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崇教寶塔: 位於常熟古城區東,方塔園主景點是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寶塔,俗名方塔。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當時有僧文用提出“茲邑之居,右高左下,失賓主之辨,宜於蒼龍左角,作浮圖以勝之。”
五國城遺址: 又稱坐井觀天遺址遼代,生女真人在沿松花江下游到烏蘇里江口建立了五個大的城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國部。依蘭是五國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為五國部會盟之城,因此稱為五國頭城。1127年金滅北宋後,將徽宗、欽宗二帝押解北歸,於1130年7月抵達五國城,並囚禁於城內。1135年和1155年,二帝相繼埋骨於此,便有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流傳神州大地。
閱兵台: 歷史遺物 閱兵台,又名點將台,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瀏河口南側江堤邊。相傳宋建炎四年(1130年),抗金名將韓世忠駐軍海口時所築。閱兵台所在地瀏家港是太倉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岳忠武穆生祠堂: 位於江蘇省靖江市生祠鎮中街,原名岳王生祠,是靖江人民感恩岳飛護渡之德,於岳飛生前而建,故稱生祠堂。生祠堂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梁紅玉祠: 梁紅玉是淮安楚州人。嫁南宋著名抗金將領韓世忠,開始了戎馬生涯。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和梁紅玉奉命鎮守京口,與金兵大戰黃天盪,梁紅玉“親執桴鼓”,指揮作戰,率八千精兵,將金兀朮10萬軍隊圍困在黃天盪。
南溪書院: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誕生。朱熹逝世後,縣令李修於嘉熙元年(1237年)捐資在此修建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築,祀朱家父子。寶元年(1253年),宋理宗賜額“南溪書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後屢有修繕擴建。書院古樸莊嚴,現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有韋齋祠、觀書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築。正堂當中立朱熹石膏塑像,兩旁是朱子手書板聯四幅:“讀書起家之本 和順齊家之本 勤儉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懸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畫像。
憩園: 始建於1130年,位於公園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園內有北宋著名水利專家郟墓、元代大型“鐵釜”、明代“通海泉”、宋花石綱遺物“望海峰”。
事件
秦檜被放回南宋。
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
岳飛在牛頭山大敗金兵,收復建康府(今南京)。
2月13日——依諾森二世被選為教皇。
楊麼1130年3月,隨從鐘相起義:鐘相犧牲後,他被推舉為領袖。起義軍在他的領導下,以洞庭湖為根據地,利用湖漢縱橫,地勢險要的特點在臨湖周圍建立了許多陸寨和水寨。他們實行“兵農相兼,陸耕水戰”的策略,把戰鬥與生產相結合,以實現“均貧富”的理想。他們創造了許多“車船”,船上裝有踏輪,進退輕捷,可以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
南宋初江西農民起義首領王念經: 籍貫、字、號均不詳。1130年(高宗趙構建炎四年)春,金兵大舉南下,高宗南逃,南方各地人民紛起自衛,他率領饒、信(今江西省波陽縣和上饒市)兩州明教徒達數萬人,起義於貴溪(今江西省貴溪縣,位於鷹潭市東北),攻入貴溪、弋陽(今江西省弋陽縣,位於上饒市西)兩縣,南宋派張俊、劉光世率軍前往鎮壓。同年夏,他失敗被俘犧牲,兩縣人民被屠殺者多達二十多萬人。
彭友南宋初江西 農民起義首領: 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人。一作彭大,彭鐵大。1130年(高宗趙構建炎四年)與李滿(號李動天、李洞天)、王彥廖、八姑、三姐妹等舉行起義,號稱“十大王”,擁眾十餘萬,占領江西、湖南等八縣。1133年(高宗紹興三年),宋廷遣岳飛至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對其誘降,未從,遂戰於雩都(位贛州市西北),他被俘遇難。李滿退守固石洞(今江西省于都縣東)也失敗,被俘遇難。
穆斯塔利耶派: 11世紀末產生於埃及,同尼扎里耶派同時形成。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穆斯坦綏爾(1035~1094在位)去世時,其次子穆斯塔利(1094~1101在位)依靠宰相艾弗達勒(al-Afdal,1066~1121)的權勢奪取王位,被廢的長子尼扎爾逃往亞歷山大舉兵反抗,戰敗被俘後毒死獄中。敘利亞、波斯等地的伊斯瑪儀派支持尼扎爾,形成尼扎里耶派。埃及二北非、葉門、印度的伊斯瑪儀派則擁護穆斯塔利為伊瑪目,形成穆斯塔利耶派,在埃及占主導地位。1130年,穆斯塔利之子和繼位者阿米爾被暗殺後,該派發生分裂。阿米爾的堂兄阿卜杜勒·麥吉德篡伊瑪目和哈里發位,自稱為哈菲茲,得到埃及伊斯瑪儀派大多數人的支持,形成哈菲茲派。而有一些人則繼續支持阿米爾的兒子塔伊布,稱塔伊布派。
呼德王朝(a1-Sulalah al-Hudiyyah): 11世紀統治西班牙薩拉戈薩的阿拉伯穆斯林小王朝。1039年圖吉布王國埃米爾孟迪爾二世被刺,其盟友之一穆罕默德·伊本·呼德(通稱穆斯台因)占領圖吉布王國的首都薩拉戈薩,建立新王朝。呼德原是後伍麥葉王朝著名軍事將領,曾任萊里達長官,控制著占據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大部地區的王國。1046年他逝世後,其子穆格台迪爾繼承王位。1065年收復了諾曼人從穆斯林手中奪取的巴瓦斯特羅,名聲大振,並先後占據了托爾托薩和德尼亞。在穆斯台因在位期間(1085~1110),呼德王朝與基督教王朝的戰爭連綿不斷。1096年他在阿爾科拉與基督教徒作戰時遭慘敗,被穆拉比特王朝派兵援救。1110年穆斯台因在巴爾蒂埃拉與基督教軍隊作戰時死亡。穆拉比特人於當年6月占領該城,逼迫他的繼承人伊瑪德·道萊逃往魯埃達,1130年死於該地。
1130年開始,聖丹尼斯修道院院長敘熱成為路易六世的主要顧問。敘熱在擴大王權方面頗有成效,還為路易寫了一部傳記。路易六世的遺體也安葬在聖丹尼斯修道院。
富平之戰: 金天會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金川陝之戰中,金軍為攻占陝西,在富平(今陝西富平北)地區,擊敗宋軍反攻的一次大規模作戰。
1130年10月(南宋建炎三年九月),金兀朮的軍隊分兩路渡過長江,連破建康等重要城鎮,直逼杭州。宋高宗從杭州出逃,經越州轉明州、定州,轉乘船南逃,避難於台州、溫州之間的沿海各地。金兀朮的軍隊緊追不捨,先後攻破了明州。杭州、越州。
宋金和尚原之戰: 和尚原在大散關之東,地勢險要。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即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金兵。
出生
宇紹(1130-1200年): 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漢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宇紹出生於福建尤溪
濟公(1130年—1209年): 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今天台山永寧村人。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他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作仲晦)、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江西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時期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鮑德溫三世(Baldwin III) (1130年 – 1162年2月10日): 耶路撒冷國王 (1143年–1162年). 他是梅利桑德女王和富爾克國王的長子。1143年11月梅麗桑德王后將13歲的大兒子立為鮑德溫三世,自己擔任攝政。1152年鮑德溫正式加冕為王,這時的耶路撒冷王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逝世
伊本·突麥爾特(Muharomad ibn Tumart,約1078~1130): 北非穆瓦希德王朝奠基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倡導者。生於今摩洛哥西南部的蘇斯,系柏柏爾部落麥素木達族人。1130年因病逝世,由阿卜杜勒·穆敏繼承他的事業。
余深(約1050—1130年): 字原仲,北宋時期羅源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官位太宰(副宰相),進拜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國公加太傅。《宋史》、《八閩通志》、《福州府志》、《羅源縣誌》皆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