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牟定縣蟠貓鄉,位於蟠貓鄉的東邊,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狀況較差,離縣30公里。東南西北分別於白馬山,雙龍村,古岩村,聯豐村相鄰。轄大箐村、阮箐村、肖家村、普家村、劉家村、小古岩村等6個村莊(共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77戶,農業人口1426人,勞動力99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64人。
全村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08畝,人均耕地0.77畝,林地10086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烤菸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08畝(其中:田727畝,地381 畝),人均耕地0.77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008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1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6 畝,主要種植梨、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1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2015畝,其他面積642畝。有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66戶通自來水,有111戶飲用井水,有37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77戶通電,有2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13戶(分農戶總數的69%和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6戶(分別占總數的96%和97%)。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3輛,機車5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7畝,有效灌溉率為6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5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0戶;建有小水窖12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4.6萬元,占總收入的47%;畜牧業收入136 萬元,占總收入的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71頭,肉牛70頭,肉羊243頭);漁業收入0萬元,林業收入 29.3萬元,占總收入的7.4%;第二、三產業收入40.3萬元,占總收入的10.2 %;工資性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1620元,農民收入以水稻、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4人(占勞動力的6.4%),在省內務工56人,到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烤菸,主要銷往國外。2008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1.3%。該村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肉牛、肉羊養殖。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7戶,共鄉村人口1438人,其中男性682人,女性756人。其中農業人口1426人,勞動力 99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561人,其他民族0人。到2008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8 人,占人口總數的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71人,參合率98%;享受低保1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9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 所,校舍建築面積322 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鄉中學1.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0人,其中小學生93人,中學生5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0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0元(勞均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0.2萬元,有固定資產10.1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7人,少數民族黨員21人,其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1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龍泉人民勤勞善良,逢年過節,慶祝豐收都要以“左腳”舞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生活的熱愛,彝族服飾也備受人們歡迎。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8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技術力量弱,交通不方便,飲水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含量,計畫發展肉牛、肉羊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