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思石硯的由來
思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其輝煌燦爛的歷史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的夏商時代。《思州府志》序言稱“思州之名最古,宋元以前,俱隸楚南……”。思州石硯以貴州省岑鞏縣古稱思州而得名,清康熙《思州府志》記載“該硯呈黛青色,內含金星,故稱“金星石硯”,而產地思州為“五溪蠻”地,所以又稱之為“蠻溪硯”,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歷史。因岩表質固,金光內發,哈氣磨墨,惜墨惜筆,磨出的墨隔夜不生怪味,能使字畫增妍,立體浮雕,造型多樣,工藝精湛之特點,被譽為文房佳品,曾被定為朝廷御硯,馳名名外。民國《岑鞏縣誌》云:“吾岑昔為思州府地。始名於唐,開府於明,歷史之久駕乎貴州。在元代置安撫司,領府、州、縣及長官司六十八個(處),廣土眾民,曾光耀史冊。”思州石硯古稱蠻溪硯,亦稱“金星石硯”、“黑端”。清代《瑞溪硯史匯參、雜產充端》載:歐陽永叔硯譜雲“湖廣辰沅州(實為思州)出一種黑石,色深黑,質粗糙,或有小眼,端人販歸,刻作端樣稱“黑端”。真正的思州石硯彌足珍貴。思州硯材源於岑鞏縣八景之一的“星石潭中”。此潭距岑鞏縣城七里之遙。從“星石潭”中取硯材,異常艱難,取硯材者,既要有水底蛟龍之術,又要有鬼斧神工之技。思州硯材源於思州八景之一的“星石潭”,此潭距岑鞏新縣城七里之遙,“星石潭”邊的白岩石壁刀削斧砍,橫截龍江河水,形成一個碧水相繞的深潭,這裡山光水色,阡陌縱橫,農舍、茂林、修竹比比皆是,構成一幅奇特的人間仙景,就在這迷人的深潭裡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金星石材在水涌渦旋的潭中,有的似滿月,有的如海貝,有的若瑪瑙…。從潭中取石,既要有水底蛟龍之術,又要俱備鬼斧神工之技,不是蛟龍者沒入潭裡,必被暗流渦水捲去見龍王,反送了卿卿性命,無鬼斧神功之技者,刀斧所下,必毀石為泥,金子變成鐵,不值一文。
黔思石硯的特點
思州石硯尤其是圖案中的動物眼睛,植物花蕊,珍寶奇珠以及日月星辰等都是用天然金星石製成。成品通體漆亮,光可鑑人,金星閃爍其間,如哈氣硯塘,則其雲滋露液久久不收,令人愛不釋手。思州石硯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視為珍奇,備受青睞。是我國“八大名硯”之一。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譽之為“珙璧”,清康熙皇帝作為御硯,是當地歷代官府進奉朝廷的珍貴貢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當年訪問我國時,曾向周總理索取思硯。
思州石硯,歷史悠久。據清康熙《思州府志.藝文卷》記載,唐天寶年間暢銷於市,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經營歷史。思州石硯,非用思州星石潭金星石雕琢不可,這種石料石質優良,呈黛色,內含金星,硯面金光閃爍,具有水石殊質,渾金璞玉,雲滋露液,惜墨惜筆之特點。由於材料特殊,從而出現很多奇異功能,如貯墨不易乾涸,磨出的墨汁細膩均勻,寫出的字豐澤飽滿,畫出來的畫透亮生輝,增加立體感等。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對它愛之如寶,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就非常喜愛思州石硯,清餘慶知府蔣琛就有“吾問風味與龍尾,坡老獲之等珙璧”的詩句。思州石硯非常講究雕刻藝術,這也正與諸家名硯的不同之處,如與端硯、翕硯、魯硯相比較,這三者均以平雕為為主,而思州石硯則以立體浮雕為主,這些立體浮雕圖案結構複雜,有動物、植物、人物、山水等,古樸典雅,形象逼真,工藝精湛。其造型美觀多樣。從輪廓造型看,有:荷葉邊橢園形,單線邊長方形,雙線邊長方形、雙線邊長方形、單線邊扇形、單線邊自然形、無邊自然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