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喉紅臀鵯額至頭頂黑色而富有金屬光澤,頭頂具短的黑色羽冠。後頸至背、肩暗褐色至黑暗褐色、具寬的灰色羽緣,在上體形成的鱗片狀,腰暗褐或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或近白色,尾黑色具白色端斑。翅上覆羽與背同色,飛羽暗褐色,除外側飛羽外,大都具灰色羽緣。眼先、眼周、嘴基、頦、喉黑色,胸暗褐至栗褐色、具灰白色羽緣,腹白色,尾下覆羽血紅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5-54g,♀34-50g;體長♂192-236mm,♀195-228mm;嘴峰♂15-21mm,♀17-20mm;翅♂97-105mm,♀91-100mm;尾♂92-107mm,♀90-102mm;跗蹠♂23-26mm,♀22-26mm。(註:♂雄性;♀雌性)
紅耳鵯和黑喉紅臀鵯外形非常相似,但紅耳鵯體型稍小,耳區有紅、白二色斑,頦、喉白色;黑喉紅臀鵯僅頦和上喉黑色,其餘下體白色或淡灰色,耳羽白色,野外明顯可與之區別。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偶爾也上到1000-1500米的低山地區,常在灌叢、竹林、和常綠闊葉林林緣地帶活動,也出沒於村莊和農田地區的灌叢、水渠和道具邊樹上,有時甚至進入城鎮公園、城郊公園和菜園等人類居住環境。
生活習性
留鳥,不遷徙。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或覓食的時候也集成鬆散的大群。晚上亦成群棲息在一起。
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雜食性,夏季以昆蟲為主,其他季節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冬季除吃植物果實與種子外,也吃部分嫩芽、嫩葉。覓食主要在灌木上或草地上,有時也在空中飛行捕食昆蟲。
叫聲:歡快的叫聲有時似be-care-ful,重音在尾音上。示警時發出響而尖的peep聲。苦楚的嘰喳叫聲peep-a-peep-a-lo。也有甜美的低音小調。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越南。
引進:巴林、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科威特、新喀里多尼亞、阿曼、卡達、薩摩亞、湯加、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灌叢、竹林和小樹上,距地高多在3米以下。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草根、草葉等構成,外面還常網有一些蛛網。每窩產卵2-4枚。卵淡粉紅白色、被有暗紅色和淡紫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0-24mm×15-17mm。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黑喉紅臀鵯東喜瑪拉雅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bengalensis | Blyth, 1845 |
2 | 黑喉紅臀鵯指名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cafer | Linnaeus, 1766 |
3 | 黑喉紅臀鵯斯里蘭卡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haemorrhousus | J. F. Gmelin, 1789 |
4 | 黑喉紅臀鵯巴基斯坦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humayuni | Deignan, 1951 |
5 | 黑喉紅臀鵯西喜瑪拉雅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intermedius | Blyth, 1846 |
6 | 黑喉紅臀鵯緬甸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melanchimus | Deignan, 1949 |
7 | 黑喉紅臀鵯滇西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stanfordi | Deignan, 1949 |
8 | 黑喉紅臀鵯印度亞種 | Pycnonotus cafer wetmorei | Deignan, 1960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