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環村

刀環村位於河底鎮西南部,距鎮政府15公里,11個村民小組,345戶,1447口人。村域面積7.7平方公里,擁有耕地2419畝,其中水澆地面積458畝。共有宜林地面積1800畝,現有林地560畝,以沙蘭楊種植和商業為主要產業,兼種小麥、玉米、豆類。連昌河由北向南流過,小河灘由西向東交匯連昌河,東西為土嶺,有虎頭寺和岳山寺(現已經不存在)古蹟,侯家祠堂和清末四合院存在,古樸肅穆,雕樑畫棟,有侯、王、張、馬、孫、黃等姓,侯姓占五分之四。 刀環村 經度 11171270 ,緯度 3454156, 郵政編碼:471724 村支部現有4人,1名支部書記,1名副支書,2名委員;村委3人,1名主任,2名委員;監委3人,全村共有黨員28人,村兩委辦公場所,總面積150平米,為會議室和辦公室。 全村現有貧困戶23戶73人,其中低保貧困戶12戶43人;五保貧困戶6戶8人;一般貧困戶5戶22人。 【資料2017年10月14日】

刀環村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52畝。

最早文字記載里,是《辭源》里解釋“昌谷”的條款中,提到昌谷為“水名,一名昌澗,又稱刀環川。

《明史》卷九崇禎六年中有:“刀環川柳泉之捷”和洛寧張氏家譜中“張氏家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於元末避兵東遷河南,二世時,次祠仲武公遷居永寧縣東北刀環川大門樓村(今大明)。”以上信息只是明清的記載,把整條連昌河稱為“刀環川”,應該說在明清時期,刀環村在整條連昌河(或從龍脖村至三鄉)中,是一個很有名氣或居住人口很多的村莊。象現在人們習慣稱連昌河為楊坡川一樣。

懷著好奇和疑問,在網路上開始了一場有關“刀環” 的文字探索、追逐與整理。願與大家共同探討與爭鳴。

“刀環有約”,漢語成語,出自於《漢書》,用來比喻詠思鄉之情。《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孫)李陵〉記載:“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環、還同音,後因以“刀環”為“還歸”的隱語。

《度關山》是樂府舊題,郭茂倩將其收入《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相和曲》。南北朝時期,梁國尚書左臣戴暠,紹興(今屬浙江)人,代表作品:《度關山》:“昔聽隴頭吟,平居已流涕。今上關山望,長安樹如薺。千里非鄉邑,四海皆兄弟。軍中大體自相褒,其間得意各分曹。博陵輕俠皆無位,幽州重氣本多豪。馬銜苜蓿葉,劍瑩鸊鵜膏。初征心未習,復值雁飛入。山頭看月近,草上知風急。笛喝曲難成,笳繁響還澀。武帝初承平,東伐復西征。薊門海作塹,榆塞冰為城。催令四校出,倚望三邊平。箭服朝來動,刀環臨陣鳴。將軍一百戲,都護五千兵。且決雄雌眼前利,誰道功名身後事。丈夫意氣本自然,來時辭第已聞天。但令此身與命在,不持烽火照甘泉。”

發現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五律《 入昌松東界山行》:“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閒。崎嶇出長坂,合沓猶前山。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高適(700-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冬之際,高適經人引薦入隴右和河西兩節度使哥舒翰幕府中充任掌書記之職。此詩作於高適赴哥舒翰幕府途經昌松時。詩中主要寫了山行的艱險。高山擋路,坡路崎嶇,水流激石,松色寒天,雖是在山行中常見的景色,由於刻畫細緻,著色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這裡“顧刀環”:西漢李陵投降匈奴後,任立政等見到他,不便私語,便自循視刀環,表示可以還歸於漢。環:諧音“還”,借作還意,隱指還家。

唐代詩人柳中庸的詩作《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約775),唐代詩人。名淡,中庸是其字,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叔。大曆年間進士,曾授洪府戶曹,不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與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年間(766-779年),當時吐蕃、回鶻多次侵擾唐朝邊境,唐朝西北邊境不甚安定,守邊戰士長期不得歸家。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於單于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此詩抒寫了征人在邊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對著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詩中沒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觀地記錄征人歲歲朝朝征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全詩語言精美,對仗精工,筆法巧妙,境界闊大。這裡“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明朝,王世貞《明月篇》詩:“東家覊婦望刀環,西鄰棄妾守釵鈿。”王世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yǎn)州山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

清朝,王秀楚 《揚州十日記》:“刀環響處,愴呼亂起。”《 揚州十日》又稱 揚州屠城 揚州之屠, 是指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之後,清軍對揚州城內人民展開的大屠殺。揚州在激烈抵抗後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時"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幸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方維儀(1585~1668)字仲賢,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女詩人、書畫家。她生活的時代,正值明、清交替之際,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清兵入關後的野蠻燒殺,更使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文學藝術家特有的銳敏與豐富情感,使方維儀對現實生活有著更強烈的感受。她始終關注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深切同情民生的疾苦。慘酷的社會現實,時時激起她對亂世的怨恨和對故國的懷念。她將憂國憂民的種種情感,曲折淋漓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她品行端正,才藝超群,但並不以此自顯,詩文從不輕易示人,"離憂怨痛之詞,草成多焚棄之"(方孟式《清芬閣集序》)。方維儀精心考究文史,收古今名媛詩作,編成《宮閨詩史》一書。她的詩文《清芬閣集》,對詩歌理論的闡述也頗精闢。方維儀的詩歌,無論是古體還是近體,大都音調高煙,風格質直,抒情真摯。有些詩還能針砭時弊,關心國事,具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沈德潛、周準《明詩別裁集》中收有她的《死別離》、《出塞》和《旅秋聞寇》三首詩。傳世的詩作中,較有代表性的,要算她晚期所作《旅夜聞寇》詩:“蟋蟀吟秋戶,涼風起暮山。衰年逢世亂,故國幾時還。盜賊侵南甸,軍書下北關。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環。”

朱奕恂(約公元一七三六年前後在世)字恭季,江蘇長洲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高宗乾隆初前後在世。工詩。為廩生。《擬古出塞》詩:“束裝赴青海,醉里別鄉關。少婦識雄心,不復問刀環。笑彼馬伏波,猶戀裹屍還。埋身青冢側,陰雲黯天山。”

尤侗(1618~1704)清代文學家。字同人,一字展成,號悔庵,又號艮齋,晚自號西堂老人。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諸生,入清,為順治三年(1646)副榜貢生;九年授永平推官,在任三年,坐撻旗丁降調辭歸。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明史》,分撰列傳300餘篇、《藝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歸家。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給他晉官號為侍講。《挽葉元禮台人三首》之二:“刀環有約勞恩婦,劍鐵無家泣老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