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一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銼),甘草半兩(生,銼),寒水石半兩,檳榔1分。
處方來源:《聖惠》卷九十。
方劑主治:小兒緊唇。是五臟熱毒氣上沖,唇腫反粗。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煉蜜調塗於唇止,1日2-3度換之。
處方二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1兩(去須,微炒),黃柏1兩(塗蜜,微炙,銼),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1兩(銼,微炒),龍骨1兩,木香3分。
處方來源:《聖惠》卷七十九。
方劑主治:產後3日內,患膿血痢,腹中痛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大盞,入陳粟米半合,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處方三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去須)1兩,滑石(碎)1兩。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方劑主治:一切癰疽,久不愈。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先濃煎甘草湯溫洗瘡了,拭乾,爛嚼胡麻子敷之,後乾貼此散子,日3度易。
處方四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黃芩、柏葉、甘草各等分,豆豉20粒。
處方來源:《袖珍》卷三引《經驗方》。
方劑主治:大人、小兒熱氣盛,熱乘於血,血隨氣散溢於鼻,致患鼻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兩,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通口服。
處方五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1兩(去須),胡粉1兩(細研),黃柏1兩(銼),雄黃半兩(細研)。
處方來源:《聖惠》卷六十五。
方劑主治:癬濕癢不可忍。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先以溫漿水洗瘡,然後取藥敷之。不過3-4度愈。
處方六
黃連散
藥物組成:黃連半兩(去須),木通半兩(銼),犀角屑3分,川升麻2分,黃芩半兩,大青半兩,茯神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百合3分。
處方來源:《聖惠》卷十三。
方劑主治:傷寒毒氣未散,欲變入狐惑證,目赤,面色斑斑如錦紋。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竹葉2-7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處方七
黃連散
來源:金·張子和《儒門事親》卷十五
主治:小兒頭瘡。
處方:川黃連、黃柏(去粗皮用)、草決明、輕粉各等分。
用 法:上為細末,用生小油調藥,於瘡上塗之。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