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

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

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創建於1978年,現有教職工239人,在籍全日制學生4819人,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石陽街1號。占地141畝,校舍面積7.5萬多平方米。目前開設有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學前教育、現代農藝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等11個專業,其中省、市級重點專業6個,並建有電子專業、旅遊專業的省級實訓基地。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4月被國家三部委確定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立項建設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 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

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創建於1978年,現有教職工239人,在籍學生4819人,占地141畝,校舍面積7.5萬多平方米。目前開設有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學前教育、現代農藝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等11個專業,其中省、市級重點專業6個,並建有電子專業、旅遊專業的省級實訓基地。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4月被國家三部委確定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坐落於黃陂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與風景優美的二龍潭公園毗鄰,鬧中居靜,交通便利,是學技求知的理想之地。學校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石陽街1號。乘車線路:在武漢市黃陂區前川城區乘坐公交11路或21路到學校。招生代碼486610。

學校緊貼市場開辦專業。目前開設有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數控技術、旅遊、現代農藝技術、學前教育、物流、電子商務、珠寶玉石加工與行銷、計算機套用、文秘等共 11 個專業。其中,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機械加工、學前教育和現代農藝技術是國家重點建設專業,旅遊為省級特色專業,數控技術為市級重點專業,珠寶玉石加工與行銷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校建有省、市級校內實訓基地 6 個,擁有價值總計 2850餘萬元的先進的實驗實訓設備。已建成覆蓋全校所有學習、辦公場所的校園數位化軟、硬體平台。教學資源庫及精品課網站、網路課程網站達 18 個,包括精品課程、網路課程 15 門。開創性地實現了專業設定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零距離“三對接”。擁有武漢市“黃鶴英才計畫”教育名師 1 人、市職教名師 2 人、市區兩級學科帶頭人 37 人、骨幹教師 61 人、“雙師型教師”130 人。近先後與武漢凡谷、格力集團、武漢天河機場、漢口北等 60 余家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訂單培養或委託培養協定。畢業生就業率年年超過 98%,企業滿意率超過 93%,已逐步成為武漢、黃陂企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還加入了省、市多家職教集團,並與武漢市多所高職院校積極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與眾多知名企業和高職院校集群攜手,拓寬了就業和升學渠道,同時也有效地推動了區域職業教育的共同發展。

發展

合作武漢臨空區 合作武漢臨空區

學校1995年被省教育廳批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1999年,為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區政府將原黃陂區職業高級中學(武漢市木蘭旅遊學校)、武漢市電大黃陂分校(黃陂區成人中專學校)、黃陂區教師進修學校合併,組建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2005年,有普通中專、職業中專、綜合高中、教師培訓及職後專、本科學歷教育及職業短期培訓等辦學層次,具有綜合性、多層次、多功能等特色。至2010年,學校有教職工153人,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學歷116人,省市骨幹教師13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11人,優秀青年教師16人,雙師型教師14人,

2009年,區政府擬投入1600萬元,重點建設黃陂職高,將武湖職高、黃陂區技校與黃陂職高整合, 成立黃陂區職業教育中心,形成以該校為中心、一校三區、一主兩輔的辦學格局。整合後,該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和水平將躋身省市先進行列。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08年認定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名單,其中湖北省11所中職學校榜上有名,分別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武漢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等校。

學校設施

學校現有微機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有一流的電子電工、家用電器、機械加工、數控、製冷制熱等實驗室,有專用琴房和畫室、有校園寬頻網和衛星地面接收系統,功能室及裝備一應俱全。學校開設有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機電一體化、旅遊服務與管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幼兒教育等專業,綜合高中,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專業為市級重點骨幹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為該校重點建設專業。校內有學生食堂和商品服務部,實行刷卡消費,在保證學生吃好、住好、學好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降低學生的消費水準,讓學生及學生家長滿意。

學校構建了“政府牽頭、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實施”的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互惠多贏的“四方聯動”合作機制。2013年10月,在區委、區政府的統籌指導下,成立了由區政府領導、區政府各部門、教育局、校領導及學校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校企合作實施方案》《校企合作管理辦法》《“雙師型”教師培養計畫》《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章程》等校企合作基礎檔案;聘請了國家級職教專家李夢卿,省級職教專家張光德,市農科院博士朱永生、陽永學,木蘭雲霧山旅遊公司總經理王啟新,武漢正通傳動公司總經理余小鎖等26名專家為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這些專業建設指導委員和教師共同制定課程標準、評價標準,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共建“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共同承擔項目研發,實現了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育人“五依託、五對接”的辦學目標:一依託武漢、黃陂多個工業園區,以人才培養為載體,實現專業設定與產業需求對接;二依託行業協會,以資源共享為基礎,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三依託合作企業,以校企聯盟為基礎,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四依託引進的行業、企業第三方評價機構,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五依託社區學院和社會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校企深度合作最佳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擴大了社會影響,彰顯了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

教育模式

人才培養

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專業與武漢同建電子公司合作,該公司投資2條生產線,在專業課程開設、教材開發、學生頂崗實習等方面上進行合作,實現了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形成“校中廠”人才培養模式;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與武漢中裕金屬製品公司合作,在公司共建實訓基地,由企業技術人員教學,指導實訓,形成“廠中校”人才培養模式;學前教育專業與區直機關幼稚園、蔡榨街幼稚園、木蘭鄉幼稚園等20多所區內幼稚園開展深度合作,通過見習、實習、頂崗實習,園校互動共育優質幼兒教師,形成“園校三習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現代農藝技術專業與武漢石橋源生態發展公司、武漢市農科院維爾福種苗公司合作,在農場設立實習站,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關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專業課程開發、頂崗實習等方面進行深層次合作,形成“場中站”人才培養模式。

2.訂單式人才培養

校企雙方共同商定訂單班的教學目標、教學計畫、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等,開設專題講座,植入企業文化;企業派技術人員講授專業課程,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學生進企業頂崗實習,由企業負責指導學生,教師協助管理,綜合考核合格學生被聘用為正式員工。學校與武漢正通傳動、武漢凡谷電子、蔡榨街道中心幼稚園、木蘭天池等20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協定。學校開辦了“凡谷電子班”、“格力電器班”、“木蘭景群定向班”、“周大福班”等冠名訂單班11個,合作企業接收頂崗實習達7340人/月。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專業設定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

合作共建

學校聘請專家、兼職教師共同構建能力本位課程體系,共建實訓基地,共建評價模式,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之路,不斷提高專業內涵建設質量。

1.行業企業專家指導專業建設

學校在聘請26名行業、企業專家指導學校專業建設的同時,還聘請了34名企業技術骨幹擔任學校兼職教師。學校與專家、企業技術骨幹和兼職教師共同商議,制定了5個以能力為核心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4門反映職業能力要求的課程標準、評價標準、教學計畫等,構建能力本位課程體系,創設教學環境和條件等,共同開發20門專業課程和16本“準企業化”的校本教材。其中1本校本教材獲省級特等獎,10本校本教材獲省級一等獎。

2.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一是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學校引進武漢松茂機械、武漢正通傳動、武漢同建電子等企業在校內建立了實訓基地。企業提供生產設備、原材料、生產圖紙,設定技術標準。學校提供生產場地和服務設施,教師參與生產工藝制定,學生參與生產加工。新建13個校內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新增9個校企一體的專業實訓基地。

二是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和武漢晨龍電子公司等深度合作企業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籤訂協定,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增至32個,簽訂合作協定的企業增至64家。

學校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內、外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參與企業真實環境的實訓,增加了專業技能實操實習時間,有效促進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實操能力。學生畢業後能更快地適應企業生產環境,能按企業的要求完成相關技能的實踐操作,深受企業歡迎。

3.校企合作共建評價模式

學校邀請合作企業共同構建了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學生評價機制,參與制訂考核標準,參與考核評價,用企業評價員工的標準評價學生,實現學生身份和員工身份對接;突出技能考核,逐步做到考核與評價堅持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鑑定相結合、校內考核與校外考核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校企共同評價為企業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準職業人”。

學前模式:與合作幼稚園共同制定了面試、教師考核、實習幼稚園考核的評價方式,合格者成為幼稚園員工。

正通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章程,按照企業員工標準培育和考核,合格者畢業後將成為公司員工。

周大福模式:專業核心課程由周大福派專家教學,由專家考核評價學生知識水平和實操能力,合格者到公司頂崗實習與就業。

4.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

學校參與了有企業組建的武漢市學前教育職教集團、武漢市電子信息技術職教集團、湖北信息技術職教集團;還積極開展了中高職銜接培養,與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簽訂“3+2”中高職銜接培養協定。以集群方式,學校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有、聯動發展。

合作共培

學校建立了校企共培教師的長效機制,著力抓好“師徒結對”、名師、雙師和兼職教師“四大”師資建設工程,搭建校企共培教師“六大”平台,全面提升教師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打造了一支綜合素質好、實踐技能強的教師隊伍。兩年來,培養專業帶頭人7名、骨幹教師24名、雙師型教師112名、兼職教師34名。

1.開展“師徒結對”。學校指定20名青年教師與來自企業技術骨幹的兼職教師結成師徒,發揮兼職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2.赴企業掛職鍛鍊。每年選派教師60餘人次赴合作企業,如武漢晨龍電子、武漢維爾福種苗等十餘家企業掛職鍛鍊、頂崗實習,與員工共同生產,與企業共同研發產品,通過企業協助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3.教學崗位練兵。學校推行教師學期績效考核制度,開展教師技能學期達標競賽,要求專業教師參加賽課活動,聘請企業專家進行評課,並推選優勝教師參加各級專業技能教學比賽。2014年,專業教師陳俊芳、劉娟娟在全國示範性職業院校視頻公開課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

4.技能大賽師生同練。學校每年舉辦一屆技能節,開展師生技能競賽活動;推選優秀師生參加省、市技能大賽。學校邀請企業專家、技術骨幹來校作技術評審,或聘請企業技術骨幹來校指導師生訓練,促進師生不斷提高參賽技能水平。2014年,學校焊接、中餐擺台、中式鋪床3專業技能同時成功衝進國賽;專業教師劉娟娟榮獲國家級電類課程說課大賽三等獎。

5.參與項目建設。學校與武漢唯康眾成科技、上海四野、東北師大理想軟體等公司合作,由公司指派技術人員指導教師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開發、精品課程、教材編寫、數位化校園等項目建設。近200名教師參與了示範校項目建設,提高了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

6.開展課題研究。學校成功申報市級重點課題《“企業化”管理視角下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實踐研究》,並把它作為示範校建設的一個項目;組織課題組成員與企業管理人員合作研討,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促進教師提升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合作共研

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數位化校園建設,完成學校“4大平台、7大系統”數位化建設;共同研發新產品,共同開發精品課程,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提高了學校管理的規範化、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1.打造數位化校園

學校與武漢唯康眾成科技公司合作,完成了學校網站、校園電視台、學校管理信息平台、學校“教育雲”4大平台以及教學、學生、人事、財務、資產等7大管理系統建設,建成融學校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網路辦公為一體的覆蓋全校所有專業的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師生可利用信息平台進行線上學習,實現多媒體教學“班班通”,教學資源“人人享”,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2.共同研發新產品

學校依託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專業的師資和設備,與武漢同建電子公司合作成功研發“新型手機充電器”。雙方技術人員共同參與產品研發、技術提升和產品生產銷售等。促進了學校一體化課程改革,提升專業教師做、學、教、研的能力。

3.合作研發精品課程

學校與東北師大理想軟體公司合作,在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全體專業教師參與完成包括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計算機套用基礎、導遊業務4門課程的教學資源及精品課網站開發,完成包括電子技能與訓練、電工技能與訓練、機械製圖與CAD、幼兒歌曲配套、幼兒實用美術、幼兒基礎舞蹈6門課程的教學資源、網路課程網站開發及課程視頻製作,完成包括蔬菜生產技術、花卉生產技術、果蔬病蟲害防治、果樹生產技術4門課程的教學資源及優質課網站開發;還完成非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全體教師參與課程開發,提高了使用信息技術水平。

借“盤龍城”、“漢口北”萬企雲集商機,學校實現了校企深度融通。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產教融合的不斷深化,學校的專業內涵、辦學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為本地區培養更加優質技能型人才,為武漢、黃陂的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支撐。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萬眾一心,克難攻堅,追求卓越,全面建成國家級中職示範校,為“復興大武漢”、“建設美麗幸福黃陂”發揮出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社會評價

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培養特色人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追求“學生務工有技術、致富有本領、升學有基礎”的辦學目標,實行“科學管理,有效教學”的育人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校與武漢、深圳、蘇州等10多家企業及人才交流機構簽定了長期用人協定,能保證每個合格畢業生找到理想的職業。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升學率在90%以上,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人民民眾肯定與好評。

學校先後被評為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普法依法治校單位,區文明單位,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素質達標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省市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