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
日前,經考古專家多年調查論證發現,武夷山黃泥山遺址採集到的石製品屬礫石石器文化傳統,年代約在3至5萬年。這標誌著武夷山市舊石器時代考古實現零的突破,把武夷山市的歷史由原來的三四千年提前到3至5萬年,大大豐富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內涵。武夷山市武夷鎮角亭村南省級文化保護單位虎山廟附近地段,自1984年、1987年兩次全市文物普查工作以來,屢有文物發現。1994年福建省考古隊在角亭梅溪崗遺址考古發掘期間曾對這一區域再次進行考古調查,從該地段黃泥山採到少量古人類加工的石片、石器、石球等。
再次考證
省有關部門組織專家並邀請國家文物局黃景略、張森水和北大考古學系教授王幼平三位國家級權威考古專家一同考察了黃泥山舊石器遺址。專家們回北京後對武夷山黃泥山遺址短期考察的現場資料和採集到的標本進行了認真的鑑定。並於2000年12月20日正式簽發了論證意見書,結論是:“採集到的石製品可分為石核、石片、斷塊和石器等。屬礫石石器文化傳統,是至今所知這類文化最東的遺址。年代約在3至5萬年,也還有可能更早一些。” 黃泥山舊石器遺址,對進一步研究更新世晚期福建地區舊石器文化遺存的分布,文化的傳播路線,以及與廣東、江西和浙江舊石器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