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正月間,宋琬在回萊陽省親後,不顧身體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覲康熙皇帝。此時吳三桂在雲南、四川叛亂,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兒女陷入叛軍之手。京中宋琬聞訊後,驚恐憂鬱,以致氣塞胸臆。“59歲的宋琬宛若一顆流星,走完了他坎坷浮沉的人生之路,病逝於京都館舍。”劉春遠無限感慨。
1月,鬱金香球莖以20倍的速度上漲,的就就像所有投機狂潮的結局一樣,2月份價格下跌的速度超過了上漲速度,到最後,大多數球莖變得一文不值,賣價還不如一根洋蔥。近一點的金融危機大概應該算到華爾街上世紀70年代的網路泡沫,它於本世界初破。
1月20,康熙皇帝在晾鷹台大閱八旗勁旅。清晨7時許,康熙皇帝從今天的舊宮起駕來到晾鷹台,官員隊伍在晾鷹台西邊分兩翼排列,接受康熙皇帝的檢閱。康熙皇帝閱兵後,命令在晾鷹台下設立箭靶,張弓搭箭,“親射五發,中三矢。”然後又命令諸大臣、侍衛依次較射。
二月
2月,阿爾貢的最後一部作品《心病者》於在巴黎皇家大劇院上演。2月17日這天,他的病情更加嚴重,但他以堅強的毅力帶病堅持演出,把阿爾貢的性格刻劃得入木三分,觀眾喝彩聲陣陣。
三月
3月,平南王尚可喜請歸老遼東,許之,並命其子尚之信與之一同離開廣東。於是,“撤藩”事起。
3月“萬能大師”萊布尼茨他回到巴黎。
3月29日,“廬州地震聲如雷,屋舍傾倒”合肥發生震中位於肥西的5.25級地震,波及範圍西到武漢、東至無錫,影響和破壞程度較大。周邊地區地震也可影響合肥,
四月
4月,“萬能大師”萊布尼茨即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七月
7月,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先後請撤藩,皆許之。
八月
九月
9月,天氣非常乾燥。大風帶來大火,火從鹽橋東冒起,風狂火烈,瞬間綿延成片。一晝夜,這場大火燒毀了七千多間房屋。從鹽橋東起,往南十三里,大片旗幟般招展的火焰升上了天空,把巨大的黑雲全部照亮了,濃煙里到處都是嗶卜之聲,帶著焦煳味的碎屑像黑色的片一樣從空中降下來。
十一月
11月,吳三桂因不滿清廷撤藩,在雲南起兵叛亂,並發出檄文指斥清人“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十二月
12月,平西王吳三桂於雲南起兵反清,廣西將軍孫延齡、福建耿精忠也舉兵回響。清廷仍命尚可喜駐廣東籌戰守。吳致書尚可喜,勸他也反,尚可喜將吳書奏報朝廷,吳怒,命令孫、耿攻打廣東。
出生
沈德潛(1673年-1769年),字確士,號歸愚。中國清代詩人。江蘇蘇州人。
少年即以詩文聞名,但成年後屢試不中,輾轉科場40餘年才於1738年以66歲高齡中舉,1739年考中進士,1749年致仕。其間曾任翰林院編修,起居注官,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
李紱(1673年-1750年),字巨來,號穆堂,清朝理學家,江西臨川縣城南上橋寺石芝園人。
艾哈邁德三世(1673年出生,1736年7月1日逝世於君士坦丁堡)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他的統治時期是從1703年到1730年。
逝世
歸莊(1613年-1673年),別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恆軒,又自號歸藏、歸來乎、懸弓、園公、鏖鏊鉅山人、逸群公子等,明末清初江蘇崑山人,詩人,散文家歸有光曾孫。與同鄉顧炎武並稱歸奇顧怪。
曾參加抗清活動,兵敗後隱居家鄉著述。著有《恆軒詩集》、《懸弓集》、《恆軒文集》等等。
第二世井上因碩(1605年-1673年),日本圍棋棋手,生於山城國,為中村道碩的徒弟,自報名為玄覺。
保科正之(1611年6月17日-1673年2月4日),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四子,母親為側室阿靜(淨光院),幼名幸松。由於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個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後,不敢養在城裡,便將阿靜與幸松母子托給武田信玄次女見性院照顧。後來見性院將幸松養育到七歲時,又將正之交給和武田家有關係的保科正光做養子。
馬佳莉塔·德雷莎公主(西班牙語:Margarita Teresa de España、德語: Margarete Theresia von Spanien, 1651年7月12日,馬德里 西班牙 - 1673年3月12日,維也納 奧地利),是西班牙的公主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皇后。
龔鼎孳(1615年-1673年),字孝升,號芝麓,祖籍江西臨川,後遷安徽合肥,明末清初詩人。
彭孫貽(1615年-1673年),字仲謀,一字羿仁,號茗齋。明末清初武原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