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紋石龍子

黃紋石龍子

黃紋石龍子(學名:Eumeces capito)為石龍子科石龍子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石蛇子、石龍子。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湖北、四川、陝西、甘肅、寧夏等地。常棲息於多石塊、植被茂密的林緣或林中空地等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00至1900米。黃紋石龍子體棕褐色,體側自眼後至尾有一個半鱗寬的深色寬紋。紋的上下各有一藍灰色窄紋,由於背中線兩側各2行鱗的鱗緣色淺,中間色深,而綴成4條黑色細線紋,腹面灰褐色,四肢腹面污白色。黃紋石龍子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黃紋石龍子黃紋石龍子

黃紋石龍子棲息在植被較好的丘陵山地。活動季節是4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對食物大小

和種類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卵生,6月份產卵,每次6枚,平均長徑±SD=15.47±0.87mm,平均短徑±SD=9.32±0.32mm。雌體有護卵行為。

形態描述

黃紋石龍子黃紋石龍子

黃紋石龍子體棕褐色,體側自眼後至尾有一個半鱗寬的深色寬紋;紋的上下各有一藍灰色窄紋,由於背中線兩側各2行鱗的鱗緣色淺,中間色深,而綴成4條黑色細線紋,腹面灰褐色,四肢腹面污白色。吻端鈍圓,吻鱗背視呈三角形。鼻孔位於兩鼻鱗之間。額鱗的長大於從前端到吻端的距離,兩側與眶上鱗相接;第二列下顳麟扁形。體鱗光滑,圓形,復瓦狀排列;尾下正中鱗寬大。繞體中段鱗22~24枚,耳孔小,鼓膜下陷,下眼瞼全部復有小鱗,無瞼窗,具鼻鱗,上鼻鱗、後鼻鱗、後頦鱗、頰鱗均2枚,上唇鱗7枚,下唇鱗6枚,頸鱗2對。體背棕褐色,背中央和兩側有5條淺色縱紋;背鱗大小基本一致,圓形,復瓦狀排列,環體中段鱗片22-24行,尾下正中鱗片寬大,尾背灰藍色。

地理分布

黃紋石龍子分布於西北和華北外,其餘5種主要分布於華中、華南、西南和台灣。

保護措施

黃紋石龍子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