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鹹村之名始於唐末宋初,傳說仕本村李氏宗祖岳王兵敗夜過此地。聞村人熟睡鼾聲如雷,脫口而成「鼾村」(鼾與鹹諧音)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時代,鹹村就有人類活動。經元衰,明重建,清擴充,幾度波折變遷發展至今,當時衙署設在洋中。先始發展鄉路要道川中至臨溪芝田,後發展至洋中、巷裡、寶坑、鹹洋,因該區村舍多沿溪而建,又恰有八村,故雅稱桃源八境。
歷史
鹹村鎮明時分屬十四、十五、十八、十九都,隸寧德縣轄。清初,十五、十八都劃入周墩縣丞轄治,十四、十九都仍屬寧德縣。民國時稱鹹杉鄉。民國37年(1948)9月,鹹杉鄉劃入周寧縣轄後,析出蒲溪鄉的碧岩、樟源,西社鄉的棗嶺、樟岡、詹家和鹹杉鄉的鹹村、洋坂、桐坑、雲芹共九保,設桃源鄉。1950年屬第三區。1955年9月改稱鹹村區。1958年8月,改設鹹村、棗嶺、樟源三個鄉(後改稱人民公社)。1959年1月,瑪坑、沈洋併入成立鹹村公社。1961年8月,劃為鹹村、瑪坑、樟源三個公社。1963年3月,又合併為鹹村區。1966年8月,分設鹹村、瑪坑公社。1984年4月建鹹村鄉。1990年5月8日撤鄉建鎮,下轄一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104個自然村,鎮駐地鹹村村。集鎮北距縣城38公里,距最近樟源村3.5公里,南距蕉城區霍童鎮15公里。距川中村2公里,緊鄰集鎮建設村莊有寶坑、鹹洋、芝田、下坂頭、洋中村。鹹村鎮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為周寧縣南部溫暖氣候區,平均海拔105米,年平均氣溫18.9℃,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5.3 ℃,年均日照時數1751.9小時,多年降雨量平均1620.7毫米,降雨日數156.2天,主要分佈在7~9月的雷雨季、年均霧日91天,無霜期256天,相對濕度80%,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靜風頻率24%。
鹹村鎮位於周寧縣南部,地處天山頂與樓坪夾崎的中間河谷地帶,東與寧德市赤溪鎮為界;西接禮門鄉油灣大隊;南以霍童溪與寧德市瀛洲、柏步等地隔溪相望;北靠天山與七步鎮接壤。梨外線公路穿鎮而過,鎮域面積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萬畝,水田面積1.63萬畝。鹹村集鎮位臨桃源溪畔,地處五虎山和坪坑崗夾崎的南北走向的山間河谷平原,全縣四大溪流之一的桃源溪自北向南貫穿集鎮,與樟源溪一併將集鎮切割成:船形、帶形、柄狀三塊土地。平均海拔97米,南北向有大片良田,地形平坦,地勢由西北傾向東南。地處海拔65--1300米之間,高差懸殊,氣候迥異,有9個村(居)委會海拔在200米以下,可種雙季稻和果蔬等經濟作物,其餘16個行政村地處高山,只種單季稻,盛產毛竹、木材。全鎮總人口2.62萬人,5938戶。農業人口2.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佔92.34%,境內漢族佔98.46%,畲族402人。工農業總產值22818萬圓(其中工業產值15716萬圓),財政收入176萬圓,農民人均收入2360圓。經濟結構以農為主,農業生產以糧食、茶葉為主,是全縣主要產糧區和產茶區。糧食產量9388噸,茶葉產量2萬擔,85%財政收入來自茶葉。
全鎮有林地面積14.7萬畝,森林覆蓋率72.2%,蓄積量達15.9萬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車盤、碧岩、王宿、梅臺、樟崗、詹家洋、茶廣、富瀨、高際頭等10個行政村。境內礦物種類達10多種,礦點、礦床較多,特別鐵、銅、鎢礦等多金屬礦床品位較高,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吾鳳樓鎢礦、坑門底、高山的石板材正在開發加工。區域內溪流縱橫水系發達,鹹村桃源溪主要以鹹村溪、樟源溪、川中溪為主幹,匯集於寧德市霍童溪段外表處,流域面積達80.6平方公里,水力蘊藏量0.64萬千瓦。
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副業和鄉鎮企業,先後建立了糧食、茶葉、禽畜、水果、蔬菜、木竹、流水養魚、種豬養殖等生產基地。現已發展企業達50家,其中中外合資企業2家,鎮辦企業11家,村辦企業7家,個體企業30家,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的木蒸籠、竹筷、竹編工藝品、木板瓢、石箔紙、土紙、花台等都是省外貿定點產品,茶葉主要產品有毛峰、龍珠、牡丹、雪球等品種。
鹹村鎮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現有縣級重點中學一所,國小37所,集鎮內有一小、二小、中心幼稚園,國小「四率」達省頒一類標準,中學綜合比率名列全縣前茅,「普九」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全鎮除富瀨、樟崗兩個邊遠山區村未通公路外(富瀨村正在實施造福搬遷工程),各行政村均實現通水、路、電、電視、電話,平原村莊實現閉路電視聯網,衛生、郵電、服務等第三產業近幾年來也蓬勃發展。境內有桃源觀、文昌閣、閩東特委駐地、周政屏革命委員會舊址等歷史文物和革命活動舊址,虎頭山龍潭瀑布風景區等旅遊景點正在開發,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