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上古夏王朝大禹之臣怡,屬於以封邑稱號為氏。
在史籍《三皇本紀》中記載:“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這在史籍《路史·後紀四》中也有記載:“黃帝封參盧於路,亦作‘露’。伊、列、舟、駘、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姜國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紹烈山,是為默台。”
大禹建立夏王朝後,賜封手下大臣怡至紹烈山(今湖北隨州),時稱默山。其子孫後裔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怡氏,亦有以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紹氏、烈氏、歷氏、默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漢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黑氏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默氏,源出黑氏。
漢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創立汗國,創立者是出身於黃姓突厥部的鳥質勒、娑葛父子。鳥質勒是歐洲人種,他們在接受唐朝冊封后,獨力擊敗東突厥,光復了碎葉。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難,突騎施汗國曾一度出現極大混亂。
突厥的另外兩個部,車鼻師部和處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種,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為赤、黑兩氏,赤氏(赤發藍瞳)為正統嫡傳,黑氏(黑髮黑瞳)則多被認為是前漢朝大將李陵的後裔。
到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出身於黑氏突厥部的蘇祿自立可汗,唐朝政府加速了結好蘇祿可汗的各項政治步驟,包括招收以黑氏突厥部為核心的蘇祿汗國學子入唐學習,加強兩國商品交換與貿易等。
在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詔見了在唐學習的蘇祿汗國學子,予以嘉勉,並按其部族原稱謂,賜其為漢姓黑氏。該批學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賜姓為姓氏,稱黑氏,是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傳說,該支黑氏家族曾出一達官貴人,因剛直不阿而得罪當朝獲罪,被滅九族。有友人見憐,從中幫忙,兩個二幼子得以逃脫,遂改姓為默氏。其二子為保留血脈,一留北方,一留南方。北方即在今天河北省的新樂縣一帶,南方則在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一帶。
第三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東突厥汗國的可汗阿史那·默啜,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武則天握唐後,給周邊各部族的入掠以可乘之機。
東突厥汗國的阿史那·默啜則依靠其騎兵集團的優勢,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特長,在唐延載元年~唐開元四年(公元694~716年)間,不斷出掠獲勝,對唐廷造成較大的威脅。
武則天曾聯合阿史那·默啜擊敗契丹,後在阿史那·默啜的大規模進攻下,又忍辱答應其苛求。
待唐中宗復位後,採取戰略切割的方法,在內蒙古黃河彎曲段以北構築三城,控制了東突厥的集結地域,有效地遏止了阿史那·默啜的進攻。
到唐玄宗時期,唐王朝權衡周邊形勢,為確保對西方吐蕃發動攻勢,對阿史那·默啜實行了加強防禦、侍機擊破的戰略,同時以外交手段相配合,逐漸削弱、孤立了阿史那·默啜的聯盟勢力,原先在武則天時期依附於東突厥汗國的西突厥各部落,先後脫離阿史那·默啜的控制復附唐朝。唐玄宗的分化瓦解政策,加速了東突厥汗國的沒落。
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農曆6月,正當唐軍一切準備妥當,準備大舉進攻之東突厥汗國的時候,阿史那·默啜卻回軍率兵攻打位於新疆北部的鐵勒部落拔曳固氏族,並將準備歸附唐王朝的拔曳固氏族部落擊潰。不料,卻因阿史那·默啜恃勝輕歸,不加防備,反而被拔曳固氏族的潰卒頡質略一舉襲殺。
東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逝世後,東突厥汗國迅速衰落,其各部被唐王朝分化瓦解,大多被北庭都護湯嘉惠、左散騎常侍解琬等收編,首要皆遷於內地,後逐漸融入漢族之中。
阿史那·默啜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默啜”之名諧音漢化為姓氏者,稱默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齊默特氏,源於元朝時期乞顏部其木德氏族,世居蒙古阿蘇特遊牧地喀爾沁、阿蘇忒地區,即今內蒙古中部地區。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Cimot Hala。後多冠漢姓為蘇氏、默氏、齊氏、陳氏等。
②蒙古族土默特氏,世居中衛地區,即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Tumot Hala,後多冠漢姓為默氏、趙氏等。
③蒙古族步勒默齊特氏,亦稱布爾哈齊特氏,世居察哈爾地區,即今河北省的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Burhacit Hala。後多冠漢姓為步氏、齊氏、默氏、莫氏。
④蒙古族來默氏,世居察哈爾,即今河北省的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Laimo Hala。後多冠漢姓為趙氏、默氏、來氏等。
⑤蒙古族蘇默爾氏,亦稱舒穆爾氏、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黃山,即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Sumir Hala。后冠漢姓為蘇氏、默氏、莫氏、徐氏、舒氏等。
⑥蒙古族濟勒默氏,全稱為烏梁海濟勒默氏,世居遼河、阿爾泰山、唐努山、黑龍江、西伯利亞等地。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ghaigilmo Hala。所冠漢姓為吳氏、梁氏、海氏、默氏等。
⑦蒙古族伊圖默氏,亦稱伊圖瑪氏,世居科爾沁地區,即今吉林省科爾沁草原。後滿族有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Itumo Hala,所冠漢姓為伊氏、默氏等。
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伊圖默氏,亦稱伊特木氏、宜特墨氏,滿語為Item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哈達(今遼寧開原)等地區,所冠漢姓為伊氏、默氏、墨氏。
二.默氏分布:
今河北省的新樂縣范家莊,山西省的晉中,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等地,均有默氏族人分布。
三.家乘譜牒:
默氏族譜,著者待考,明朝末年首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晉中市圖書館。
四.歷史名人:
默 父:(公元1961~今),陝西長武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199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現任湛江師範學院歷史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湛江市委會宣工委副主任。
相關詞條
-
何以笙蕭默[電視劇]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改編自顧漫同名小說,由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劉俊傑執導,顧漫、墨寶非寶編劇,鍾漢良、唐嫣領銜主演。講述何以琛和趙默笙一段年少...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何以笙簫默[當代都市題材電視劇]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改編自顧漫原著同名人氣小說,由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劉俊傑執導,顧漫、墨寶非寶編劇,鍾漢良、唐嫣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何以琛和趙...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何以笙簫默[2015年鍾漢良、唐嫣主演電視劇]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改編自顧漫同名小說,由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劉俊傑執導,顧漫、墨寶非寶聯合編劇,鍾漢良、唐嫣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何以琛和趙默笙...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竇姓
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姓出自姒姓,相傳夏後氏帝相失國後,他的妃子(原為有仍氏人),逃出自竇,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為竇氏。在《...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字輩特徵 竇氏名望 -
檀姓
檀(Tán)姓,源出有三,一是以祖名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司寇蘇忿生、大臣檀伯達受封於河內。檀伯達之後代子孫,有的以祖名檀為姓,稱為檀氏,世世仕周,家於...
一、姓氏源流 二、遷徙分布 三、歷史名人 四、郡望堂號 -
申姓
申姓,得姓歷史悠久。申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個老資格的名門著姓。春秋戰國時期即名人薈萃,為他姓難以比擬。歷史上,申姓人濟濟多才。如列入《中國歷代人名大辭...
姓氏源流 申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現當代名人 -
訾姓
訾(zī)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先出現的訾姓,是從訾陬氏簡化而來的。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國,它的國民大多是稱為訾陬氏。而訾陬氏後來簡稱...
簡介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郡望堂號 -
殳姓
殳姓,中國百家姓氏之一。殳,是指古代一種用竹製成的武器,有點象長纓槍即可征仗,又可祭神,也用於捕獵。古時設有殳仗隊(相當現在的儀仗隊),專門在慶典儀式上...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郡望堂號 通用對聯 -
欒姓
欒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欒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個後代叫賓,是晉國的公子,晉靖候的孫子,他被分封在欒(今河北元氏...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得姓始祖 歷史名人 欒新春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