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區第一中學創建於1933年,坐落於雙鳳亭旁、桃花崗上,其前身是創辦於1933年的黃陂縣中,1952年遷入前川中學,1997年遷現址。學校規模宏大,現占地330餘畝。環境幽雅,設施先進,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2011年秋,兩校區共有教職工443人,學生5300人。專任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5人,市、區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區“十大名師”兩屆共7人,區“名師工作室”名師4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120人,高級教師13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達20%。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黃陂區第一中學黃陂區第一中學

黃陂區第一中學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將幾十年辦學積澱與現代先進的辦學理念深度融合,按照“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校、勤儉辦校”的辦學思想,“學校高檔次、教工高品位、學生高素質、管理高水平、教育高質量”的辦學目標,探索出“自主教育”的辦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人文教育”特色。學校弘楊“求進、崇真、揚善、尚美”的校風,秉承“科學嚴謹、敬業愛生、勤奮自勵、務實求真”的教風,培育“自主自立、尊師守紀、善學篤行、開拓創新”的學風,依法治校,從嚴治教,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學生文明禮儀示範基地、中央教科所“十五”規劃電影課題實驗基地學校、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武漢市校園文化十佳學校,等等。2003年,學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示範學校”稱號。

校園文化

(圖)學生表演扇子舞學生表演扇子舞

2007年12月28日晚,我校在校體育館隆重舉行2008年教職工元旦晚會。晚會由學校工會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及部分家屬參加,並邀請了區教育局及其他兄弟學校的相關領導和學校離退休的老教師光臨現場。盧瓊校長致開場辭,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闔家歡樂。教職員工們精心準備了三十多個節目,場上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也博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晚會還穿插了幸運抽獎等趣味遊戲活動。

捐資助學

(圖)校友肖亞亮先生校友肖亞亮先生

校友肖亞亮先生回校捐資助學暨勵志報告會在我校舉行。“有苦才會有磨礪,所以,大家要正確面對自己的處境。” 2008年10月31日我校在學術報告廳舉行“肖亞亮助學金”發放儀式,黃陂一中校友肖亞亮先生向31名貧困生現場捐贈5萬元,還向他們講述了自己艱難的創業歷程,現身說法來勉勵同學們刻苦奮進,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貧困處境。

肖亞亮先生是黃陂六指人,早年家境貧寒。在黃陂一中求學時,為節省開銷,他常常啃饅頭、吃鹹菜,但學習上始終發憤苦讀。高考時,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大學,畢業後到武漢市經委上班。

在機關工作幾年後,肖亞亮決定“下海”經商,並與他人合作創辦一家公司。但是,該公司由於經營不善,最終破產。面對生意上的失敗,肖亞亮毫不氣餒,籌措一筆資金後再度重來,隨後,生意開始進入“快車道”。

“好的環境,可能會養成懶惰。而有苦難、有磨礪,才有上進心,這是我個人的最大感受。”肖亞亮說,之前,與人合開公司經營不善,就是因為沒有堅持學習,沒有跟上市場的變化。他希望得到資助的高中生能好好學習,以知識的力量改變命運。

2005年,肖亞亮捐資50萬元設立了“肖亞亮助學金”,每年出資5萬元資助寒門學子。

領導關懷

(圖)校長盧瓊陪同副省長郭生練等領導一行參觀校園校長盧瓊陪同副省長郭生練等領導一行參觀校園

2008年2月17日下午,市對台辦佀治洪主任、區統戰部副部長劉換文等市區領導來校檢查指導黃陂一中涉台教育基地工作。

2008年2月17日上午,副省長郭生練、省教育廳廳長陳安麗、副廳長黃儉、副市長袁善臘、市教育局局長謝世腰等省市領導冒雨來我校檢查指導工作。區委書記袁書記、副區長穆書琴、區教育局局長楊漢民等領導陪同參觀我校校園及體育館設施。

辦學成就

喜訊——校高一物理備課組榮獲“武漢市十佳學科備課組

在省級示範學校複評活動中,方恆華宋念華老師的公開課獲得省督學的高度評價;另有程文寬、張勝科等兩位教師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胡建兵老師在區教學能手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期中和期末兩次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聯考中取得驕人成績,物理成績優秀人數居各校之首。

高一物理組被評為學校、區兩級優秀備課組,武漢市十佳備課組。

成功源自老師的奮鬥與智慧,源自持之以恆的集體備課。

在集體備課中我們設計了“1+n+1” (“個人預案”+“集體討論”+“個性創新”)的備課模式。每星期指定主備課人,寫出一節內容的教案。集體討論的內容做到 “三定”( 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 進度統一、備課統一、練習題統一、測試統一)。在形成共同的教案後,每位老師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生情況對教案進行補充和修改,形成個性化教案。

由於課程結構的調整以及學科教學要求的變化,新課改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設計、 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專家引領,名師指導下,我組老師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提高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加強對模組化教學的理解。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交流,在討論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使備課組成為教師交流、互助和發展的平台,一個 高效的學習型組織。直至2011年秋,兩校區共有教職工443人,學生5300人。專任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5人,市、區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區“十大名師”兩屆共7人,區“名師工作室”名師4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120人,高級教師13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達20%。

歷史沿革

前身是由“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於1920年發起創辦的前川中學,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首任董事長;創立於1933年,原址位於黃陂古城內;1997年搬遷至新城北郊的油崗,這裡東臨灄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盤龍城,北眺木蘭山;學校於198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高中;2002年12月通過省級示範高中評估;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範高中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