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原來屬於廣東省山縣(今珠海市)。公元1535年,澳門開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之所,此時的澳門尚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1553年,葡萄牙人藉口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濕,要求借地晾曬貨物取得了在澳門的留居權。他們起初只是搭簡單的茅棚作為棲身之所,1557年以後,開始大興土木,築屋居住,澳門區域開始擴大,形成半島南面海岸一條狹長地帶,俗稱澳門街。1574年,明政府在半島通往香山縣的咽喉——蓮花莖的中央,修建了一座關閘,設兵防守,對“澳夷”進行控制。關閘並非葡人居留地的界址,關閘以南,蚝鏡以北的望廈、龍田、龍環村等都是中國的村莊,不屬於葡人居留範圍。
澳門本來為漁、農業為主的社會,昔日望廈、龍田、龍環村就是農田區,氹仔、路環長期處於農、漁業社會中。
歷史
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不久,荷蘭也開始覬覦澳門。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荷蘭派測量隊到澳門,多次向明朝提議借地通商,但都遭到拒絕。荷蘭遭拒後曾派軍艦企圖以武力占領澳門未逞。1604年(萬曆32年),荷蘭司令官華威克準備第二次進擊澳門,又因被颶風所阻也未成功。1622年6月24日,荷蘭軍隊發動了與葡萄牙爭奪澳門的戰爭。荷蘭進攻澳門前,先於5月29日派戰艦二艘,並約同英國戰艦二艘,封鎖了澳門的港口,以斷絕澳葡的外援途徑,然後由荷印提督賴睹臣率領艦隊,於6月21日開至澳門海面。23日下午,荷軍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以猛烈炮火轟擊加思欄炮台;24日黎明,荷軍先迷惑澳葡的視線,然後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700多荷兵分乘32艘小艇,自澳門東北方的(當+刂)狗環海岸登入(現濠江中學後的海邊),防守該處的葡兵即被擊潰。荷軍乘勢長驅直下,沿著龍環村轉撲龍田村,一直打到大龍泉及二龍泉匯流之處(現得勝花園紀念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