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少君

鹿少君

當然,中國女性藝術家也許是受西方女性藝術家奧基芙的影響,往往喜歡用花的形象來表現女性的性特徵。 在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喜歡以紅色象徵血,進而暗喻女性的身體特質。 第四種是表達女性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對女性權利的訴求。

基本信息

鹿少君鹿少君

簡介

中國當代女性藝術的幾種傾向鹿少君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逐漸出現了一種泛女性化的趨勢,女性作為消費的主體和消費的對象,在中國現代商業社會和消費文化中占據了重要位置。與此同時,90年代的女性藝術和女性藝術家在藝術領域中也有了更多的話語空間,但是她們的立場是與當代消費社會和男性權力相對立的。雖然在此方面,每一位女性藝術家的表達內容和形式千差萬別,但是她們仍有一些傾向是共同的:關注藝術中的女性身份,張揚 女性的主體意識;探討女性藝術在文化背景中的特殊體驗;反思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境遇;反對宏大敘事,等等。具體言之,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首先是對於女性自身生命力的讚美。這種讚美與商業文化中把女性作為美麗的、秀色可餐的消費對象大相逕庭。女性藝術家更加趨向於表現女性身體所具有的創造生命的生殖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對女性本質的探討。當性別通過話語轉換為一種壓迫女性的力量時,回到女性本身的特質,也就是一種對男權社會中的性別話語的反抗形式。就此而論,她們探討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社會性別”問題,即希望從男女之間的身體差異和關係中定位女性的身份,特別是與男性的平等關係。當然,中國女性藝術家也許是受西方女性藝術家奧基芙的影響,往往喜歡用花的形象來表現女性的性特徵。在這類作品中,花總是暗含女性生殖器的形象,其目的是讚美女性創造生命的力量。第二種是表現性愛的喜悅感和幸福感,肯定性愛本身的價值。這種傾向是從女性對愛欲的獨特體驗的視角看待性愛的,她們讚美這種男歡女愛的交流,並且從這種交流中認識自己和對方。在她們看來,男女主體正是在這一種愛欲關係中建構起來的。在這種傾向中,不再是對女性權利的某種理想化的訴求,而是充分肯定現實生活中的男女之愛這種原始的情感在人生中的價值和意義。在此方面,申玲無疑是一位最有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第三種是表現女性對於受傷、受壓迫的痛感的體驗。在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喜歡以紅色象徵血,進而暗喻女性的身體特質。但是很顯然,作品的意義則不止於此,而是要表達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所感受到的心靈的傷害、社會地位的低下、人格的屈辱、生存的束縛。蔡錦的“美人蕉”系列作品、崔岫聞近來的一批攝影作品,都與這一主題有關。第四種是表達女性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對女性權利的訴求。我們知道,在傳統的話語和習俗中,女性與男性的關聯往往表現為女性是被欣賞的對象,男性則是欣賞者和觀看者。為了顛覆這一約定俗成的偏見,女性藝術家往往通過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從相反的方向誇大這種關聯,以顛覆傳統社會和文化強加在女性身上的約束和定位。在這類作品中,她們採用女性欣賞男性的視角,甚至把男性裝扮成花瓶,以表達女性對於觀看權利的訴求。這種方式與希望在兩性之間創造一種平等的對話、彌合兩性之間的對抗的女性藝術有很大的區別,反映了一些女性藝術家的獨特追求。第五種女性藝術傾向是對傳統的母性作一種全新的詮釋:母性不再被表現為一種單一的母子關係,而是用象徵的方式表達母性哺育大地的精神、無私付出的品德。如欒偉麗的“蓮子”系列作品,把蓮子描繪成象徵母性的乳房,並用紅色、複數排列的形式,以張揚母性的力量。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到西方女權主義和藝術觀念影響的中國女性藝術,已在當代藝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這與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有關係,也與當代藝術越來越關注文化身份、性別差異在藝術中的作用相關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女性藝術或女性主義藝術已相當成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僅只是起步,我們期待有更好的女性藝術作品問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