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朱自清現代詩]

黑暗[朱自清現代詩]

作者是朱自清,從字面上講,對於黑暗的描寫可謂不易。可是在朱自清先生細緻的筆觸下,黑暗,這一無形無狀無味無言的抽象詞,則成了一首充滿粘性充滿張力足以讓人品位的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黑暗

體裁:現代詩

作品原文

黑暗

這是一個黑漆漆的晚上,

我孤零零地在廣場底角上坐著。

遠遠屋子裡射出些燈光,

仿佛閃電的花紋,散著在黑絨氈上——

這些便是所有的光了。

他們有意無意地,

盡著微弱的力量跳蕩;

看哪,一閃一鑠地,

這些是黑暗的眼波喲!

顫動的他們里,

憧憧地幾個人影轉著;

周圍的柏樹默默無言的響著。……

一片——世界底聲;市聲,人聲;

從遠遠近近所在吹來的,

洶湧著,融和著。

這些是黑暗底心瀾喲!

廣場的確大了,

大到不能再大了:

黑暗底翼張開,

誰能想像他們的界限呢?——

他們又慈愛,又溫暖,

什麼都願意讓他們覆著;

所有的自己全被忘卻了。

一切都黑暗,

“咱們一夥兒!”

1921年11月7日 杭州

作品賞析

黑暗無邊無際,要描述它似乎無從下手。作者首先選擇了一個聚焦點——“我”,寫出了“我”對於黑暗的感受。首句“這是一個黑漆漆的晚上”,給人以無聲無光的窒息感。恰如一塊四周密封的黑幕布,只有揭開一角才能引出頭緒,於是“我”出現了。“我”孤零零地在廣場的角上坐著,漠然的黑夜裡的“我”與廣場的角上的“我”疊成了一個獨立的視角——由此觀察黑暗。讀者順著“我”的視線,先看到的是黑絨氈般的黑暗無情地吞噬著閃電般的燈光和憧憧地轉動著的人影,跟著“我”的聽覺,是由靜到動的世界之聲由遠而近迎面而來,隨著“我”的感覺是洶湧和膨脹著的黑暗迅速地覆蓋一切淹沒一切,於是整個黑暗就成了一塊無法擺脫的黑幕。顯然,詩人對整首詩的結構安排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先確立一個視點,再由光色到音響,由遠而近,由視覺、聽覺到整體感覺,形成一種可感可觸的完整的黑暗感受。我們不能不佩服詩人精緻的構思。

強烈的反差效應是《黑暗》這首詩的美感特徵。“黑漆漆的晚上”本已給人一種陰森恐怖感,而偏偏在這樣的黑夜裡,“我”一人“孤零零地在廣場低角上坐著”,寬闊的廣場與角落裡孤零零的“我”、廣袤無邊的黑夜與形單影隻的“我”,都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反差。在反差中尋找視角的同時,詩人又注重整個黑暗的反差效應。黑白兩極,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詩人企圖以光來寫黑暗。要描述某物,並不直接把筆端對準它,而從側面加以反襯則更具效果,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正如形容羅敷的美,樂府詩《陌上桑》並不直接寫其美,而只用“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襯托少婦羅敷之美。朱自清顯然深諳這一手法,荷塘月色中那條小煤屑路上婆娑氤氳的樹影之寧靜、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上那半明半暗的喧鬧與幽靜都早已膾炙人口。這首詩,同樣也運用了如上手法。黑暗必用光來襯托。於是那些遠遠的從屋裡射出的如閃電花紋般的光則使黑絨氈般的黑暗更具魔力。這黑暗是如此的稠、如此的粘以至於光線的閃動僅僅成了它的眼波而變的那么微弱和乏力。黑暗給人的感受是沉重、凝滯,而在這樣的氛圍中,卻有憧憧地幾個人影轉著,市聲、人聲、整個世界的聲,從遠遠近近之處騷動著、洶湧著、融和著,交織于越來越濃厚越來越無法掙脫的黑絨氈中,它使黑暗更顯得滯濁混沌。噪動的聲音與周圍柏樹的默默無言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而更顯其黑暗的內在韻律,而且也更孕育了黑暗的茫茫無邊。黑暗翅翼的擴展和張開,覆蓋了整個世界,於是整個黑暗則更壓抑更沉悶更令人無法逃避。

可想而知,作於1921年11月的這首詩是詩人當時煩燥、鬱悶心情的寫照。社會的黑暗、環境的壓抑,簡直令人難以喘息。詩人是多么希望找到一個透風爽氣的幽僻之處盡情地舒一口氣,然而整個社會都如一張黑網,一片無邊無際的黑絨氈籠罩在人們的頭上,詩人孤苦無靠地在一角注視著黑暗的喧囂奔涌,注視著慘澹的人生和陰冷的現實,在無可奈何的苦笑之中,依然透露出“國家之念”和憂民之情,他不甘於難堪的沉默,他是多么希望揭開這塊濃密而細膩的黑絨氈啊!在“黑暗中”,孤零零的“我”對黑漆漆的夜晚的感受是“我”的心理灰暗的折射:閃爍的燈光與黑絨氈般的黑暗,涌動著的“黑暗底心瀾”與默默無言的柏樹,“慈愛”、“溫暖”的企盼與冷漠無情的黑暗現實,都構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使讀者對黑暗更具感性的體悟,甚至產生一種對既粘又稠、令人煩悶壓抑卻又無處不在的黑暗的厭惡感和抗爭意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