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燈盞山,位於寧夏彭陽城西,這座突兀的高山山勢峻峭挺拔,巍然聳立,俗稱西山。山東連城,城西依山,山城渾為一體。
基本介紹
唐代,彭陽為百泉縣治,興建有城池。到了宋代,出於軍事戍守的需要,城垣擴大,形成了現在這樣的格局。迄於明代,建置廢棄,彭陽城屢罹兵燹、匪患、地震等災難,關城破敗,逐漸荒蕪蕭條。市鎮雖已隱去,城垣氣勢猶存。昔日因山中建有廟宇,亦稱娘娘廟西山。 燈盞山的來歷還有個傳說。
景點介紹
瓔珞寶塔位於彭陽縣城東北60公里的馮莊鄉小灣村牛灣組宋家台,與小岔鄉交界處的七座山峰之間一個偏僻的山溝里。塔通高15米,平面呈八形,為七層樓閣式磚塔。地方志書中稱其為瓔珞塔,是固原境內唯一保存的明代塔式建築,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磚塔。此塔看上去好似用珠玉裝飾而成,顯得十分華麗,故以瓔珞相稱。 寶塔前臨深澗,背倚山高。與東面呈“一”字形、等距離排列的七個宛若饅頭狀、鍾靈奇秀的小山隔河相望,相互映襯。七個山就是因七個奇特的小山而得名。這些山皆狀若饅頭,自然天成,鍾靈奇秀,自西向東,等距離依次排列,讓人感到大自然的造化真可謂鬼斧神工,實為與瓔珞寶塔相媲美的又一奇特自然景觀。奇山寶塔,相互映襯,夏日陽光下,遠眺處在蒼翠山巒中的寶塔熠熠生輝,七座奇山,蔥籠翠郁。瓔珞寶塔是寧夏南部山區現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古塔,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現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瓔珞塔身通高約20米,塔身第一層略高。每面邊長1.6米,東面劈一券門,高1米,以條石砌成。每層疊塞磚牙檐下,每面正中及塔棱的轉角處,均飾有磚雕的一斗三升的斗拱。第三層上面置有上仰蓮瓣形剎座,塔頂為八面覆斗式十三璇相輪,在相輪之上置圓形剎頂。整個塔體為仿木結構,八角十窗,既顯得簡潔樸素大方,又小巧玲現剔透。塔室採用原空心式木樓層結構,原有的木梯可供登攀,叫臨極頂。第二層背壁正中嵌有一長0.9米、寬0.45米的長方形石匾,中間雙陰線刻橫書“瓔珞寶塔”四個大字,右豎刻“發心功德主張侃高氏”,左刻“嘉靖三十年二月初一立”。依嘉靖年號看,此塔建於公元1554年,距今已有447年歷史。
瓔珞寶塔是寧夏南部山區現存的唯一一座確有紀年的明代古塔,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它為研究明代儒、釋、道三教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融合滲透及其演變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5年、1988年寶塔先後被縣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縣、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資源
燈盞山,因山形如一盞老式油燈而得名。山雖不高,但蔥蘢而深邃,富饒而神秘。燈盞山總面積1700多畝,全部由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鬱閉。由於這裡交通閉塞, 人為活動稀少,至今還保留著原始次生林狀態。據說山上常有野獸出沒,還有竹葉青等毒蛇游弋。燈盞山林海莽莽,古木參天,人立樹下,衣袂盡綠。林下荊棘叢生,枯藤交柯,枝蔓繚繞,枯枝落沒脛蓋膝。喬木林中除了優勢樹種絲栗栲、少葉黃杞等常綠樹外,還有很多珍稀樹種,如我國古老特有的鵝掌楸、南方紅豆杉、青錢柳、厚朴、鄂西紅豆等。八角楓、多脈鵝耳櫪、光皮樺等喬木枝繁葉茂, 高入雲天。獼猴桃、南蛇藤等藤本植物攀枝附樹,盤亘地面,懸吊空中,奇形怪狀,獨具風姿。這裡有全區最大的野生桂花樹,胸圍達88厘米,高16 米,樹齡已有200多年。有深山含笑、山玉蘭、雲錦杜鵑等奇花異卉。它們斑斕秀麗,五彩繽紛,四季飄香。此外,還有滴水珠、七葉一枝花等藥用植物、蕨類植物和苔蘚地衣植物。由於燈盞山地形複雜,森林蓊鬱,給各種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山上有上樹狸、貓頭鷹、蛇類等獸類、鳥類和爬行類動物近30多種。這裡的民眾都自覺地維護山上的一草一木。鄉規民約也十分嚴格。這裡是村民們心中的“神山”、“聖山”。
燈盞山相關資料
固原地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東西南三面與甘肅毗鄰,北部與本區中衛、同心兩縣接壤,總面積16783平方公里,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彭陽、涇源縣,總人口186.85萬人,其中回族占47.6%,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要聚居區之一。
固原縣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故史稱固原“據八邵之戶背,管三鎮之要”。曾有七朝在此設州建郡,是歷代兵家用武的重鎮要塞,也是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結合部。固原博物館珍藏文物達萬件,北魏墓出土的棺漆畫國內罕見,北周墓發掘的波斯鎏金銀壺在世界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