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養生精華集

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養生精華集

《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養生精華集》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連汝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養生精華集》內容簡介:數千年來,中華祖先在探索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養生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精神財富和寶貴遺產。對《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這樣的經典著述,我們應當努力整理、挖掘,使之為增強中華民族素質、延長人類壽命發揮更大的功用。

作者簡介

連汝安,1928年出生於中醫世家,明朝御醫連成玉的第八代傳人,是“冠心痛工程”的創始人、“山海丹”及“汝心安”(丹芪)膠囊的發明人。曾任解放軍304醫院大內科主任、醫務副院長等職。現任國際中西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英國醫學院、自然醫學及天然藥物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藍天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御醫堂特聘中醫專家。

目錄

第一篇 道法自然 順天應人——“三經”養生文化概說

一 天人相應:養生的最高境界

1.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和諧

2.人的健康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3.順應天時的四時養生觀

4.順應自然的生態健康觀

5.自然養生觀倡導的六大原則

二 法於陰陽,調和變通以養生

1.法於陰陽:順天應人的養生思想

2.陰陽消長的養生哲學

3.四時陰陽是萬物生長之本

4.一生中都要保養好自己的陽氣

5.陰陽養生重在平衡協調

6.養生方法須根據陰陽體質來選擇

7.擁抱自然,陰陽協調保健康

8.排除陰毒,為陽氣創造旺盛空間

三 太極藏大藥,天命解玄機

1.太極原理:按照生命規律運動養生

2.太極原理對養生的啟示

3.從陰陽平衡看精氣神三者的關係

第二篇 與天同序 與時偕行——“三經”環境養生觀

一 因時進退,隨日出日入作息

1.待時而動:時間中的養生天機

2.壽命之本是順天時變化來平衡陰陽

3.順應氣候變化,調整生物節律

4.依照月明月晦來調攝養生

5.每日十二時辰養生法

二 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1.四季輪迴,養生當藉助天時良機

2.避風而養肝:春季養“生”之道

3.忌火而養心:夏季養“長”之道

4.防燥而養肺:秋季養“收”之道

5.藏精而養腎:冬季養“藏”之道

三 適應環境,法天則地善養生

1.地理環境與壽命的長短關係密切

2.養生首選:適宜居住的綠色環境

3.營造健康、美化的室內小環境

4.值得探索的風水地理養生

第三篇 氣血疏通 吐故納新——“三經”經絡養生觀

一 經絡之氣:生命之根本

1.經絡: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

2.經絡理論對養生的指導與套用

3.人體的經絡之氣與大自然息息相通

4.真氣運行通暢是經絡養生的根本

5.古法新用的經絡養生方法

二 暢通經絡,調經理氣活血

1.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2.“通經絡”是“除百病”的關鍵

3.活血化瘀:別讓病症阻塞於經絡

4.人人都能學會經絡養生按摩技巧

三 循五行變化,調經脈中和

1.五行思想與傳統養生密不可分

2.表里相應:五行與五臟生克與共

3.用五行來認識自己的體質與人格

第四篇 知足樂天 怡情修德——“三經”情志養生

一 形神俱養,內守生命之正氣

1.內養正氣是生命健康之本

2.形神不可分離,需要兼而養之

3.培固正氣,抵禦外邪侵入

4.自我調攝,精神內守

5.情志失控:現代生活病的根源

二 行善積德,仁者健康長壽

1.養德益養生,養生先養德

2.養德就是注重人的精神修養

3.積善以成德,大德得其壽

4.自我犧牲,大慈大悲利養生

三 調志安神,七情不宜太過

1.知命者樂天,知足者常樂

2.好心情是健康長壽的靈丹妙藥

3.情志養生不可忽略調節情緒

4.消解七情太過的情志養生法

5.情志養生的情緒疏泄技巧

第五篇 宜動宜靜 自強不息——“三經”運動養生觀

一 流水不腐,終日勤勉祛病

1.形不動精不流,生命在於運動

2.運動可以替代藥物醫病

3.動則不衰,防止衰老需經常運動

4.生命的運動觀:展舒筋骸宣暢氣血

二 動靜相宜,長生益壽有道

1.適量與合理:運動養生的兩大原則

2.動靜結合:以靜養神,以動養形

3.靜心養神:精神攝生貴在靜養

4.以靜養生追求的是修養心性的功夫

三 認識自我,我命在我不在天

1.長壽靠自己,信心最重要

2.健康長壽不靠別人,不靠藥

3.根據不同體質採用不同的養生法

第六篇 五穀為養 五味調合——“三經”飲食養生觀

一 藥食同源,飲食講究四氣五味

1.藥即是食,食物是最佳良藥

2.營養平衡:飲食養生觀的核心

3.“三經”倡導的飲食養生原則

4.五色五味,順應五態食之治病

二 食飲有節,科學養生頤養天年

1.安身之本在於食養

2.飲食養生要食之有道與有節

3.適量定時:飲食有節的兩大要求

4.飲食不節,致病減壽不利養生

5.青春期飲食養生:及時補充營養素

6.中年期飲食養生:滋陰養陽善調養

7.老年期飲食養生:三多三少補精氣

三 科學進補,養生最需飲食自律

1.膳食平衡,飲食最忌過食

2.不時不食,適時進補食有序

3.食出科學:因人因時因地因病而食

4.飲食有禁忌,養生莫大意

5.戒菸限酒,保護自己與他人健康

6.病中忌口:適則宜體,害則成疾

第七篇 養精固氣 損益互補——“三經”起居養生觀

一 上古天真,勞逸結合,起居有度

1.勞逸適度,生病起於過用

2.起臥有時,合理安排作息

3.起居有常:日常生活有規律

4.勞逸結合,起居養生靠自己

二 四補五泄,陽強則壽衰則夭

1.陰陽調和,養生需要性保健

2.節慾保精,避免腎衰精虛傷壽

3.妙用膳食,有的放矢進行性養生

第八篇 一葉知秋 上治未病——“三經”預防養生觀

一 未病先防:處乎其安不忘其危

1.居安思危,未病先防保平安

2.從娃娃抓起:養生切勿待老時

3.一葉知秋,莫讓小病成頑疾

4.科學生活,勿因惡習生疾病

二 健康長壽,重在“治未病”

1.預防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

2.既病防變:“治未病”要則之一

3.辨證求本:“治未病”要則之二

4.“治未病”重在防治亞健康

三 抗衰防老,關鍵在於抓後天之本

1.調動自愈力,健康靠自己

2.延長壽限:人活百歲不是夢

3.是什麼造成了生命衰老

4.長壽秘訣:我命在我不在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