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以其高超的藝術筆觸為讀者勾勒出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形象。《黑旋風沂嶺殺四虎》選自於《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身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概述

李逵李逵

李逵上得梁山,想到母親在家鄉受苦,就向宋江請了假,下山去搬母親上梁山。又碰到官府通緝他只好背上母親趕路,。母親口喝,李逵把她安頓在山嶺上,自己盤過兩三處山腳,到一座廟裡拿石頭香爐到山下溪里弄了一點水。回來卻發現母親不見了,只找到草地上一團血跡。等到尋到一個大洞口,只見兩個小虎兒,在那裡舐著一條人腿,李逵才意識到自己的母親被老虎吃了第一隻是在進攻中被搠死的,第二隻在逃走中被搠死的。不同。那第三隻,又不一樣:李逵卻鑽入那大蟲洞中,伏在裡面,等到那母大蟲張牙舞爪望窩裡來,把後半截身軀坐到洞時去。李逵“放下朴刀,跨邊掣出腰刀”:把刀朝母大蟲尾底下,盡平生力氣捨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蟲糞門。李逵使得力重,那刀把也直送入肚裡去了。李逵卻拿了朴刀,就洞裡趕將出來。那老虎負疼直搶下山石岩下去了。

原文

李逵李逵

比及趕到董店東時日已平西。逕奔到家中,推開門,入進裡面,只聽得娘在床上問道:“是誰入來?”李逵看時,見娘雙眼都盲了,坐在床上念佛。李逵道:“娘,鐵牛來家了!”娘道:“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正在那裡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長工,止博得些飯食,養娘全不濟事!我時常思量你,眼淚流乾,因此瞎了雙目。你一向正是如何?”李逵尋思道:“我若說在梁山泊落草,娘定不肯去;我只假說便了。”李逵應道:“鐵牛如今做了官,上路特來取娘。”娘道:“恁地好也!只是你怎生和我去得?”李逵道:“鐵牛背娘到前路,覓一輛車兒載去。”娘道:“你等大哥來,商議。”李逵道:“等做甚么,我自和你去便了。”

恰待要行,只見李達提一罐子飯來。入得門,李逵見了便拜道:“哥哥,多年不見!”李達罵道:“你這廝歸來做甚?又來負累人!”娘便道:“鐵牛如今做了官,特地家來取我。”李達道:“娘呀!休信他放屁!當初他打殺了人,教我披枷帶鎖,受了萬千的苦。如今又聽得他和梁山泊賊人通同,劫了法場,鬧了江州,現在梁山泊做了強盜。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來,著落原籍追捕正身,要捉我到官比捕;又得財主替我官司分理,說:‘他兄弟已自十來年不知去向,亦不曾回家,莫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鄉貫?’又替我上下使錢。因此不官司仗限追要。見今出榜賞三千貫捉他!-----你這廝不死,卻走家來胡說亂道!”李逵道:“哥哥不要焦躁,一發和你同上山去快活,多少是好,”李達大怒,本待要打李逵,又敵他不過;把飯罐撇在地下,一直去了。李逵道:“他這一去,必報人來捉我,是脫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罷。我大哥從來不曾見這大銀,我且留下一錠五十兩的大銀子放床上。大哥歸來見了,必然不趕來。”李逵便解下腰包,取一錠大銀放在床上,叫道:“娘,我自背你去休。”娘道:“你背我那裡去?”李逵道:“你休問我,只顧去快便了。我自背你去,不妨。”李逵當下背了娘,提了朴刀,出門望小路里便走。說李達奔來財主家報了,領著十來個莊客,飛也似趕到家裡,看時,不見了老娘,只見床上留下一錠大銀子。李達見了這錠大銀,心中忖道:“鐵牛留下銀子,背娘去那裡藏了?必是梁山泊有人和他來,我若趕去,倒他壞了性命。想他背娘必去山寨里快活。”

眾人不見了李逵,都沒做理會處。李達對眾莊客說道:“這條牛背娘去,不知往那條路去了。這裡小路甚雜,怎地去趕他?”眾莊客見李達沒理會處俄延了半,也各自回去了,不在話下。這裡只說李逵怕李達領人趕來,背著娘,只奔亂山深處僻靜小路而走。看看天色晚了,李逵背到嶺下。娘雙眼不明,不知早晚,李逵自認得這條嶺喚做沂嶺,過那邊去,方有人家。娘兒兩個趁著星明月朗,一步步捱上嶺來。 娘在背上說道:“我兒,那裡討口水來我也好。”李逵道:“老娘,且待過嶺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飯罷。”娘道:“我日中了些乾飯,口渴得當不得!”李逵道:“我喉嚨里也煙發火出;你且等我背你到嶺上,尋水與你。”娘道:“我兒,端的渴殺我也!救我一救!”李逵道:“我也睏倦得要不得!”李逵看看捱得到嶺上松樹邊一塊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側邊,分付娘道:“耐心坐一坐,我去尋水來你。”李逵聽得溪澗里水響,聞聲尋路去,盤過了兩三處山腳,來到溪邊,捧起水來自了幾口,尋思道:“怎生能彀得這水去把與娘?”立起身來,東觀西望,遠遠地山頂見一座廟。李逵道:“好了!”攀藤攬葛,上到庵前,推開門看時,是個泗洲大聖祠堂;面前只有個石香爐。李逵用手去掇,原來是和座子鑿成的。李逵拔了一回,那裡拔得動;一時性起來,連那座子掇出前面石階上一磕,把那香爐磕將下來,拿了再到溪邊,將這香爐水裡浸了,拔起亂草,洗得乾淨,挽了半香爐水,雙了擎來,再尋舊路,夾七夾八走上嶺來;到得松樹邊石頭上,不見了娘,只見朴刀插在那裡。李逵叫娘水,杳無蹤跡。叫了一聲不應,李逵心慌,丟了香爐,定住眼,四下里看時,並不見娘;走不到三十餘走,只見草地上團團血跡。李逵見了,一身肉發抖;趁著那血跡尋將去,尋到一處大洞口,只見兩個小虎兒在那裡一條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從梁山泊歸來,特為老娘來取他。千辛萬苦,背到這裡,倒把來與你了!那鳥大蟲拖著這條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誰的?”心頭火起便不抖,赤黃須早豎起來,將手中朴刀挺起,來搠那兩個小虎。這小大蟲被搠得慌,也張牙舞爪,鑽向前來;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個,那一個望洞裡便鑽了入去。李逵趕到洞裡,也搠死了。李逵卻鑽入那大蟲洞內,伏在裡面,張外面時,只見那母大蟲張牙舞爪望窩裡來。李逵道:“正是你這孽畜了我娘!”放下朴刀,跨邊掣出腰刀。那母大蟲到洞口,先把尾去窩裡一剪,便把後半截身軀坐將入去。李逵在窩裡看得仔細,把刀朝母大蟲尾底下,盡平生氣力,捨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蟲糞門。

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裡去了。那母大蟲吼了一聲,就洞口,帶著刀,跳過澗邊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裡趕將出來。那老虎負疼,直搶下山石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趕,只見就樹邊捲起一陣狂風,吹得敗葉樹木如雨一般打將下來。自古道:“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那一陣風起處,星月光輝之下,大吼了一聲,忽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虎來。那大蟲望李逵勢猛一撲。那李逵不慌不忙,趁著那大蟲勢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蟲頷下。那大蟲不曾再掀再剪:一者護那疼痛,二者傷著他那氣。那大蟲退不彀五七,只聽得響一聲,如倒半壁山,登時間死在下。那李逵一時間殺了母子四虎,還又到虎窩邊,將著刀復看了一遍,只恐還有大蟲,已無有蹤跡。李逵也睏乏了,走向泗州大聖廟裡,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來收拾親娘的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里了;直到泗州大聖廟後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場,
肚裡又又渴,不免收拾包里,拿了朴刀,尋路慢慢的走過嶺來。只見五七個獵戶都在那裡收窩弓弩箭。見了李逵一身血污,行將下嶺來,眾獵戶了一驚,問道:“你這客人莫非是山神土地?如何敢獨自過嶺來?”李逵見問,自肚裡尋思道:“如今沂水縣出榜賞三千貫錢捉我,我如何敢說實話?只謊說罷。”答道:“我是客人。

昨夜和娘過嶺來,因我娘要水,我去嶺下取水,被那大蟲把我娘拖去了。我直尋到虎窩裡,先殺了兩個小虎,後殺了兩個大虎。泗州大聖廟裡睡到天明,方下來。”眾獵戶齊叫道:“不信你一個人如何殺得四個虎?便是李存孝和子路,也只打得一個。這兩個小虎且不打緊,那兩大虎非同小可!我們為這個畜生不知都了幾頓棍棒。

這條沂嶺,自從有了這窩虎在上面,整三五個月沒人敢行。我們不信!敢是你哄我?”李逵道:“我又不是此間人,沒來由哄你做甚么?你們不信,我和你上嶺去尋著與你,就帶些人去扛了下來。”眾獵戶道:“若端的有時,我們自重重的謝你。是好也!”眾獵戶打起忽哨來,一霎時,聚三五十人,都拿了撓釣棒,跟著李逵,再上嶺來。此時天大明朗,都到那山頂上。遠遠望見窩邊果然殺死兩個小虎:一個在窩內,一個在外面;一隻母大蟲死在山邊,一隻雄虎死在泗州大聖廟前。眾獵戶見了殺死四個大蟲,盡皆歡喜,便把索子抓縛起來。眾人扛抬下嶺,就邀李逵同去請賞;一面先使人報知里正上戶,都來迎接看,抬到一個大戶人家,喚做曹太公莊上。那人曾充縣史,家中暴有幾貫浮財,專在一鄉放刁把纜;初世為人便要結幾個不三不四的人恐唬鄰里;極要談忠說孝,只是口是心非。當時曹太公親自接來,相見了,
邀請李逵到草堂上坐定,動問殺死虎的緣由。李逵卻把夜來同娘到嶺上要水,...... 因此殺死大蟲的話說了一遍。眾人都呆了。曹太公動問:“壯士高姓名諱?”李逵答道:“我姓張,無名,只喚做張大膽。”曹太公道:“真乃是大膽壯士!不恁地膽大,如何殺得四個大蟲”!一壁廂叫安排酒食管待,不在話下。且說當村里知沂嶺殺了四個大蟲,抬到曹太公家,講動了村坊道店,哄得前村後村,山僻人家,大男幼女,成群拽隊,都來看虎,入見曹太公相待著打虎的壯士在廳上酒。數中有李鬼的老婆,逃在前村爹娘家裡,隨著眾人也來看虎,認得李逵的模樣,慌忙來家對爹娘說道:“這個殺虎的黑大漢,便是殺我老公,燒了我屋的。他叫做梁山泊黑旋風。”爹娘聽得,連忙來報知里正。里正聽了道“他既是黑旋風時,正是嶺後百丈村打死了人的李逵。逃走在江州,又做出事來,行移到本縣原籍追捉。如今官司出三千貫賞錢拿他。他走在這裡!”暗地使人去請得曹太公到來商議。曹太公推道更衣,急急的到里正家裡。里正說:“這個殺虎的壯士正是嶺後百丈村裡的黑旋風李逵,見今官司著落拿他。”曹太公道:“你們要打聽得仔細。倘不是時,倒惹得不好。若真箇是時,卻不妨,要拿他時也容易。只怕不是他時難。”里正道:“見有李鬼的老婆認得他。曾來李鬼家做飯,殺了李鬼。”曹太公道:“既是如此,我們且只顧置酒請他,問他今番殺了大蟲,還是要去縣裡請功,還是要村里討賞。若還他不肯去縣裡請功時,便是黑旋風了,著人輪換把盞,灌得醉了,縛在這裡,去報知本縣,差都頭來取去,萬無一失。”眾人道:“說得是。”里正與眾人商議定了。曹太公回家來款住李逵,一面且置酒來相待,便道:“適間拋撇,請勿見怪。且請壯士解下腰間腰刀,放過朴刀,寬鬆坐一坐。”李逵道:“好,好。我的腰刀已搠在雌虎肚裡了,只有刀鞘在這裡。若開剝時,可討來還我。”曹太公道:“壯士放心。我這裡有的是好刀,相送一把與壯士懸帶。”李逵解了腰間刀鞘並纏袋包里,都遞與莊客收貯;便把朴刀倚過一邊。曹太公叫取大盤肉,大酒來。眾多大戶
並里正獵戶人等,輪番把盞,大碗大盅只顧勸李逵。曹太公又請問道:“不知壯士要將這虎解官請功,只是在這裡討些發?”李逵道:“我是過往客人,忙些個。偶然殺了這窩猛虎,不須去縣課請功。只此有些發便罷;若無,我也去了。”曹太公道:“如何敢輕慢了壯士!少刻村中劍取盤纏相送。我這裡自解虎到縣裡去。”李逵道:“布衫先借一領與我換了蓋。”曹太公道:“有,有。”當時便取一領青布衲襖,就與李逵換了身上的血污衣裳。只見門前鼓響笛鳴,都將酒來與李逵把盞作慶,一杯冷,一杯熱。李逵不知是計,只顧開懷暢飲,全不記宋江分付的言語。不兩個時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立腳不住。眾人扶到後堂空屋下,放翻在一條板凳上;就取兩條繩子;連板凳綁住了;便叫里正帶人飛也似去縣裡報知,就引李鬼老婆去做原告,補了一張狀子。此時鬨動了沂水縣裡。知縣聽得,大驚,連忙升廳
問道:“黑旋風拿住在那裡?這是謀叛的人,不可走了!”原告人並獵戶答應道:“見縛在本鄉曹大戶家。為是無人禁得他,誠恐有失,路上走了,不敢解來。”知縣隨即叫喚本縣都頭李雲上廳來分付道:“沂嶺下曹大戶莊上拿住黑旋風李逵。你可多帶人去,密地解來。休要鬨動村坊,被他走了。”李都頭領了台旨,下廳來,點起三十個老郎士兵,各帶了器械,便奔沂嶺村中來。這沂水縣是個小去處,如何掩飾得過。此時街市講動了,說道:“拿著了鬧江州的黑旋風,如今差李都頭去拿來。”朱貴在東莊門外朱富家,聽得了這個訊息,慌忙來後面對兄弟朱富說道:“這黑又做出事來了!如何解救?宋公明特為他誠恐有失,差我來打聽訊息。如今他拿了,我若不救得他時,怎的回寨去見哥哥?似此似此怎生是好!”朱富道:“大哥,且不要慌。這李都頭一身好本事,有三五十人近他不得。我和你只兩個同心合意,如何敢近傍他?只可智取,不可力敵。李雲日常時最是愛我,常常教我使些器械。我卻有個道理對他,只是在這裡安不得身了。今晚煮三二十斤肉,將十數瓶酒,把肉大塊切了,將些蒙汗藥拌在裡面,我兩個五更帶數個火家,挑著去半路
里僻靜等候,他解來時,只做與他酒賀喜,將眾人都麻翻了,放李逵,如何?”朱貴道:“此計大妙。事不宜遲,可以整頓,乃早便去!”朱貴道:“只是李雲不會酒,便麻翻了,終久醒得快。還有件事。倘或日後得知,須在此安身不得。”朱貴道:“兄弟,你在這裡賣酒也不濟事。不如帶領老小,跟我上山,一發入了夥。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服,卻不快活?今夜便叫兩個火家,覓了輛車兒,先送妻子和細軟行李起身,約在十里牌等候,都去上山。我如今包里內帶得一包蒙汗藥在這裡;李雲不會酒時,肉里多糝些,逼著他多些,也麻倒了。救得李逵,同上山去,有何不可?”朱富道:“哥哥說得是。”便叫人去覓下一輛車兒,打拴了三五個包箱,在車兒上;家中物都棄了;叫渾家和兒女上了車子,分付兩個火家跟著車子,只顧先去。且說朱貴,朱富當夜煮熟了肉,切做大塊,將藥來拌了,連酒裝做兩擔,帶
了二三十個空碗;又有苦幹菜蔬,也把藥來拌了;恐有不肉的,也教他著手。兩擔酒肉,兩個火家各挑一擔;弟兄兩個自提了些果盒之類四更前後,直接將來僻靜山路口坐等。到天明,遠遠地只聽得敲著鑼響,朱貴接到路口。且說那三十來個士兵自村里吃了半夜酒;四更前後,把李逵背剪綁了解將來。後面李都頭坐在馬上。看看來到前面,朱富便向前攔住,叫道:“師父且喜,小弟將來接力。”桶內舀一酒來,斟一大鍾,上勸李雲。朱貴托著肉來,火家捧過果盒。李雲見了,慌忙下馬,跳向前來,說道:“賢弟,何勞如此遠接!”朱富道:“聊表徒弟孝順之心。”李雲接過酒來,到口不吃。朱富跪下道:“小弟已知師不飲酒,今日這個喜酒也飲半盞兒,”李雲推卻不過,略呷了兩口。朱富便道:“師父不飲酒須請些肉。”李雲道:“夜間已飽,吃不得了。”朱富道:“師父行了許多路,肚裡也了。雖不中,胡亂請些,以免小弟之羞。”揀兩塊好的遞將過來。李雲見他如此,只得勉意了兩塊。朱富把酒來勸上戶里正並獵戶人等,都勸了三鍾。朱貴便叫士兵莊客眾人都來酒。

原文出處

李逵李逵

本文出自《水滸傳》第四十三回(七十回)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霸的強盜。又名《忠義水滸傳》 ,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一說施耐庵作、羅貫中編次。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加工定型。全書敘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國古代優秀長篇小說之一。中國明代長篇小說。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關於它的作者,明人記載不一。郎瑛《七修類稿》中說:“ 《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李贄《忠義水滸傳敘》中提到作者時,說是“施、羅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和王圻《稗史彙編》都記羅貫中作。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施某所編”,“世傳施號耐庵”。綜上所說,明人大致有三種說法:施耐庵作、羅貫中作和施、羅合作。現在學術界大都認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吳梅《顧曲麈談》記施耐庵即元末劇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和《興化縣續志》所載的《施耐庵墓誌》和《施耐庵傳》等。但這些材料相互矛盾處不少,且有明顯不可信處,因此對於這些材料的真偽問題,學術界意見頗不一致,多數研究者持懷疑態度,尚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簡介

施耐庵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
生平: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蒐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代,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也有人認為是同弟子羅貫中合著或者有羅貫中續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