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板龍始於五代,當時劉、項兩氏祖先為避五季之亂,於後唐(公元923~936年)遷徒到這兒,因而正月舞龍燈的傳統習俗也隨之興起。一直到解放後大躍進時期才中斷。
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後,搶救民間藝術,於1984年恢復板龍,並逐浙由四五十節增加到如今的近兩百節。1994年,浙江電視台用英語向全世界介紹了安仁板龍,爾後多次參加麗水和本市的重大節慶活動,並獲獎。
安仁板龍表演形式靈活多變,十分精彩。龍頭大而重,由八九個強壯青年扛著走,服從舞龍頭的人指揮,鑼鼓伴奏。龍身一節一節連串在一起,每節由一人扛著走,步伐整齊,繞街遊行。在廣場表演時,盤旋成各式各樣的套路花式,遠看十分壯觀,儼然蛟龍出海,大浪抬頭,一忽兒向東遊,一會兒向西躥,動作敏捷,活靈活現;又如長龍似的蜈蚣遊動,煞是好看。花燈里的燭光猶如滿天星在閃爍,美不勝收。
一千多年來,安仁板龍在安仁古鎮這塊金盤地上生生不息,體現了山區人民對龍的崇拜,對風調雨順、平安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安仁鎮的板龍,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遞代相傳,長盛不衰。勤勞樸實的山區人民,在與天斗、與自然災害抗衡的滄桑歲月中,以龍的圖騰作為自己的理想寄託,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