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嶼村

黃定(1133—1186),字泰之,號龍嶼,晚號鞏溪居士。為永福縣(永泰縣)一都龍嶼村古稱龍漵村(1958年劃歸福清縣)人。系南宋初年四劾秦檜而名震當世的殿中侍御史黃龜年的再侄孫(即堂侄孫)。 黃定幼年好學,擅詩詞,有文才。黃定少年時十分勤學,苦學經史。28歲獲得補大學生資格,升入國子監求學。乾道七年(1171年),他從大學考取“預薦”資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進士第一(狀元)。

龍嶼村古稱龍漵村位於福建省福清縣一都鎮區。其中有協濟廟坐落於龍嶼溪上游北岸,建於宋代(1172年),有占地1700平方米,極具明、清代古建築藝術,具有較高考古價值。據《鞏溪龍漵黃氏族譜》記載:黃定少時每每進入廟內,總會瞧見兩尊神像起立致敬。黃定的父母不信,將銅錢放在神像膝蓋上,當黃定入廟內時,突聽“啪噠”一聲,銅錢落地,從此父母深信不疑。1172年,黃定狀元奪魁榮歸故里,路過廟前,忽見兩隻孔雀在廟宇上空盤鏇後飛入殿內。黃定隨即入廟內,卻不見其蹤影。為感念佛像顯靈,返京即奏請孝宗皇帝策封“張秀三位太尉”,並建協濟廟供奉。如今,在廟中還可見到兩廂壁上黃定和黃龜年的彩繪圖畫。黃定所寫的《龍嶼協濟廟記》載在歷朝縣誌中,流傳至今。距協濟廟約1公里處,青山翠樹中點綴一紅色瓦房,此乃黃定狀元及第後修建的狀元府遺址。當年,黃定曾手書布帛聯一對,上書“鞏溪御史第,龍漵狀元家”。大廳上鑲掛“狀元及第”匾額。據說,當年的狀元府是五進構造的皇宮樣式建築,殿閣飛檐,出磚入石,畫棟雕梁,古香古色,盡顯富麗堂皇與恢宏氣勢。內辟有蓮花池、假山、花園,後幾經兵災匪患,現僅存八字牆、鋪地方角石磚和蓮花池遺址。如今已無法目睹當年的奢華。但狀元府大門兩邊的兩截古殘牆、石台階、石板鋪的天井、石旗桿夾、蓮花池,至今猶存遺址。狀元府門前的一片荷塘,也依舊年年綠葉亭亭。編輯本段經濟發展今年龍嶼春季茭白大豐收,總產量達到1600噸,此刻正是茭白臨近落市,但來自寧海、奉化和縣內的茭白收購商還是絡繹不絕。邱爭鳴介紹,春季茭白4月底上市,6月初基本落市,採摘上來的茭白除部分自銷外,一半以上由合作社銷售團隊收購,其它則依靠外來客商上門收購,主要銷往縣內、寧海、寧波、杭州等市場。“不過由於茭白旺季較集中在一個星期時間,造成了茭白價格呈現兩頭高中間低態勢,農戶收入也不穩定。”針對這些情況,村里“藏茭白”和“吃茭白”應運而生。從2000年開始,該村成立的玉茭茭白專業合作社部分社員聯合租用冷庫開展庫藏茭白,巧打時間差賣好價,今年,該合作社就收購冷藏了100多噸春季茭白。此外,該村今年5月開張的龍嶼農家樂里開始了茭白宴的嘗試,吸引了許多顧客嘗鮮,“清蒸茭白、帶殼醃茭白……都是原汁原味無公害的本地茭白做原料,現在已成了這個農家樂的招牌特色菜,吃了還要帶走。”邱爭鳴說:“下一步我們還要推出更多原創茭白菜,讓更多的人嘗嘗農家茭白宴,進而認識龍嶼這個茭白專業村。”編輯本段歷史人物游洋鄉廣業里鞏溪黃祿遷居永福龍嶼,為永福縣(永泰縣)一都龍嶼村(1958年劃歸福清縣)人。黃定有子四人。長子黃自求,字熙叟。《永泰縣誌》載,黃自求於嘉泰(1201—1204年)間任潮州知府,重視教育事業。又有史書記載:“(黃自求)兩請監舉。淳熙十五年,奏補迪功郎,大理寺丞。嘉定間,知潮州,撥方宜等田於學以養士。潮守之賢者丁允亢、陳宏規為最,自求與之齊名。同父定陳賢守,祀潮州名宦。”黃自求有子三人:長子黃公強,為典薄;次子黃公椿,為司戶;三子黃公韋,為兵曹郎。次子黃自牧,字謙叟。淳熙辛丑補國學上舍郎。黃自牧有一子叫黃公顯,為漕舉。三子黃自道,為迪功郎。黃自道有子兩人:長子黃公望,為中書舍人;次子黃公紹,為六合尉。四子黃自立,為鄉舉秘書省校書郎。黃自立有子一人叫黃公恩,為承事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