情報中獲悉,長沙國民黨守軍有六個師一個旅,共31個團,又有堅固的工事,與紅軍相比,占明顯優勢。
毛澤東本想誘使守軍離開工事,再行攻擊,但是沒有成功。他遂於9月1日晚發出第二天發動總攻的命令。總攻戰鬥異常激烈,紅軍甚至採用了古老的“火牛陣”,驅趕牛群來衝破守軍設下的電網障礙,沒有奏效。紅軍多次衝擊,損兵折將,都未能突破防線。此時,長沙附近的國民黨援兵已到達湘潭一帶,紅軍只好撤退。
水口戰役:打贏了的敗仗
中共臨時中央1932年6月命令紅軍消滅進入江西境內的國民黨廣東軍團(粵軍),占領梅嶺關,隨後再沿江北上。紅一軍團7月初控制了梅嶺關要隘後,粵軍即由韶關、信豐兼程趕赴廣東南雄,意圖與北面國民黨軍合擊紅軍。毛澤東與紅一方面軍將領決定集中一、三、五三個軍團,同時進攻正在進行南北合圍的國民黨兩路軍隊。
紅五軍團7月8日凌晨向南雄縣境內的水口方向開進,與國民黨軍兩個團開戰。次日,粵軍八個團的援軍抵達水口戰場,國民黨軍力量增至十個團。紅軍對此卻並知曉,紅五軍團仍按原計畫實施攻擊,結果傷亡很大,直至紅軍獨立第三、六兩師到達,才穩住戰局。紅軍主力兩天后到達水口,國民黨軍隊退入南雄,戰役結束。
水口戰役從最終結局來看,紅軍是勝利了,但毛澤東認為那是一次“打贏了的敗仗”,他說:“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說它是敗仗。”
高興圩戰鬥:損失兩個師長
高興圩戰鬥是紅軍在第三次反擊國民黨軍隊包圍作戰中的一次戰鬥。毛澤東、朱德1931年9月7日指揮紅一方面軍第三軍團、紅四軍、紅三十五軍向高興圩發起攻擊。兩天的戰鬥過後,國民黨軍傷亡2000餘人,紅軍傷亡2200餘人。國民黨軍占據的地形比紅軍有利,紅軍不僅地勢不利,兵力也不夠集中,而且此前徒步涉水過高興圩以西河流時,遭遇了攻擊,損失較大。
紅軍久攻不下高興圩,兵力漸減,就撤出了戰鬥。高興圩之戰,紅軍損失了兩個師長,即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曾士峨,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鄒平。
土城戰鬥:情報失誤
紅軍在1935年1月的中共遵義會議後,分三路向赤水河以東地區推進。毛澤東見那一帶道路兩邊都是山谷,便同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蹉商,如果國民黨川軍郭勛祺的追兵孤軍深入,紅軍可以在土城以東的青槓坡埋伏兵力將之圍殲,這樣紅軍下一步的北渡長江就無後顧之憂了。這場戰鬥以紅三、五軍團為主力。
戰鬥在1月28日打響後,郭勛祺的川軍中埋伏遭到重創。但幾個小時激戰,川軍戰鬥力絲毫減弱的勢頭,川軍的後續部隊又迅速趕到。紅軍總部立刻派陳賡、宋任窮率領軍委縱隊幹部團上前增援,朱德總司令在前線指揮。原已北上進攻赤水城的紅一軍團也回師增援,方才穩住了紅軍的陣地,但這一仗最終沒能消滅土城附近的川軍。
紅軍後來從俘獲的川軍士兵處得知,原來的情報有誤,郭勛祺的川軍不是四個團六千多人,而是六個團一萬多人。
茅台戰鬥:寡不敵眾
茅台戰鬥發生在紅軍二渡赤水後。紅軍主力1935年3月進軍茅台以南,但是國民黨有三個師的兵力,附近又有援兵。紅軍敗退,並於第二天第三次度過赤水繼續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