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黃依妮是藍山國中(Blue Mountain Middle school)六年級學生,她最初喜歡上文學是從國小三年級開始讀《哈里波特》系列叢書開始,一開始以寫詩為主,四年級時被Frank G. Lindsey School國小的希爾(Hill)老師發現其寫作才能後,得到莫大鼓勵,進而開始嘗試寫一些小故事。熱愛閱讀的黃依妮每個月平均讀完15本書,從青少年文學到經典著作,都廣泛涉獵。
黃依妮說,其實一開始,她也只是把寫作當愛好,並沒有想過要將小說出版,但是後來受到美籍華裔小作家范禕(Nancy Yi Fan)11歲寫書、13歲出版第一本著作的鼓勵,她決心試一試,而她最喜歡的作家除了范禕,還有青少年作家Alexa Rivadeneira和Sarah Renee。 然而創作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黃依妮坦言,也曾有靈感枯竭、寫不下去的時候,通常這時她就會“暫停一周,在網上查找數據、編輯和寫其它的小故事,然後再回來寫。”就是靠著這樣堅持的信念,終於在2010年8月完成了這部長約1萬字、100頁厚的小說。盧勸如表示,她和先生黃永齊利用許多周末的時間,和女兒一起進行修改,才六歲的兒子黃頂立雖然有受些“冷落”,但是也為姐姐出書感到自豪。
小說內容
在黃依妮的這本小說中,僅人物就有14個,發生於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法國巴黎,主要描寫小女孩Swanilde尋找生父,解救被當間諜繼父陷害的母親的曲折經歷,並在過程中發現失散多年的親哥哥,因一度受不了真相的Swanilde後逃避至埃及,但是在歷經千險萬難後一家人終於在希臘團聚。書中充滿親情、愛情和友情。
提及女兒跳躍性的思維,盧勸如感嘆,“沒想到她(黃依妮)想像力如此豐富,故事這么曲折複雜,她寫的速度比我們看的速度都要快!”盧勸如還表示,女兒好奇心非常強,並注意蒐集各種寫作素材,連她平時和好友聊家常事都已成為女兒第二本小說《張氏家族》的故事藍本—描寫移民家庭張家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成長的煩惱與快樂。盧勸如打趣道,“好在我已經得到朋友的默許,知道我女兒在寫他們家的故事。”
出版經歷
出版也由黃依妮自己主動出擊,她從網上搜尋出版社信息,然後大膽寫電郵毛遂自薦,不過在等待出版社回應時,黃依妮坦言,“真的非常緊張”。她前後一共聯絡了四到五家出版社。
高中時從中國台灣移民到美國念書的盧勸如是一位全職媽媽,談起對女兒的教育心得,她表示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很少會給孩子設限,而且希望她充分發揮創造力。盧勸如說:“我不希望像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只注重孩子的學業,最後連基本的社交能力都缺失,我只希望他們盡力就好。”
也許是因為出書的過程,讓黃依妮得到極大鍛鍊,她顯得比同年齡的孩子更願意表達自己,也更有自信一些。問她覺得自己比較成熟或還是個孩子時,她笑答,“我覺得位於兩者之間吧”。
人物印象
大方坦誠而又積極向上,是黃依妮予人最深的印象。應要求簡單描述自己時,黃依妮首先脫口而出,“我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a descriptive person),喜歡很多細節的東西”。稍想片刻她又露出孩子簡單童真的口氣說:“我還是一個無憂無慮(a carefree person)和一個有決心(determined)的人”。這就是黃依妮,一個可愛的小女生,但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小看她。
黃依妮表示,對讀者最大的期許就是“希望大家看我的書時,可以感受到文中主人翁的感情變化,能夠身臨其境。”黃依妮表示,當她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書為主題,並拿著書的封面做演講介紹時,班上的同學和老師都“吃了一驚”,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有興趣一讀。
具有市場頭腦的黃依妮,還在龐大的交友網站Facebook上設立了與該書同名的網頁,隨時更新心情和該書相關的各種信息,並與書評網站上網友隨時保持互動,仿佛老朋友一般,還設立自己的網站,將網路科技套用自如。對於第二本小說,黃依妮準備給自己更大的挑戰,打算突破第一本小說100頁的紀錄,向200頁挑戰。興趣廣泛的黃依妮表示,“我想我會一直保持寫作的習慣,但我也非常想當一名時裝設計師”。
華裔女作家
華裔女作家,一個引人注目的頭銜。她們是特殊的一群人,在異國他鄉抒寫著各自的精彩人生;她們又是普通的一群人,在茫茫人海經歷著凡人的喜怒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