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婆井

廬山西南的丫髻山山腳下,有一口“黃婆井“。相傳很久以前,這裡住著一位黃婆,在西南畔開了一個小小的茶店,汲井裡的泉水煮茶,賣給過往行人解渴,以為生計。盛夏的一天,烈日當頭,天氣炎熱難當。一個白髮老,柱著拐杖,手提竹籃,經過這裡。多么想喝一口這兒涼晶晶的泉水茶啊。當她剛歇下,看到這口石頭井,清冽的井水,伴著冷氣向上冒,直覺得涼意襲人,滿身輕快,不禁舒了一口長氣。老人在黃婆的熱情接待下,雙手捧著蘭花陶瓷碗,“咕嚕、咕嚕,“連喝五大碗涼茶,覺得心窩晨都是涼的,接著痛飲不止,說:“真清甜的井水茶啊,快我再倒一碗來。“直忙得黃婆團團轉。老人一口氣喝完了好幾桶,付了茶錢以後,臨走時,便從懷中取出七粒糯米,投入井水中,算是酬謝了黃婆殷勤的款待。

自這位白髮老人走了以後,黃婆發現這井水變得更碧澄而香甜,勝似佳釀。從此黃婆再不賣茶了,變賣茶為賣酒,生意更加興隆,家道也就一日比一日富起來了。一天,一個廬山窮秀才從這裡經過,嘗了一壺井酒,讚不絕口,連忙作詩稱頌。詩云:“獨有此泉最幽曠,石氣清清碧泓涌。冷香香氣吐山骨,明珠迸裂抽瑤簪。“經過這位秀才將黃婆佳釀作詩傳揚,廬山上下,潯陽街頭,到處中央委員起黃婆佳釀的盛名。使黃婆的生意越做越興旺,十、百里外來打酒的不絕。
但黃婆賣酒之餘,時常獨坐唉聲嘆氣。一位過路酒客問:“這是為什麼呢?你生意這么好,日子這么富,為什麼自思自嘆呢?“黃婆答道:“客官,你不曉得,佳釀雖好,但沒有酒糟養豬,真煩死人。唉,美中不足呀!“這酒客頓而恢復原形,變成提籃拄杖的白髮老人,“哼“地一頓足,輕聲罵道:“你這人心不足的黃婆!“瞬而提起筆來,走在石井壁連,面壁而書,題云:“天不厭高,人心轉高;水當酒賣,反恨無糟。“寫畢,白髮老人旋又以手指劃井中,井水遂復原,由酒變成井水了。
《黃婆井的傳說》
江西省永修縣立新鄉黃婆井村是1998年洪澇災害的重災區。洪水肆虐時,江澤民總書記曾冒雨來到立新大堤上,併到黃婆井村察看災情,慰問民眾,據說還接走了一個災民家的小女孩。
2001年6月2日上午,江澤民總書記再次來到黃婆井中心村了解災後重建情況。來到黃婆井國小,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與學校學生一起合影留念。隨後,朱總理也來過這裡兩次,他視察的具體地點離黃婆井有幾里路,叫南岸。
這個‘黃婆井村’、“黃婆井”的名字顯得很特別,也很有來歷。它來自一個深刻的地方傳說。
據說以前這裡住著一位黃婆,開了一個小小的茶店,汲井裡的泉水煮茶,賣給過往行人解渴,以為生計。盛夏的一天,烈日當頭,一個白髮老,討泉水茶喝。喝完了三桶泉水,他掏出七粒糯米,投入井水中,算是酬謝了黃婆殷勤的款待。老人走了以後,黃婆發現這井水變成美酒佳釀。
從此黃婆再不賣茶了,變賣茶為賣酒,家道也就一日比一日富起來了。曾有一個廬山窮秀才從這裡經過,嘗了一壺井酒,讚不絕口,連忙作詩稱頌。詩云:“獨有此泉最幽曠,石氣清清碧泓涌。冷香香氣吐山骨,明珠迸裂抽瑤簪”。
一天老頭再次來到這裡,問黃婆:“井水怎么樣?”。黃婆說:“酒是不錯,只是沒有酒糟養豬,美中不足呀!”。老人很生氣,就題詩在牆壁上,“天不厭高,人心轉高;水當酒賣,翻恨無糟”。寫畢,老人又以手指向井內作法,仰天大笑而去。從此這井水就又變成普通的水井了。
後人稱呼這井為‘黃婆井’,這井至今依然完好,我去過該地看過很多次。現在村子也改叫黃婆井村了。
廬山旅遊網上說,‘黃婆井’這地方靠近‘丫髻山’,懷疑以前是否叫過這山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