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稚荃

黃稚荃

黃稚荃(1908一1993),女,筆名杜鄰,又名黃先澤。生於四川江安縣水清鄉。詩人、書法家、畫家。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四川詩書畫院顧問、四川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等職。著有《杜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杜詩札記》、《李清照著作十論》、《稚基三十以前詩》、《楚辭考異》、《文選顏、鮑、謝詩評補)、《杜鄰存稿》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

黃稚荃出生於四川江安縣。在《稚荃三十以前詩》的自序中,她寫道:“餘生六齡庭闈,教辨四聲清濁,讀唐宋人短篇詩。及長就外傅,優遊文苑。”——六歲起在家裡就開始受到了系統的古典文化教育,長大以後在文化人的圈子裡交遊。江安文風盛行,黃稚荃的本家黃姓為江安望族,母樊氏知詩書、通歧黃、善繪畫刺繡。父親黃荃齋是江安才子,做過省議員,精詩詞、工書法、曉音律。雖為舊時人物,但黃老先生對於女孩子的教育確實具有超前意識,黃稚荃及兩個妹妹少荃、筱荃均得到良好的教育。黃稚荃幼承庭 訓,經史子集、唐詩宋詞無所不覽。十一歲隨父赴成都求學。民國19年(1930年),畢業於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次年,以研究成果《楚辭考異》一巨冊及自作詩一冊報考北平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科學門,以優異成績被錄取。從著名學者、詩人黃節(晦聞)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民國22年,因患骨結核,回四川療養。翌年病癒,留成都在四川大學等校任教。教學之餘撰寫出《文選顏鮑謝詩評補》、《論顏謝異同》等論著。民國33年,黃稚荃被聘為重慶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委會編審,民國35年,國史館正式成立,被任命為國史館纂修。20世紀50年代,黃稚荃寫成《前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及成立經過》一文,存史價值甚高。黃稚荃以工詩書畫名世。早年即以《稚荃三十以前詩》的出版和出色的書畫成績而有“詩書畫三絕的蜀中才女”之名。她的文藝論著《杜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杜詩扎記》、《李清照著作十論》等,自成一家之言。黃稚荃善畫,二十九歲時所作工筆白描《洛神圖》,諸多名家曾為該畫題款。喜畫墨梅亦為多人稱道。黃稚荃精於書法,數十年練筆不綴。20世紀80年代應日本友人邀請,書《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詩》一幅,東渡日本展出,受到日本書法界激賞,作品收入日本編輯的《圖錄》出版。今峨眉山、樂山烏尤寺、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江油李白紀念館等,藏有其書畫作品。民國32至38年,曾被推選為四川省臨時參議會議員及國民政府立法委員。民國32年春,其夫冷融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和西康民政廳長任內時,因力主抗戰和嚴禁鴉片,觸怒軍閥和西康部分官員,被人殺害於返康途中。西康財政廳李廳長則銜命送來一百萬元巨額支票一張,意在以緘其口。她頂住威脅、峻拒利誘,義正嚴詞地道出了冷融被害的真相。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國民政府遣人送來機票兩張,力勸黃稚荃攜幼子去台灣,被她斷然拒絕。新中國成立後,黃稚荃歷任重慶市政協委員、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常委等職。先後在成都四川大學文學院、重慶西南師範學院等校任教授。自1982年起,黃稚荃先後擔任過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特約館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成都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成都畫院顧問等職。暮年,將一生治學成果輯成《杜鄰存稿》一冊,199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稚荃病逝於成都,享年85歲。

人物品德

1947年時的黃稚荃 1947年時的黃稚荃

黃稚荃的詩來源於她那飽經憂患的生活。但凡涉及她丈夫的文字里,總會感受到她對夫君冷融(字傑生)的憐愛與尊敬,她希望能夠相夫教子、長相廝守。然而世事險惡,冷先生在蒙藏委員會和西康省民政廳任上,因為力主抗戰、嚴禁鴉片、整肅吏治,觸怒了當時的軍閥而遭人暗殺於溫江公平場。某些人想“儘快安葬”以草草了事,也有人寄來恐嚇信,阻攔真相的調查。黃先生強掩悲痛,力申正義,要求當局“立即上報中央,請明令緝兇”。還撰輓聯:“取義成仁,正氣長昭君不朽;簡賢依德,餘生荼苦我應甘。”真摯情義,令人唏噓不已。在《杜鄰詩存》一書中,有一張黃先生28歲時就讀北京師範大學研究院的照片,在今天的人看來,她也是真正的美女。記得1995年夏天,徐氏同門佛山丁氏夜宿我家,翻閱剛剛出版的《杜鄰詩存》一書時,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黃稚荃太美了。這才是真正的才女、真正的美女啊。”“母親中年時,生活極度清貧,加以阿迪森斯病的折磨,真可謂貧病交加。”(其子黃懷昭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學生,黃稚荃先生在其晚年,整理出版了向楚的詩稿。她在《空石居詩存·前言》里講:“乙未(1955年)冬,稚荃因病還成都療養,常與先生相見,閒談輒及詩”。自回成都養病以來,她的生活卻是每況愈下,最困難的時候居然是“家中水米皆無,母子向隅,陋室無煙。”但是,黃先生並沒有為困難嚇倒,如她的兒子黃淮昭所回憶:“仍念書、練字不輟。”就這樣,黃稚荃數十年潛心研究書法,於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工,並善畫墨梅。世人認為她的詩、史、書、畫成就很高,號稱“四絕”。今人以能夠得到她的片紙隻字為榮。黃稚荃由大家閨秀,到京都才女、青蓮再世,到中歲撫孤、不改其樂,直到老年。她的品格、才學、藝術都得到世人推崇,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藝術成就

1990年時的黃稚荃 1990年時的黃稚荃

黃稚荃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黃晦聞、趙熙、向楚、謝無量諸先生,博採眾家之長,造詣很深。黃長於詩、書、畫、史,號稱“四絕”,有“蜀中才女”之譽。曾數十年潛心描摹書法,於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工,並善畫墨梅,尤工於詩。名重士林,聲望極高。早年畢業於成都高等師範國文系,1931年以全國前四名考取北京師範大學研究院。後任四川大學附中、成都第一女子師範、成都第一師範、大同公學、成都公學教師和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等職。1943至1949年間,曾任四川省臨時參議員、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編審、國史館編修、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等職。1950年後,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四川詩書畫院顧問、四川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特約館員等職。

作品著述

著作之二 著作之二

黃稚荃著有《杜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杜詩札記》、《李清照著作十論》、《稚基三十以前詩》、《楚辭考異》、《文選顏、鮑、謝詩評補)、《杜鄰存稿》等。

詩詞情懷

黃稚荃作品 黃稚荃作品

黃稚荃經常隨父遊歷。《杜鄰詩存》有一張照片留下了父女倆遊歷的蹤跡。在父親的薰陶和自己鑽研下,黃稚荃精於詩律,她的詩作在“三十以前之作,已熨貼而深秀如此。所謂卓然大雅之音,亦其材性之敏,有過人者矣。”(謝無量語)1937年夏,黃先生將詩稿寄給居住在香港的呂碧城,呂碧城見到她的詩稿後,即“獎譽有嘉”。在寄贈她本人的《傳言玉女》一詞中寫道:“青蓮再世,別是蛾眉娟嫿(hua 四聲,姽嫿,形容女子嫻靜美好)。”對黃先生的詩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呂碧城與鑑湖女俠秋瑾相知相惜,是人稱“雄辯高談驚四筵”的民國著名女詩人。二十世紀著名詩人、書法家謝無量在《稚荃三十以前詩》的序中評到:“集中丁丑避寇諸章,駸駸(qin 四聲,馬跑得很快的樣子)摩少陵之壘。”指出她的詩作力追杜甫,有工部胸懷。實際上是因為除了黃稚荃先生熱愛偉大詩人杜甫的詩歌,著意於杜詩,更重要的是她所處的時代正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華民族正處危難之時,人民在顛沛流離、水深火熱里掙扎。作為身處其中、具有正義感的詩人,當然就有杜甫一般愛國愛民、悲天憫人的情懷。正如她的組詩《丁丑秋避寇還蜀雜詩》跋語中所記載的一樣:“民國二十六(1937)年八月三十日,日寇大舉進攻上海,十五日轟炸南京,予率諸幼稚還蜀,一月始抵重慶,途中作詩十四首。”其中之一:佳麗南朝地,偏安不可求。風掀黃海浪,兵逼白門秋。未覺還家樂,翻城避地憂。覆巢悲累卵,何處足淹留。該詩對於政府的偏安十分不解與悲憤,發出了“覆巢悲累卵,何處足淹留”的呼聲。另外一首則講自己在逃難過程中的感受:天地扁舟窄,淒涼八月決。荒墟余廢壘,古樹有歸鴉。江水湛湛際,寒蘆瑟瑟花。離心雜孤憤,日暮悵天涯。那種無以復加的離亂苦痛,只能用“淒涼”“孤憤”來表達了。她的老師趙香宋評這組詩中某句是“人在句中。”

書畫作品

畫作

換之荃書法作品2 換之荃書法作品2

社會評價

謝無量:黃稚荃詩作在“三十以前之作,已熨帖而深秀如此。所謂卓然大雅之音,亦其材性之敏,有過人者矣。”

呂碧城:青蓮再世,別是蛾眉娟嫿。

陳沫吾:在當今時代的潮流中,黃稚荃先生以她獨特的藝術家氣質,在文史與藝術領域始終保持著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 那就是隨處可見的在生命哲學之光照耀下迸發出來的智慧的火花。與同時代的女藝術家相比,黃稚荃先生的作品內涵有著更為豐富的哲學底蘊, 展示的是一個睿智博學的知識女性,展示出的情感世界更為豐富、更為廣泛,她廣博的修養和深邃的情愫,使她多出了一份經過沉澱之後的寧靜和理性。在今天這個文化大薈萃的時代里,重溫黃稚荃先生那閃爍著生命智慧的詩篇,多少會給我們每一個後來者一些新的啟迪與覺悟。

向黃:若論現代知名的女性教授,真是寥寥可數,難怪《現代學林點將錄》有這么一段話:“中國古來既有閨閣詩人的傳統,承此風氣,新文化運動以來,‘美女作家’層出不窮,幾可與男性群體分庭抗禮,而相形之下,美女教授則頗顯稀缺。檢點民國前後,顯露頭角者,略有…..黃稚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