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黃化
黃化(etiolation) 多數植物在黑暗中生長時呈現黃色和其他變態特徵的現象。植物在暗中不能合成葉綠素,顯現出類胡蘿蔔素的黃色;節間伸長很快;葉片不能充分展開和生長;根系、維管束和機械組織不發達。雙子葉植物的黃化幼苗胚軸頂端彎曲成鉤狀,頂芽展開很慢,子葉不膨大。禾穀類植物的黃化幼苗胚軸伸長,葉片捲起成筒狀而不展開。此外 ,如馬鈴薯塊莖中長出的幼芽,在暗中生長時也呈現黃化現象。黃化現象在被子植物中廣泛存在,在苔蘚植物和裸子植物中不明顯。在黃化幼苗的葉肉細胞中存在著很小的無色質體——原質體。原質體在照光後葉綠素才開始形成和累積,並發育成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很弱的光就能消除幼苗的黃化現象,使葉片展開並變綠,恢復正常生長。這種作用通過光敏素髮生,與光合作用通過葉綠素進行完全不同。黃化現象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當種子或其他延存器官在無光的土層下萌發時,可使貯存量有限的有機營養物質最有效地用於胚軸或莖的伸長,保證幼苗出土見光。人們常用遮光的方法生產黃化幼苗作為食品,如韭黃、蒜黃和豆芽等,因纖維素少而柔嫩可口。
土壤學黃化
黃壤的黃化過程:這是黃壤獨具的特殊成土過程。即由於成土環境相對濕度大,土中經常保持潮濕,致使土壤中的氧化鐵高度水化形成一定量的針鐵礦( lepidocrocite)(FeO·OH),並常與有機質結合。導致剖面形成黃色(2.5Y8/6)或蠟黃色(5Y7/8),其中尤以剖面中部的澱積層為明顯,這種由於土壤中氧化鐵高度水化形成水化氧化鐵的化合物致使土壤呈黃色的過程為黃壤的黃化過程。
人名.黃化
黃化(913-991),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作黃朝化,後裔尊稱為化公,邵武市黃峭(峭公)的第九子,遠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落籍三明市寧化縣石壁村,被尊為閩粵兩省的客家黃氏始祖。登宋初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其裔多在閩、粵兩省做官,因而閩、粵兩省的子孫極為昌盛。夫人弋、伍、梁,弋氏生子三:萬四郎(字迪,名潛盛、道)、萬五郎(名佑華,諱迪)、萬六郎(名逵,字孝傑),閩粵兩省化公傳派極盛。
族譜中以黃帝之子昌意為第一世、五帝之一的顓頊為第二世推算,黃化為第一百一十八世。
按客家、潮汕族譜載:以黃帝為遠祖,南陸公為黃氏發源始祖,74世為春申君,88世為黃香,119世為黃峭山,黃化則為1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