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芩](/img/a/d54/cGcq5CM0EzX4QDM3kzM5gDO1AjMwMTMyYTO5EDOwADMwAzMxAzL4g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來源
《備急千金要方》卷四。異名
黃芩散(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二)。組成
黃芩 牡丹 桃仁 瞿麥 芎藭各6克 芍藥 枳實 射干 海藻 大黃各9克 虻蟲3克 水蛭3克 蠐螬10枚用法
上十三味,哎咀。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服。主治
女人從小至大,月經未來,顏色萎黃,氣力衰少,飲食無味。
名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女子月經素未通,或鬱熱內戕,而至血結不行。故用黃芩、丹皮以化熱,枳實、大黃以導滯,芎、芍、桃仁以和營,射干、瞿麥、海藻以降逆,虻、蛭,蠐螬以破血也。
中藥方劑之黃芩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