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蠅豹

黑灰蠅豹

雌蛛體長8~9毫米。背甲卵圓形,頭部稍隆起。雄蛛體長5~6毫米。體色較雌蛛深。此蛛常在稻田徘徊捕食害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8~9毫米。背甲卵圓形,頭部稍隆起。背甲黃褐色,中央及兩側黑褐色,密被黑色細毛,頭區的毛粗而多,
黑灰蠅豹黑灰蠅豹
胸部的毛黑自相間。眼區占頭胸部的1/3以上,前。眼列微後曲,稍寬於第3眼列,第2眼列位於第1、3眼列中間偏前。肢褐色,前齒堤其1板齒(形似兩齒基部癒合),後齒堤1齒。觸肢黃褐色,被許多自毛和少許黑毛。顎葉、下唇紅褐色。胸板黃褐色,邊緣暗褐色。步足黃褐色,有黑斑及黑褐色刺和毛。胸部卵圓形,前緣較平,有灰、黑色毛,基色為淺褐色,心臟斑及兩側散生的斑紋為黑褐色,密被灰、黑色細毛。腹面黃褐色,散生黑色斑點,兩側較多。紡器黃褐色,末端有灰色毛叢。外雌器外形為1鍾狀板,透過體壁可見1對受精囊及其管道位於鐘形板之兩側。
雄蛛體長5~6毫米。體色較雌蛛深。頭胸部背面有1對深紅褐色縱帶。腹背黑褐色,心臟斑光而無毛,兩側有弧形條紋。觸肢器脛節突2個,背面1個較長,其長度為寬的3倍,末端向外彎曲;側面1突起短而粗,末端尖鈍而厚,基部扁寬,血囊近似方形,基部較平,中間1陷溝,形似花葯狀。

生物學特性

此蛛常在稻田徘徊捕食害蟲。

地理分布

四川甘肅北京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湖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