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述
據相關資料顯示,國土面積2.94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20.5℃,年降水量2980毫米,適宜種植草果、茶葉等農作物。自然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48畝(其中:水田108畝,旱地4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無路燈。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16萬元,占總收入的45.32%;畜牧業收入6.53萬元,占總收入的29.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3頭,雞鴨等家禽400隻);漁業收入1.17萬元,占總收入的5.22%;林業收入2.18萬元,占總收入的9.72%;第二、三產業收入2.18萬元,占總收入的9.72%;工資性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89%。農民人均純收入566元,農民收入以草果、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萬元。社會事業
人口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5戶,鄉村人口230人,其中男性123人,女性106人。其中農業人口230人,勞動力62人。該村全為瑤族人。衛生
到2007年底,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18人;享受低保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龍央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平河中學。該國小在村內,距離中學30公里。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5人。村務發展
村務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5.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155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資金流向、政府公告等。組織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沒有黨小組,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 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3人。發展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業基礎設施脆弱。
2、農村社會產業投入不足,社會發育程度緩慢。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抓好產業建設,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2、推進農村各項社會產業發展,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