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1月12日

1910年11月12日

1910年11月12日星期六庚戌年十月十一日。

簡介

1910年11月12日 數學家華羅庚誕辰

華羅庚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數學家。1924年金壇中學國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在清華大學任教。
1930年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經熊慶來教授引薦當了助教,不久升任講師。1936年去英國劍橋大學進修並研究數學。1938年回國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去美國,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依利諾斯大學任教授。1950年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種學院數學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他對代數、矩陣幾何、多複變函數、數論等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70年開始曾在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個城市開展了統籌方法和優選法的推廣工作。他的著作《典型域上的調合分析》獲國家一等獎,此外還有《堆壘素數論》、《數學引論》、《典型群》、《優選學》和《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卷等著作,都是數學的重要寶庫。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誕在東京逝世。

個人經歷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為生。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他進入金壇縣立國中後,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並盡心盡力予以培養。國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國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後,被破格任用為助教。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讚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1946年3月,他應邀訪問蘇聯,回國後不顧當局的限制,在昆明為青年作“訪蘇三月記”的報告。1946年9月,華羅庚應紐約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並於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不久,妻子帶著三個兒子來到美國與其團聚。
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1950年3月,他到達北京,隨後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50年代,他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空氣下著述頗豐,還發現和培養了王元、陳景潤等數學人才。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從1960年起,華羅庚開始在工農業生產中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足跡遍及27個省市自治區,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並於翌年入黨。
晚年的華羅庚不顧年老體衰,仍然奔波在建設第一線。他還多次應邀赴歐美及香港地區講學,先後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還於1984年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享年74歲。
華羅庚的名字為科技愛好者所熟悉,他寫的課外讀物曾是中學生們打開數學殿堂的神奇鑰匙,他自學成才的故事則鼓舞了無數有志青年勇攀科學高峰。在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到處都留有他推廣優選法與統籌法的艱辛足跡。這位“人民的數學家”,為他鍾愛的數學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汗水。

事件

華羅庚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多元復變數函式論方面的貢獻,影響到世界數學的發展。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名氣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以華羅庚為首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許多重大貢獻。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個對當代世界數學潮流有影響的中國數學家之一。另兩個人是:陳省身和馮康。為了紀念他,目前中國甚至成立了一所以他命名的數學學校以培育更多數學人才。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金壇,1924年金壇中學國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85年6月12日卒於日本東京。
華羅庚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式論、多複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授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19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套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在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複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倡導套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並在中國推廣套用。與王元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套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華羅庚一生髮表研究論文200多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