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簡介
依照祖籍浙江杭州的1936屆學長錢學森和祖籍江蘇高淳的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孔金甌生前的倡議,麻省理工學院江浙校友會在江蘇蘇州成立,重新恢復庚款留美時期的原麻省理工學院南京校友會(1927-1937年)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臨時麻省理工學院重慶校友會(1938-1946年)。校友會人才濟濟,既有已經回國來江浙及周邊輻射地區發展的麻省理工校友、在海外工作的江浙籍麻省理工校友,也有正在麻省理工從事研究工作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他們或為公司執行官、企業家,或為高技術人才、投資者、專業人士,包括工程、科學、金融、市場行銷、法律、會計和人力資源等領域的頂尖人才200多人。今天,校友會的200多位成員中,既有已經回國來江浙及周邊輻射地區發展的麻省理工校友、在海外工作的江浙籍麻省理工校友,也有正在麻省理工從事研究工作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其中,江浙校友會在中國蘇州、嘉興、杭州、美國劍橋市等地有近二十名志願者為校友們服務。


圖註: 抗日戰爭爆發後,原麻省理工學院南京校友會的成員們,分別撤往重慶、昆明,在重慶國立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等高等學府繼續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並成立了臨時麻省理工學院重慶校友會。
麻省理工江浙校友會是麻省理工校友總會(MITAlumniAssociation)的一個分會。麻省理工校友總會現有會員十二萬三千餘人。 麻省理工校友總會的80多個分會遍布美國本土40多個州和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在中國有6個分會: 以學術人才聚集而著稱的麻省理工學院北京校友會(北京)、麻省理工學院香港校友會(香港)、麻省理工學院廣東校友會(深圳)、歷史最為悠久的麻省理工學院江浙校友會(蘇州)、麻省理工學院上海校友會(上海)、麻省理工學院台灣校友會(台北)。
歷史沿革
1927--1937年,麻省理工學院南京校友會,江蘇南京1938--1946年,抗日戰爭時期的臨時麻省理工學院重慶校友會,四川重慶
2010--至今,麻省理工學院江浙校友會,江蘇蘇州
下屬俱樂部
麻省理工學院江浙校友會下設有四個俱樂部:房地產俱樂部、投資創業俱樂部、學術創新俱樂部、攝影俱樂部。麻省理工學院江浙校友會房地產俱樂部是杭州、寧波等地的地產行業校友進行專業交流、豐富生活、商業合作的一個平台,它將致力於房地產事業的校友聚集在一起,交流互動、思想碰撞,以前瞻的視角去感受中國房地產的脈絡跳動。
麻省理工江浙校友會創業俱樂部,為麻省理工的在校中國留學生和江蘇浙江等地的麻省理工校友創業者們之間架起一座溝通互助的橋樑。麻省理工江浙校友會創業俱樂部其主要任務包括:向麻省理工的在校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傳播祖國的聲音,倡導海外遊學者學成之後歸國,尤為建設蓬勃發展的江蘇、浙江及周邊輻射地區;為已經來江浙發展的麻省理工校友們搭建一個交流平台,創立一塊創業創新的交流園地,增進校友之間的聯繫和友誼,加強學術交流;向已經留在海外工作的麻省理工校友,宣傳祖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江浙各地的人才引進政策,努力拓寬海外人才同祖國的聯繫渠道,團結更多的海外人才為江浙地區的經濟建設服務。對每一位參與“MIT校友創業1幫1”項目的初來江浙地區創業的麻省理工畢業生,麻省理工江浙校友創業俱樂部都會為他找到一位資深的麻省理工校友作為創業導師,提供專業技術諮詢,並教授經營和管理經驗。2011年,創業俱樂部努力拓寬海外人才同祖國的聯繫渠道,組織十多名海外校友報名參加了南通江海英才創業周、蘇州國際精英周、寧波海外留學人才創業行和杭州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等活動。
麻省理工江浙校友會攝影俱樂部是愛好腳踏車旅遊攝影的校友進行開展腳踏車騎游、攝影作品交流的一個平台。
著名校友
著名的江浙籍麻省理工校友(按畢業年級順序)
出生地 | 麻省理工畢業年級 | 所屬院系和所獲學位 | 留學回國後在江浙地區的工作經歷 | ||
周厚坤 (HouKunChow) | 江蘇無錫 | 1914屆 1915屆 | OceanEngineering,理學學士 Aero&Astro,理學碩士 | ||
周銘 | 江蘇泰興 | ||||
裘維裕 | 江蘇無錫 | ||||
羅惠橋 | 浙江鄲縣 | 1927年寧波設市,為首任市長 | |||
顧毓琇 (YuHsiuKu) | 江蘇無錫 | 1925屆 1926屆 1928屆 | ElecEng&CompSci, 理學學士 ElecEng&CompSci, 理學碩士 ElecEng&CompSci, 理學博士 | 1929年出任浙江大學工學院電機科主任 | |
顧毓珍 (EugeneChenKoo) | 原籍江蘇無錫,出生於河北保定 | 1929屆 1932屆 | ChemicalEngineering,理學學士 ChemEngPractice,理學博士 | 1933年任南京工業試驗所室主任 | |
趙訪熊 (RobertFangHsiungChao) | 江蘇武進 | 1930屆 | ElecEng&CompSci, 理學學士 | ||
束星北 (HsinPeiSoh) | 江蘇江都 | 1931屆 | ScienceTeaching, 理學碩士 | 1932年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物理教官 | |
吳大榕 (TaYungWu) | 江蘇蘇州 | 1935屆 | ElecEng&CompSci, 理學碩士 | 1952年南京工學院任電力系系主任 | |
錢學森 (HsueShenTsien) | 浙江杭州 | 1936屆 | Aero&Astro, 理學碩士 | ||
徐芝綸 (ChihLunHsu) | 江蘇江都 | 1936屆 | Civil&EnvEng, 理學碩士 | 1956年起兼任華東水利學院(南京,現河海大學)副院長 | |
張鍾俊 | 浙江嘉善 | ||||
時鈞 | 江蘇常熟 | 1952任南京工學院化工系主任 | |||
李志方 (ZhiFangLi) | 江蘇無錫 | 1941屆 | ChemicalEngineering, 理學學士 | ||
屠守鍔 (ShouNgoTu) | 浙江湖州 | 1943屆 | Aero&Astro, 理學碩士 | ||
呂保維 (Bao-WeiLu) | 江蘇常州 | 1944屆 | ElecEng&CompSci, 理學碩士 | ||
錢壽易 (ShouITsien) | 江蘇蘇州 | 1944屆 1946屆 | Civil&EnvEng, 理學碩士/ Civil&EnvEng, 理學博士 | ||
張建侯 (Chien-HouChang) | 江蘇省泰興 | 1950屆 | ChemicalEngineering, 理學博士 | ||
李敏華 | 江蘇省吳縣 | ||||
方鏗 (Kenneth-HungFang) | 江蘇省南通市 | 1961屆 | ChemicalEngineering, 理學碩士 | 1993年方鏗先生捐贈630萬元人民幣征地65畝建辦(南通)小海中學 |

麻省理工 畢業年級 | 所屬院系和所獲學位 | 回中國後的主要貢獻 | |
陳同 (Tong Chen) | 1991屆 | 化學工程,理學博士 | 2010年創建江蘇艾特克阻燃材料有限公司; 中組部第七批“千人計畫”引進人才;無錫市“530”計畫A類人才; 2011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周楚新 (ChuxinZhou) | 1991屆 | 材料工程, 理學博士 | 2009年成立南京加德綠色能源研發有限公司; 2010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劉亞平 (YapingLiu) | 1990屆 1993屆 | 材料工程, 理學碩士 材料工程, 哲學博士 | 2009年成立蘇州漢辰數字多媒體有限公司; 2010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秦祿昌 (Lu-ChangQin) | 1994屆 | 材料工程,理學博士 | 2009年浙江省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與納米器件事業部高級研究員 |
沈華 (HuaShen) | 1995屆 | 材料工程,哲學博士 | 2005年創辦嘉興斯達半導體有限公司; 2010年中組部第四批“千人計畫”引進人才 |
莊偉東 (Wei-DongZhuang) | 1997屆 | 材料工程,哲學博士 | 2007年創辦南京銀茂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 2008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徐斌 (BinXu) | 1998屆 | 電子工程,哲學博士 | 2010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蘇州高視微電子有限公司, 獲“蘇州工業園區第四屆科技領軍人才(孵化項目)”; 2011年在南京棲霞區南大科技園創建南京數模微電子有限公司; |
龔一方 (YifangGong) | 1999屆 | 航天工程,哲學博士 | 2008年創辦無錫傑爾壓縮機有限公司; 2008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胡建軍 (JianjuenHu) | 1996屆 1996屆 1998屆 2000屆 | 機械工程,理學碩士 電子工程,理學碩士 電子工程,工程博士 電子工程,哲學博士 | 2009年創辦常州漢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
熊大曦 (DaxiXiong) | 2002屆 | 機械工程, 哲學博士 | 2010年創辦蘇州科醫世凱半導體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2011年“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
馮寧寧 (Ning-NingFeng) | 博士後 | 材料工程,無 | 2011年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者”特聘教授 2011年第一批“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 |
汪小知 (Xiaozhi Wang) | 博士後 | 電子工程,無 | 2011年在蘇州高新區創立蘇州微木智慧型系統有限公司; 在崑山開發區創立蘇州時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2011年獲“崑山開發區首批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