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合耳菊

黃白合耳菊

黃白合耳菊(學名:Synotis xantholeuca)為菊科合耳菊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至2,700米的地區,多生在潮濕混交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黃白合耳菊黃白合耳菊
種中文名:黃白合耳菊
種拉丁名:Synotis xantholeuca (Hand.-Mazz.) C. Jeffrey et Y. L. Chen
種別名 :黃白千里光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合耳菊屬
屬拉丁名:Synotis
國內分布:產雲南省西北部(麗江、貢山、怒江)。生於潮濕混交林中,海拔2200--2700米。模式標本采自怒江。
海 拔:2200-2700
命名來源:[Kew Bull. 39(2): 316. 1984]
中國植物志:77(1):192
系中文名:直立系
系拉丁名:Ser.Erectae(C.B.Clarke)C Jeffrey
組中文名:合耳菊組
組拉丁名:Sect.Synotis
亞族中文名:千里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 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參考文獻:Synotis xantholeuca (Hand.—Mazz.)C.Jelffey et Y.1.Chen in Kew Bull.39 (2):316.1984;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2092,1994.--Senecio xantholeucus Hand.—Mazz.Symb.Sin.7:1127.1936;S.Y.HuinQuart.JOlllTl.TaiwanMus. 21:150.1968.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木質,直立或斜升,具被黃褐色絨毛的長纖維狀根。莖單生,直立,高70—150厘米,不分枝或具花序枝,被密白色絨毛,或下部近脫毛,下部無葉。葉具柄,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達23厘米,寬7.5厘米,頂端長漸尖,具小尖頭,基部圓形至鈍,邊緣具較密至疏有小尖的齒,膜質,上面綠色,被黃褐色貼生短柔毛,沿脈被銹色硬毛,下面被密黃白色絨毛;羽狀脈,側脈8—12對,弧狀彎曲,在邊緣前相聯合;葉柄粗,長1—3.5厘米,被密白色絨毛和褐色短硬毛;上部及分枝上的葉較小,具短葉柄。頭狀花序具極小舌狀花,較多數,通常2—15個排成較密的至疏腋生和頂生的傘房花序,徑4—6毫米;花序梗長0.5--2厘米,被密絨毛,具基生苞片及數個線形或線狀絲形,長4--8毫米的小苞片。總苞圓柱狀鐘形,長6--8毫米,寬2.5--3.5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3--4,線形,紫色,長達總苞片之半;總苞片5或8,長圓狀披針形,寬1—1.5毫米,頂端尖或漸尖,被短柔毛,上端通常紫色,草質,邊緣寬乾膜質,外面被疏蛛絲狀絨毛。舌狀花5,管部長4毫米;舌片黃色,卵狀長圓形,小,常短於花柱,頂端具3細齒;管狀花5—10個,花冠黃色,長9—10毫米,管部長約3毫米,檐部狹漏斗狀;裂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頂端尖;花葯線狀長圓形,長2.5毫米,尾部長於頸部;附片披針形,頸部基部略膨大。花柱分枝外彎,長0.7毫米,頂端截形,邊緣具較短乳頭狀毛,中央的毛明顯長於兩側的毛。瘦果(未成熟)圓柱形,長2.5毫米,無毛;冠毛長9—10毫米,白色。花期9—1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