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築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於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成立,時為重慶土木建築學院。1954年,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94年,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經過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土木建築、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為主要專業特色的,以工學為主,兼有理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多科性理工大學,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教育體系。2000年併入重慶大學,組建更高水平的985工程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重慶建築大學於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成立。是由建設部主管,並與 重慶市共建的 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土木建築、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為主要專業特色的,以工學為主,兼有理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多科性理工大學,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教育體系。
重慶建築大學校園一角 重慶建築大學校園一角

歷史沿革

學校建於1952年10月,校名是重慶土木建築學院,是新中國 建立的第一所建築類專業學院,後成為 西南地區的唯一建築工程部直屬的學院。同時也奠定了重建工至今的 建築老八校的地位。1954年4月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78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是當時建設部的2個直屬重點大學之一。1994年1月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成為當時建設部唯一直屬重點大學。建有給水排水建設部重點實驗室,新型建築材料與工程建設部重點實驗室,建築科學建設部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建設部重點實驗室。在2000年併入 重慶大學,組建更高水平的985工程學校。原重慶建築大學的前身重慶土木建築學院是1952年由重慶大學、 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川北大學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共六所院校的9個土木、建築系(科)合併而成。1953年併入 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的土木系,1954年更名為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建築工程學院,也是當時中央建築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屬高等院校,195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截止1966年,全院共有4個系,15個專業。1978年被原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 經過恢復調整和改革,學校由一個單科性學院發展成為土建類學科專業齊全,以土木建築、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等主要專業為特色的、以工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學等學科的 建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建築學、建築工程(土木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城市規劃和工程管理等主幹專業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教育質量評估,標誌著學校土建類學科整體水平居於國內前列,部分學科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重慶建築大學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371541平方米,截至1999年年底,校舍建築總面積有332079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為2156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為6132萬元。
學校附屬甲級建築設計研究院和甲級規劃設計研究院,已完成上千項工業與民用和城市規劃,“兩院”及分布在南方沿海和長江沿線20多家校辦科技企業,是學校教學、科研與生產基地,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校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設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等5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套用科學與技術系、商貿與法律系、外語系和計算機科學系等5個直屬系以及研究生部、體育部、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學院擁有23個本科專業招生;設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等2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結構工程等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和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建築材料學科有項目博士後研究人員。城市規劃等13個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大型結構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截至1999年,藏書93.23萬冊的校圖書館成為西南地區建築科學 圖書文獻中心。學校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和信息渠道,已建成校園計算機網路。主辦有《重慶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重慶建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地下空間》、《室內設計》、《高等建築教育》等5種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藏書刊物

截至1999年,藏書93.23萬冊的校圖書館成為西南地區建築科學圖書文獻中心。學校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和信息渠道,已建成校園計算機網路。主辦有《重慶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重慶建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地下空間》、《室內設計》、《高等建築教育》等5種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師資力量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院擁有教職工2072人,其中專任教師969人。有博士生導師42人,國家級和省部級中青年科技專家14 人,教授、研究員164人,副高職務470人。各類在校學生總數達到14365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799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091人(含研究生班380人),成教學生5663人。建校後,已為國家培養輸送了近4萬名畢業生(其中研究生1200人)和上萬名成人學歷教育畢業生。

辦學成果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設26個研究機構。各類專業實驗室43個,其中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現代化實驗室4個。改革開放以後,學校完成科研項目2000多項,獲國家、省、部級重大科技成果獎150多項;有7項成果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推廣項目,8項成果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新新產品試製項目。同時,還獲得國家專利65項。
學校努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辦學,已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聯合進行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經教育部批准該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工程項目管理碩士",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合作培養"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碩士。
學校一貫重視教育質量,建築學、城市規劃、建築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等,主要學科專業均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國家的專業教育評估。學校一貫倡導"求知、求精、求實、求新"的優良學風。學生基礎理論紮實、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在校學生參加國際、國內設計競賽,先後有70多項、150多人次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