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學名:Enkianthus serrulatus (Wils.) Schneid.)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6-6米。小枝光滑,無毛。葉密集枝頂,厚紙質,長圓形或長卵形。傘形花序頂生。每花序上有花2-6朵,花下垂;花萼綠色,萼片5,三角形;花冠鐘形,白綠色。子房圓柱形,蒴果橢圓形,乾後黃褐色;種子瘦小,具2膜質翅。花期4月,果期5-7月。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以及雲南。生於海拔 800-1 800米的山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6-6米。小枝光滑,無毛;芽鱗12-15}枚,宿存。葉密集枝頂,厚紙質,長圓形或長卵形,長6-8(-11)厘米,寬(2.8-)3.2-3.5(-4)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漸尖,基部 寬楔形或鈍圓,邊緣具細鋸齒,不反卷,表面無毛,或中脈有微柔毛,背面中脈下部被白色柔毛,中脈、側脈及網脈在兩面明顯,在背面隆起;葉柄較纖細,長6-12(-20)毫米,無毛。傘形花序頂生。每花序上有花2-6朵,花下垂;花梗長1-1.5 (-2)厘米,結果時直立,變粗壯,長可達3厘米;花萼綠色,萼片5,三角形;花冠鐘形,白綠色,長約1厘米,口部5淺裂,裂片反卷;雄蕊10枚,花絲白色,長約5毫米,下部寬扁並具白色柔毛,花葯具2反折的芒;子房圓柱形,5室,每室有胚珠10-15枚,花柱長約5毫米,無毛。蒴果橢圓形,長約1厘米,直徑6-8毫米,乾後黃褐色,無毛,具棱,頂端有宿存花柱,5裂,每室有種子數粒;種子瘦小,長約2毫米,具2膜質翅。花期4月,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 800-1 800米的山坡。

分布範圍

齒緣吊鐘花 齒緣吊鐘花

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貴州、雲

南。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

主要價值

根:祛風除濕,活血。

杜鵑花科·綟木亞科植物

綟木亞科,杜鵑花科的一個亞科。通常為常綠灌木,植株大多無毛,稀有鱗片或腺毛;花通常5數;花萼與子房分離,花受精後花萼大小几無變化;花冠壇狀或鍾狀,花後脫落;花葯頂孔裂或縫裂,背部有芒或鈍形無芒;蒴果室背開裂,果瓣中部有隔膜;種子有翅或無翅。 約含16屬,主產美洲,大多數產暖溫帶,少數種類產歐洲和北西伯利亞,亞洲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南至東南亞巽他群島,1屬產非洲,限於馬達加斯加。中國有7屬:岩須屬、吊鐘花屬、木藜蘆屬、馬醉木屬、珍珠花屬、金葉子屬及地桂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