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龍虎山在江西貴溪縣。據《漢天師世家》、《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道書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龍虎山煉丹修道,丹成而有龍虎現,故名龍虎山,後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魏時自漢中還居祖壇龍虎山(一說是西晉永嘉年間還居龍虎山),開龍虎山正一宗壇,傳授弟子。從此世居山中,或隱或顯。
隋唐以來,龍虎山再顯於史。唐玄宗、肅宗、代宗均作有張天師贊(見《全唐文》),武宗始在山中賜建“真仙觀”。敦煌卷子中(伯3866)存晚唐詩人李翔《涉道詩》中有《獻龍虎山張天師》詩一首,稱當時龍虎山張天師〝世上無人見不尊〞。五代時人徐鍇所撰《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中言道士鄧啟霞於鹹通十二年(871)“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
此後南唐後主李璟於龍虎山新建天師廟,陳喬為撰《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稱二十二代天師張秉一“體備清和,氣凝元寂,鈞深致遠”(《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反映了唐以來龍虎宗在道門和朝野的影響。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正一宗壇更為顯重,宋賜歷代天師為“先生”,在京師建立“授籙院”,大規模修建龍虎山宮觀。元朝敕命主江南道教事,後又詔龍虎山天師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龍虎宗則更加興盛,並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影響。
特色簡述
龍虎宗亦以齋醮儀式著稱,宋元時期,許多代天師都不時奉命為皇室設醮,或與其他道派首領共同主領醮典,以為皇室祈福禳災。這一時期所出的齋儀之書,亦多出於龍虎宗道士之手,如出身龍虎宗的南宋道士留用光即撰著《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五十七卷。
龍虎宗以符籙見長,為道教的“三山符籙”(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之一。元代由龍虎宗正一教主統領“三山符籙”後,統稱正一符籙,江南民間信奉者頗眾。
創始考證
據魏晉史籍所記:張魯率全家降魏,張魯五子被封為列侯,享受“命婚帝族”的榮寵,似不可能離魏去吳地龍虎山創教。且史籍所載張魯五子中,根本未見張盛之名。至於說西晉永嘉(307-312)中,張盛去龍虎山創教,更不可能。姑且承認張魯確有一子名張盛,假設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時,年為十歲,至永嘉元年(307),已九十八歲,即使健在,也無力跋山涉水去江西龍虎山創教了。
按常理推測,永嘉之亂後,張魯子孫可能隨晉室南遷,但因缺乏史料,不能考定。直至南朝時,始見史籍有張陵子孫之名和事跡的記載,如劉大彬《茅山志》卷十五記有張陵九世孫張玄真、十世孫張景遡等十人。《道學傳》和梁簡文帝《招真館碑》記載張陵十二世孫張裕居虞山(今江蘇常熟市西北)招真館事,但這些天師子孫皆不居龍虎山。直至唐代中後期,始有張陵後嗣居龍虎山的記載。《全唐詩外編下》有唐元和(806-820)初進士信州人吳武陵《龍虎山》詩中有“五斗米仙真有道”之句;徐鍇《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稱,茅山道士鄧啟霞於唐鹹通十二年(871)“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十九代天師是張修,這說明龍虎宗開創時間約在唐中後期。
至北宋,龍虎宗開始顯露聲勢,其間有六位天師,受封為“先生”: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為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天師張嗣宗為虛白先生,二十八代天師張敦翽為葆光先生,二十九代天師張景瑞為葆真先生,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虛靖先生。至南宋,又有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先後受封為正應先生和仁靜先生。
發展
元代以政府名義承認了張陵子孫的“天師”稱號,並授予管領江南道教的職權。元世祖忽必烈為滅南宋,曾派人密赴江南與龍虎宗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聯繫,張可大預言二十年後忽必烈將統一天下。
忽必烈滅南宋後,為安定江南,於至元十三年(1276),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入朝,賜號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給二品銀印,命主領江南道教,以資籠絡。
此後三十七代張與棣,三十八代張與材,三十九代張嗣成,四十代張嗣德,四十一代張正言,代代被封天師、大真人,主領江南道教。其職權主要是薦舉任免江南諸路各級道官及宮觀提點,奏請新建宮觀的賜額,還有權出牒度人為道士等。皇朝的寵幸為龍虎宗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它在元代獲得較大的發展。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發展更盛。至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後,龍虎宗合併其他符籙派而為正一道,即進入它發展的另一階段。
沒落
元代中後期,龍虎宗雖與其他符籙派合併為正一大派,但至明中葉以後即衰落不振。
元代玄教
玄教是元朝統治者宗教政治的產物,其產生、發展及其消亡與元朝政治密切相關。玄教雖然從龍虎宗分衍而來,與龍虎宗關係密切,但就其建立、傳教組織形式、思想內容、宗教作用而言,實質上是元統治者分化、抑制正一天師道的產物,是一個獨立發展的政治道派,而並不是龍虎宗的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