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黃芩](/img/a/d54/cGcq5CM0EzX4QDM3kzM5gDO1AjMwMTMyYTO5EDOwADMwAzMxAzL4g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藥物組成
葛根半兩,橘皮半兩,杏仁半兩(生),麻黃半兩,知母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加減
不嘔者,去橘皮。處方來源
《傷寒總病論》卷四。方劑主治
冬溫未至發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於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咳悶嘔吐清水。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2升,煮8合,去滓,溫溫分減服之。嘔吐先定,便宜訊息。中藥方劑之黃芩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