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簡介
《黃鐘通韻》·二卷(翰林院筆帖式都保家藏本)
四庫提要
國朝都四德撰。都四德字乾文,號秋莊,滿洲鑲紅旗人。是書凡十篇:曰《律度量衡》第一、《五音位次》第二、《六律》第三、《七均》第四、《五音六律相生》第五、《律呂名義》第六、《律本》第七、《循環為宮》第八、《聲字》第九、《律數》第十。末又附以《琴圖》,共為上、下二卷。多本蔡元定《律呂新書》而附益以己意。如《聲字》一篇,於國書十二字頭獨取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十二章之字,而其餘皆不之及。而五章中又雜取第四章之(■安■恩)二字以配宮。第五章之(■昂■鞥)二字以配商。第一章之(■阿■額)二字以配角。第十章之(■敖■歐)二字以配徵。第二章之(■愛讀平聲■額依)二字以配羽。以上十字,分之配十乾。又取首章之(■依■烏)兩字,共為十二字,分配十二律,作為橫直方圓之圖,且謂人之言語聲音止此數字。殊不知我國書十二字頭,整齊肅括,無音不備,無韻不該,非可偏舉其五字頭以為分配也。據其所論,蓋以此五章可用漢字對音,其餘七章雙聲疊韻為漢文所無,故不用耳。然國書有二合、三合切音之不同。推其原本,則自首句六字而外,其餘何一非雙聲疊韻,而謂止於七章而已乎?今以漢文字有無為國音之區別,漢文所有者,則取配五音十二律,而漢文所無者,概置弗論,是未究國書製作之本也。且字頭十二,雖曰平列,其實十一章皆以第一章為綱領,而第一章又以第一句為綱領。觀國語中並無以他字加於(■阿■額■依■鄂■烏)之上者。其偶遇此音,亦以他字代之。蓋此數字總貫十二章,如臣之有君,子之有母,其體統實為最尊,不宜與眾音並列。又所列(■阿■愛平聲讀■安■昂■敖)等字反居(■額■額依■恩■鞥■歐)等字之下,亦多未安。伏稽欽定《國書新語》,即以(■阿)為陽,以(■額)為陰。以此可見(■阿)之類皆陽位也,(■額)之數皆陰位也。陰不可以先陽,乃國書之義例,不可以隨章布列矣。至其以五章字頭統詩韻三十部,雖亦近似,然限以前所拈之數字,亦不足以盡清文之蘊。惟所論清字切音之法,皆中窾要,為有益於學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