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窩村

鹿窩村

鹿窩村位於貴州省息烽縣縣城西部。農戶592戶,人口2123人。境內氣候適中,適於農業生產,為魚簡河水庫下游灌溉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鹿窩村位於貴州省息烽縣縣城西部,西山鄉西北面,距離縣城14.5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8.5公里。該村是息烽縣計畫開發的西望山旅遊景區的北大門。據介紹,今年即將開工修建的沙冒河至鹿窩鄉旅遊公路建成後,該村至縣城將縮短到10分鐘車程。全村轄10個村民組,有農戶592戶,人口2123人(其中:男性1089人,女性1034人);共有勞動力1266人,其中青壯年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50%;常年外出打工386人,絕大多數為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中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占60%,老年人中60%左右為國小以下文化及文盲。據對23戶農民基本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其家庭主要勞動力52人中,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勞動力11人,僅占總數的21%,國小及國小以下的41人,占總數的79%,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全村總面積7.9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524畝,其中:稻田950畝,土574畝,人均耕地面積僅0.72畝。村內有林地5859畝,森林覆蓋率為49.23%。境內氣候適中,適於農業生產,為魚簡河水庫下游灌溉區(現處於溝渠配套建設階段);有勝利河、鹿窩河貫穿其中。 全村10個村民組中有9個村民組已通公路,其中尾�、木江山、宋井田、中心4個村民組實現了公路硬化。至目前止,全村經西山鄉政府認定的危房戶有177戶,其中較為嚴重的有148戶。蒿芝灣、前寨、通樹灣3個村民組存在嚴重的人畜飲水困難,涉及農戶152戶682人。

社會事業

現村內有供銷社農家店1個和部分路邊“農戶店”,村內設有農村12315消費維權點1個,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物質、教育、醫療消費多在本村進行。該村已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開通了程控電話,全村電視普及率為40%(利用衛星接收天線接收信號)。據對23戶農戶基本情況調查,多數農戶生產的農產品主要用於自身生活消費;有子女在鄉外讀書和大重病人的農戶普遍認為教育和醫療消費負擔過重;幾乎為零的文化消費和逐年增加的人情消費,凸現出其消費結構的不合理性和不健康的生活消費方式。該村有片區中心國小(西山國小)1所及1個教學點(田豐教學點),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西山國小占地面積3674平方米,教學樓建築面積1561平方米,有教室16間,教學輔助用房建築面積968平方米(其中484平方米為危房);覆蓋鹿窩村及周邊村的22個村民組的779家農戶,涉及人口3633人。全校現有教師18人,其中行政1人,專任教師17人;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1人,占教師總數的5.6%;大專11人,占教師總數的61.1%;中師6人,占教師總數的34.3%;有國小高級教師5人,國小一級教師13人,教師平均年齡43.11歲;現學校僅有2名教師住校,其餘16名教師走教,18名教師中午均在學校就餐。全校9個教學班級(含田豐教學點1個班)有學生301人,全部走讀,預計中午需要在學校就餐的學生有92人。

產業經濟

種植業在該村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種植業內部,主要以生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為主。雖然該村是息烽縣的“優質稻米”基地,但由於其人多地少且人均耕地面積差距較大、農戶小農經濟意識濃厚等因素,絕大部分糧食和油菜籽都是民眾自行生活消費。2000年以來,該村開始著手產業結構調整,少數農戶市場意識較強,在產業、產品結構調整中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如:中心村民組農戶劉富祥家有人口5人,人均耕地不足0.2畝,其在僅0.5畝的土地上實行上種葡萄、下種黃楊樹苗與微菜,獲得收入4000餘元;坪上村民組農戶廖德祥種了10餘畝葡萄,2006年有6畝葡萄掛果,僅此一項就收入上萬元。現全村僅有大米加工和土法菜油加工點1處。據調查,全村飼養2頭及以上生豬的農戶不到一半,飼養雞鴨更是少見,且多數為農戶自行消費。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不發達,一方面反映出該村產業總體上呈結構單一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說明該村產業發展還具有較大的潛在空間。據介紹,2006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780元(據對23戶農戶基本情況調查結果表明,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均不超過1500元),僅為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465元的51.3%。在調查中多數民眾認為近年來收入幾乎沒有增長。全村人均占有糧食200公斤,部分農戶家庭呈現糧食短缺現象,靠外出打零工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維持生計。截止2006年底,全村還有貧困戶124戶458人,分別占全村總戶數及總人口數的21%和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