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瀨村

富瀨村原名“苦瀨”村,系福建省周寧縣鹹村鎮下屬行政村之一,為革命老區村,曾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旗大隊”稱號。 1933年秋在周墩南區富瀨村組建工農赤衛隊,開展武裝鬥爭。 1935年4月在富瀨村反“清剿”鬥爭中被捕,隨後在莒洲被敵殺害,壯烈犧牲。

概況

富瀨村原名“苦瀨”村,系福建省周寧縣鹹村鎮下屬行政村之一,為革命老區村,曾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旗大隊”稱號。該村下轄富瀨、高山、上段、溪乾等四個自然村,全村83戶,423人,系鹹村鎮最小的行政村之一。

沿革

清朝及以前,富瀨村屬寧德縣管轄,屬青田鄉東洋里十九都,1945年周寧設縣以後仍屬寧德縣管轄,1948年9月1日,富瀨村隨寧德縣鹹杉鄉劃歸周寧縣管轄。1972年,霍童公社外表大隊與周寧縣鹹村公社富賴大隊發生山林糾紛,經寧德地區革委會召集雙方代表協商,最後達成協定:爭議之“鹿角山”面向富瀨村的山地歸富瀨村集體所有。

溪流

著名溪流有閩東地區的母親河--霍童溪流經富瀨村,此外還有發源於政和縣楊源鄉烏際的後壠溪,經叉溪、後壠、樟岡,過寧德莒洲,在鹹村鎮富瀨村與霍童溪交匯。其中富瀨村段為周寧、寧德兩縣界河。

宗祠

富瀨村黃氏宗祠全名為虎丘六葉興賢黃氏宗祠,坐落於蕉城區霍童鎮興賢村,坐西朝東,原建於宋慶元年間,清道光三十年重修。歷經八百多年,1998年由各地余公後裔捐資重建。宗祠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由上廳七開間,下廳以及左右邊樓組成,磚木結構,祠深50米,寬25米,高10.8米,正堂懸掛“虎丘黃氏余公紀念堂”鑲金匾。上廳懸掛有“戶部尚書”、“中軍府”、“文魁”等牌匾,上下廳柱共掛十副精製的貼金柱聯,廳聯“源發梅溪家詩禮狀元宰相,枝分寧德世贊纓節度尚書”,大門“虎丘鍾靈榮萬代,戶部德政著千秋”。始祖余公,榜眼及第,榮膺閩都節度使繼仕後晉戶部尚書,今已傳三十七世,其子孫分支於富瀨、興賢、外表等地。

革命

富瀨村為革命老區村之一,湧現出了一大批革命先烈,其中黃和安黃孔忠等是典型代表。

黃和安

黃和安(1911-1935),福建省周墩(今周寧)縣鹹村鄉富瀨村人。1911年8月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1932年11月參加革命鬥爭。曾任周墩革命小組成員,積極組織發動農民民眾組建秘密農會,開展“五抗”(抗糧抗租抗捐抗稅抗債)鬥爭。1933年秋在周墩南區富瀨村組建工農赤衛隊,開展武裝鬥爭。1934年率領赤衛隊編入周墩工農游擊隊,隨部轉戰周墩南區,參加了周墩南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初閩東紅軍主力轉戰外地後,隨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轉移山區堅持革命鬥爭,時任工農游擊隊副連長,參加了閩東遊擊區的三年游擊戰爭。1935年4月在富瀨村反“清剿”鬥爭中被捕,隨後在莒洲被敵殺害,壯烈犧牲。

黃孔忠

黃孔忠(1914-1942),福建省周墩(今周寧)縣鹹村鄉富瀨村人。1914年1月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1933年2月參加革命鬥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秘密農會會員、工農赤衛隊隊員、周墩工農游擊隊戰士。參加了“五抗”(抗糧抗租抗捐抗稅抗債)鬥爭、周墩南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初閩東紅軍主力轉戰外線後,隨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轉移山區堅持革命鬥爭,參加了閩東、浙南遊擊根據地的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2月閩東紅軍主力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北上抗日後,留守閩東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閩東國民黨頑固派撕毀合作抗日協定後,轉移山區堅持革命鬥爭,時任周墩某區地下黨支部書記,參加了閩東遊擊區的抗日反頑鬥爭。1942年在反“清剿”鬥爭中被捕,因酷刑摧殘染疾,保釋出獄後因傷勢惡化不治犧牲。

興旺

“苦瀨”村是當時鹹村公社的一個偏遠大隊,距縣城約八十華里,顧名思義就知道是一個窮山溝,窮山惡水野獸多。在三年困難時期,黨支部領導全隊社員治山治水,獸口奪糧,以糧為綱,多種經營,艱苦創業,團結一心,戰勝了困難,做到家家有飯吃,人人吃飽地瓜米飯。縣、社黨委發現並且培育了這個典型。記者林文熙深知它的重大現實意義,便不辭勞苦,多次深入當地採訪。有時他自己去,有時帶著同志們去,有時陪同領導去,一住就是幾天,有一次還住了一個多月。他用飽滿的政治熱情,深厚的階級感情,謳歌了大隊黨支部的先鋒戰鬥作用,譜寫了一個個好黨員、好乾部、好社員:有帶領社員戰天鬥地,征服自然,改變面貌的全省模範黨支部書記黃昌彬;有帶領全體民兵,從獸口中奪糧的民兵隊長、全國先進民兵代表黃昌桂;有被社員封為“保險會計”黃開房等等。
現在也許有人會說,僅僅是為了吃飽地瓜米飯,有必要這樣小題大做嗎?殊不知,那時候,吃飽飯就是頭等大事。文熙認為,民眾吃得飽不飽,就是衡量共產黨好不好。集體要鞏固,肚子要吃飽,這就是他對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理解。他筆下的先進模範人物,就是有著這種認識和苦幹的革命精神。當年的縣長王清毅,到這個大隊檢查指導工作,看到山變、水變、人的精神面貌也變了,十分高興地說,肚子吃飽了,思想變好了,苦瀨變成富瀨了!從此苦瀨的村名,就改為“富瀨”,一直至今。
縣委充分發揮富瀨典型的示範和教育作用,總結和推廣了這個大隊的寶貴經驗,樹立和表揚了這個大隊的先進模範人物,全縣相繼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富瀨村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旗大隊”稱號後,縣委縣政府領導親自徒步跋涉來到了富瀨村,召開全縣現場會議,倡議全縣上下向富瀨村學習,提出“農業學大寨,全縣趕富瀨”的口號。在1960年1月召開的周寧縣榮轉復退軍人民兵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大會上,鹹村公社富瀨大隊民兵連長黃昌桂作為先進人物被推選為出席全國第一次民兵會議代表,並於同年4月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民兵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文藝工作者還以《頌富瀨》為題對富瀨精神進行了肯定和傳播。“苦瀨”變“富瀨”的連續報導,不但在全縣,就是在全地區,甚至在全省,也有了較好的影響。1960年06月 人民日報第12版以《 怎樣根據小報特點宣傳毛澤東思想》為題,提到了“周寧縣窮瀨(註:苦瀨)這個地方,原來條件十分不利,民眾說有三害:即獸害、地瘦、人少。可是,這裡的民眾立下雄心大志,組織力量進行大圍剿,消滅獸害;興修起水利,改良了土壤,改變了瘦地,取得了大豐收。我們以民眾幹勁大,窮瀨變富瀨的思想來報導這個事實。這就給讀者一個明確的結論:幹勁是促進後進向先進轉化的主要因素。”此外,縣劇團還把富瀨的故事編成戲,搬上舞台,這就是《岩竹》。它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富瀨精神。縣委書記成波,親自主持座談會,對劇本進行修改。《岩竹》的演出,使富瀨精神,以藝術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堪稱是周寧文藝園地上的一朵奇葩。

停滯

此後,由於外部情況發生巨大變化,全縣各村都開始興建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與外界交流日益頻繁。而富瀨村海拔375米,由於海拔較高,加之歷屆村委不辦事實,沒能趕上全縣步伐興建公路,現為周寧縣為數不多的幾個未三通(通電話、通電、通路)的村落之一,因此交通、信息閉塞,工農業發展受阻,逐漸淡出領導的視線,淪為周寧縣的貧困村。

遷移

主村造福工程

1998年時任寧德地區人大工委主任鍾雷興掛點扶貧富瀨村,原定為該村興建公路。在時任鹹村鎮黨委書記陳保平、村支部書記黃和城、村委會主任黃倫誠等人的努力下,而後改為全村遷移。2001年鹹村鎮政府以閩政〔2011〕地34號檔案為依據,實行富瀨村造福工程搬遷,總計征地10畝,規劃宅基地52塊,面積60—80平方米不等,其中33塊用於富瀨村村民搬遷安置,對剩餘19塊進行盤活所得資金用於造福工程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該村目前已遷移鹹村鎮石排洋新址。

庫區居民轉移

省重點建設項目——洪口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水庫總庫容量為4.5億立方米。電站大壩已於2005年10月上旬截流,按電站主體工程建設工期計畫,到2006年3月洪口庫區水位將達到77米高程以上,隨著大壩主體增高,水位將不斷上漲。洪口電站庫區淹沒涉及周寧(轄區)鹹村鎮富瀨村的溪乾自然村,已經移民搬遷16戶63人。

現狀

富瀨新村自2000年7月動工以來,由於多種原因,一直沒有路燈,下雨天,民眾就得踩著泥巴進屋,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時不時還有可能摔倒。此外,富瀨村搬遷後,由於在石排洋只有分配到宅基地,並沒能承包到集體土地使用權,民眾仍需回到舊村生產勞動。舊村由於水電設設施年久失修,加工大米得把穀子挑往15里外的霍童外表村,往返加工一擔穀子需跑30華里路,如果遇到農忙僱人肩挑,每百斤還需村民掏出22元錢才能實現。因此民眾的生產生活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