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行福,江西省南豐縣傅坊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南豐縣政協委員,縣人大代表。
教育理念: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育名言:
做一名純粹的農村教師!
教育思考與實踐:
黃行福對教育情有獨鍾,多次放棄改行進城的機會,至今默默工作在農村教育第一線。20年來,教學之餘,輔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有多人獲獎;潛心研究教育教學,已有100多篇論文發表在省級以上報刊。目前,正主持研究全國中語會課題《語文教育哲學研究》。1996年,以黃行福的事跡為題材拍攝的電視專題片《教研園裡一奇葩》在江西省教育電視台播放,產生了較大影響。2000年,出席了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五屆亞太華文教育新路向論壇大會,在大會作專題報告,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2005年9月27日,《中國教師報》頭版頭條以《一名農村教師的精彩人生》為題,用5000多字的篇幅,對他的事跡進行了詳細報導;同年的《江西教育》7、8期合刊也以《點擊黃行福》為題,以5000多字的篇幅,介紹了他的事跡。2005年8月,18萬字的個人專著《教育看上去很美》,由遠方出版社出版。
黃行福,一名純粹的農村教師,大學畢業後來到江西省南豐縣付坊中學——一所農村中學工作,至今一乾就是20多年。他狂熱地愛好讀書,在買書上投入了3萬多塊錢。他勤奮地寫作,發表文章10多萬字。他進行教學改革,指導的學生作文頻頻獲獎。他“功成名就”但是拒絕“更上一層樓”,甘願做一名“農村教師”,因為他認為“只要是想乾,認真乾,總能幹出些名堂來”。很多人都在抱怨“農村教師”的惡劣生長環境,他卻在這種環境中演繹並享受著他的精彩人生。
黃行福個頭不高,其貌不揚,穿著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這就是黃行福給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其貌不揚”的他是江西省優秀教師,《創新作文》雜誌特約編輯,《中學生報》特約記者;他思考農村教育問題、教育和遊戲問題甚至語文教育哲學問題,並發表相關論文100多篇;在教育與遊戲研究領域,他堪稱“先驅”,連碩士研究生都來向他請教;他還在主持研究全國中語會課題《語文教育哲學研究》……黃行福是當地響噹噹的“名人”。
“功成名就”的黃行福,就如同他的穿著沒有改變一樣,依然過著和從前一樣的日子:在農村中學任教,工資不高,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艱苦。然而,就在這平凡、艱苦的日子裡,黃行福以對教育的熱愛和執著,演繹出農村教師的精彩人生。
黃行福說,他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每天放學後,手捧書本,坐在房門口的凳子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書是黃行福的習慣和生活方式。讀到精彩處,他就拍案叫絕,有時還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讀書不只是給黃行福的生活帶來了快樂,“讀《中國教育思想史》,使我懂得了中國教育思想的博大與精深。一番閱讀,我發現:語文教學,傳統的那一套東西的確存在不少問題,必須改革。”“但在當時,在山村中學,還沒有改革的風氣,也沒有先例,要改革談何容易!為了使工作更加穩妥地進行,我還特地徵求過一些老教師和同事的意見。那時,有好心人勸我:‘算了吧,人家都已經教幾十年了,不都這么過來了?你著什麼急呀,跟潮流吧!’”面對這些意見,黃行福也曾經猶豫過,但是,他覺得老這樣“迷迷糊糊上山,稀里糊塗過河”不是辦法,總覺得應該在語文教學上乾點什麼。“那時,我真的是初生牛犢不畏虎,心中涌動著那么一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勁頭。”他選擇了作文批改作為突破口,想以此帶動語文教學其它方面的改革。從此,在他所任教的班級,他將全班學生的作文本全部掛在教室的牆壁上,發動全班學生來批改。這是一種全開放型的作文批改方式,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閱讀、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給了所有學生一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機會。幾年下來,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大提高。每一次考試,他教的班級作文成績都好於其它班級。學生參加作文競賽,有多人獲得國家、省、市優秀作文一、二、三等獎,有的學生作品還在刊物上發表了。
課下的黃行福喜歡帶著孩子們擁抱大自然。“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沐浴在自然、親切的氛圍之中,那是一種平等的教育,那是一種無言的教育,那是一種融情、融景、融智於一體、於生活的教育。”
黃行福還常常組織學生參加免費的作文比賽,同學們參加比賽的作品,他都一一耐心細緻地進行修改,有的甚至還要修改五六次。學生獲獎了,“看著他們那份激動,那種興奮,我也‘自樂其樂也’”。
“現在,除了讀書,寫作與上網就成了我業餘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寫點東西,不上上網,我就覺得生活中好像失去了什麼。於是,我每周便都有幾千字的文字投往各教育網站的論壇,與同行交流,與大師討論。”
有了網路之後,他的寫作更是如虎添翼。他寫了文章就放在一些論壇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些媒體的編輯看到他的稿子便主動找上門來約稿。去年12月,有感於他“對教育的熱愛與勤奮的寫作精神”,某教育網“教育教學論壇”的斑竹特意把他半年來在該論壇發表的60幾篇文章做了個連結,並取了個非常好聽的名字——“行福之家”,使網友們能集中閱讀他的文章。
黃行福不只關心教育教學,從《農村教師缺什麼》、《農村學生缺什麼》、《農村學校管理缺什麼》等一系列對農村教育現狀分析的文章,到論述他自己認為適合農村的教育方式的《一條辦好農村教育的成功之路》,都記錄了黃行福對農村教育的細緻觀察和思考。
黃行福算過一筆帳,他現在的工資是1200多元,如果去縣一中當老師,工資就會翻上一番還要多,一年就能多收入20000元,這些年他怎么算也少收入了10多萬。但是,這些“實惠”都沒能把他“拽”到城裡。他始終認為,只要是想乾,認真乾一件事情,總能幹出些名堂來。他是普通的小人物,不可能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更著重於從點滴做起。對於在農村這些年的不易,黃行福有著深刻體會。有一次參加某評選活動,他的文章就因為太出色而被某些評審置疑,“一個農村教師怎么可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後來相關部門專門打電話到縣教委確認。
他始終堅信,一個農村教師要想有所作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努力,否則,即使條件再好,也很難獲得成功!他相信這句話:“只要是想乾,認真乾,總能幹出些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