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學派

學者稱陳亮為“龍川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龍川學派”。 而與薛季宣、陳傅良、葉適“永嘉學派”的主張基本一致,同被稱為“功利之學”或“功利學派”。 又因與“金華學派”、“永嘉學派”同處浙東,故又同稱為“浙東學派”。

概述

〖龍川學派〗南宋陳亮所創學派。學者稱陳亮為“龍川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龍川學派”。又因為陳亮是婆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故亦稱“永康學派”。亮喜談兵,得郡守周葵賞識,授以《大學》、《中庸》,遂潛心研究儒家經典。在太學為國子祭酒芮煜門人,又曾師事鄭伯熊。全祖望、黃百家等均說陳亮之學,無所師承,“懼以讀書經濟為事”。確實別有所得。又與呂祖謙、薛季宣、葉適、陳傅良、倪朴友善,互相探討功利學說,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二十七歲時上《中興五論》,縱論時勢,反對與金議和,未被採用。即返歸故里,授徒講學,傳授自己的學說,遠近學者,聞名而來,遂形成“龍川學派”。一傳數傳弟子甚眾,著名者有喻民獻、喻南強、吳深、陳頤、錢廓、方坦、郎景明、陳猛、凌堅、何大猷、劉范、章□、樓應元、章椿、厲仲方、丁希亮、陳剛、黃景昌、謝翱、黃□、吳萊、宋濂、胡翰、柳貫等。此派政治思想,認為,宋朝的法制雖不可以輕易變革,但亦應有所變通,以適應新的形勢,謂“法令不必盡酌之古,要以必行”,立志於“救時”、“除亂”之功。在宇宙觀方面,此派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提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命題,認為“道非出於形氣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間”,反對反“道”看作脫離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本體,認為道理只能存在於事物之中。又提出“因事作則”的主張,認為要想知道世界上千變萬化之事物的道理,就要依據事物,從中引出規律來。肯定事物的可知性,謂“天人之際,昭昭然可考而知也”。此派提倡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功利主義,“專言事功”,講求實效,認為“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人才以用而見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主張“各務其實”,重視商業,強調農商“相資以為用”。反對理學家空心性命理,抨擊那些“自以為得正心誠意之學”,不關心國家興衰、人民疾苦的人,皆為“風痹不知痛癢之人”。指責理學家空談心性,“相蒙相欺,以盡廢天下之實”,“終於百事不理”。他們還認為“義”和“利”從來都是並存的,謂“義利就在利慾中,故利體現了義,人慾體現了天理”。又認為“王道”和“霸道”在歷史上也是交雜並用的。曾與朱熹就“王霸義利”問題,往復辯論,反對朱熹“三代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慾行”的觀點。朱熹把陳亮的意見歸結為“義利雙行,王霸並用”八個宇,陳亮大不以為然,強調自己的主張是王霸一元論和義利一元論,認為王霸和義利“只有一個頭顱做得成耳”。這就是宋代思想史上有名的“王霸義利之辯”。(《宋元學案》卷五十六《龍川學案》)主要著作有:陳亮《龍川文集》(中華書局1974年版改為《陳亮集》),喻南強《梅隱筆談》,吳萊《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等。此派與朱熹“晦翁學派”、陸九淵“象山學派”觀點不同,往覆核難,被他們視為洪水猛獸。而與薛季宣、陳傅良、葉適“永嘉學派”的主張基本一致,同被稱為“功利之學”或“功利學派”。又因與“金華學派”、“永嘉學派”同處浙東,故又同稱為“浙東學派”。此派的功利思想,多少包含有對“生由之利”的願望,有著重要的社會政治意義,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