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平均氣溫16.3度,無霜期280 天,月平均降雨量200毫米,最高海拔1143米,最低海拔343米,平均海拔743米,烏江經縣境18.5公里,常年平均流量為1.59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為1.92立方米/ 秒。
行政區劃
2010年該鎮轄27個村,1個社區,232個村民組。2010年年末總戶數8192戶,總人口337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2人,有土家族、苗族等9少數民族1179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
所轄27個村:鸚鵡社區、月斜溪村、大頭坡村、石街水村、陰家山村、 黃家灣村、何家寨村、覃家壩村、龍家壩村、高莊村、羅家壩村、皂角溪村、團山村、大溪口村、黃家山村、蘇家溝村、宋家坪村、雙榮村、溫泉村、白鹽井村、青龍村、訓家壩村、青中村、箱子溪村、映山紅村、馬河壩村、城落宅村、山羊椏村
建設
白鹽井、龍燈塘電站裝機1345千瓦,總投資395萬元;城鎮化率為24%,預計每年增長2個點,到2007年達到28%;2004年公路里程45公里,其中油路19公里,因受烏江河流切割,目前全鎮有8個村未通公路;2005年發電量372.6萬千瓦時,其中水電372.6萬千瓦時,無火電,人均發電量2.484萬千瓦時;全鎮現有股級單位38個,鎮財政供養職工共有121人。
全鎮有普通國小12所,7個教學點,教師202人,在校學生4661人,普通中學1所,教師96人,在校學生1444人;目前貧困人口2766人,低收入人口7249人,今年預計脫貧114人(縣下達任務114人)。
基礎設施
鸚鵡溪鎮地處銅遵公路主幹線,交通便利,全鎮公路通村率達97%,公路通組率達80%。杭瑞高速、酉(陽)劍(河)高速兩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的建成,已大大縮短鸚鵡溪鎮與外界的距離。思南縣第十五屆人代會提出的“建立雙龍工業園區”藍圖隨著年產12000噸的無銻改性銨油炸藥生產線的正式生產正逐漸形成,清潔能源在我鎮得以廣泛推廣,水利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人畜飲水難、農田灌水難問題隨著“三小”工程的有序實施正逐步改善,為加速我鎮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事業
文體教育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鎮共有中學1所,國小11所,7個教學點和2個幼稚園,現有教職工350人,在校學生65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級中學學生入學率達99%。有衛生院1所,醫衛生人員17人,村衛生室32個,2010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7.8%.
新農村建設
省級新農村示範點——石階水村的建設成效顯著,示範效果明顯,中心村寨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大大改觀,村委會辦公場所,村民活動場所設施完整;村圖書室的建立進一步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建設生活;建成了經果林、大棚蔬菜、苗圃場、無公害西瓜和生豬養殖等基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現已通過省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的檢查驗收。
地理位置
經濟發展
一是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我鎮圍繞經果林產業、生態畜牧業和生態茶產業加大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目前全鎮種植經果林1000畝,生態茶葉3700畝,建成畜牧養殖小區2個,培養生豬養殖大戶24戶,新建能繁母牛養殖基地3個。二是工業經濟初具雛形。我鎮以雙龍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初步建成了雙龍無銻改性銨油炸藥生產線、雙龍豐銀建材廠、思南鞭炮廠、雙龍電桿廠及多家石材加工廠。三是旅遊業發展情景廣闊,日出水量近5000噸的白鹽井溫泉深得外商青睞,多家企業欲與之聯姻。四是以中華鱘、娃娃魚為主的冷水養殖業正在興起,市場情景廣闊。
水利資源
鎮內有豐富的水利資源,代家溝水系灌溉面積達4000餘畝,該水利工程惠澤到鸚鵡、思唐鎮2萬多人,同時該水系有天然冷水養殖優勢,引進三紋魚、雜交鱘魚等冷水類種的生長和繁殖。2004年引進貴州億農綠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80萬元在雙龍栽植苦丁茶1000畝,在大頭坡新建40畝苦丁茶科技示範基地。鎮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急待開發,有麻池洞、米神洞、黃金洞、漸鴻塔、溫泉、箱思溪小溪漂流、雙塘商業街、雙龍思南歡樂谷等。目前雙龍農業生態示範園區的經果林、花卉、苗甫場以及公路沿線特種養殖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
美食
鸚鵡溪境內有大小多家鄉村美食店,著名小吃有牛羊肉火鍋, 洋芋粑粑,米粉,綠豆粉,米豆腐,豆花,糯米飯等。最著名有雙龍 鄉里人家(歡樂谷沿雙龍大道向雙龍方向約700米),終年經營各類火鍋、家常小炒、粉類等。特別是鄉里人家的牛羊肉火鍋在思南縣城也大有名氣,城裡人經常特地前來享受人間美食。顧客更是絡繹不絕,顧客吃完後總是讚不絕口,銅南駕校的教練學員也全都在那裡吃。熱情的服務態度和精美絕倫的美味都一致受到全縣人民的好評。
鸚鵡溪旅遊
白鹽井溫泉
從銅(仁)遵(義)公路經過鸚鵡溪古鎮邊,一塊巨大的“烏江第一湯——白鹽井溫泉”的標牌格外引人注目。
對很多外地人來說,很可能沒有聽說過白鹽井溫泉。其實,白鹽井溫泉在大山深處的相思溪邊,已默默流淌了何止千年萬年。
當地人說,這個溫泉有悠久歷史,不管雨季旱季,水量比較穩定。特別是在冬季,溫泉發出的白霧格外誘人,當地人經常在這裡洗浴,白天大多是小孩,夜晚則是成年人,裸浴的鄉人與路人相應答,成為當地一景。這處溫泉礦物質豐富,對治皮膚病有奇效,當地遠近民眾,因衛生條件不好,患上疥瘡等皮膚病後,更是專程前來白鹽井溫泉洗浴。而嚴寒中的除夕到來之前,裹著厚厚的棉衣到溫泉洗浴迎接新年,更是當地民眾的傳承多輩的風俗。
白鹽井溫泉距烏江只有2公里,更重要的是,又在銅遵幹線公路上,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和開發價值,必將成為黔東北一個重要的溫泉消費的寶地。正因為如此,鸚鵡溪鎮看到了她的巨大前景,千方百計推動對溫泉的開發,並得到了縣政府的支持,縣裡請來了103地質隊進行了鑽探。初步探明,白鹽井溫泉日流量有1800噸,溫度在43度左右,極具開發潛力。經多方爭取,目前,鸚鵡溪溫泉已列入貴州省的溫泉開發規劃,當地正積極組織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將這一資源開發出來,成為促進當地發展的又一抓手。
漸鴻塔
從鸚鵡溪鎮逆相思溪而上,不到3公里,就見溪旁的一個小山,一坐五層的古塔聳立,前後有大山呵護陪侍,它的白色的塔身、飛的檐角,與山旁的農舍、梯田相映襯,仿佛一幅山水畫。
漸鴻塔修於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至今已有130年的歷史。此塔為六角形,五層樓,整個塔呈圓錐形,像一支玉筆。
據當地老年人介紹,在清末年間,當時人丁興旺,卻不出文人,族人深以為憾,風水先生說,可修建一塔,培植文風。為此,當地的團首楊秀華和趙萬全就倡導修塔,得到當地民眾的回響,他們從外地請來了風水先生,經過數月的認真勘察,查山觀水,才定下了建塔的地點。建塔資金按當地的大姓蘇、楊、陳、趙的家產分攤,另外還化功德自願捐獻。
據說,建塔三年後,當地就出了三個秀才:楊瑞初、楊承文、余占虎。現塔身存兩碑《漸鴻塔序》,另一塊是功德碑,記載了捐款情況。
漸鴻塔幾次遭受了匪亂和文革等幾次難,險被毀壞,都被當地人挺身而出,勇敢地保護了下來。
漸鴻塔是土家族苗族民眾追求知識、崇尚文化的一個物證,對研究土家族的文化心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應是研究烏江文化的一個案例。
麻池洞
麻池洞是鸚鵡溪一個巨大溶洞,距白鹽井溫泉不過才一公里。
麻池洞的洞口較小,進去後就是一個可容萬人的大廳,而各種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撲面而來。只見天然的鐘乳石,潔白如玉石,晶瑩如瑪瑙,如大佛坐蓮,如鸚鵡高棲,如玉柱擎天,如龍蛇飛揚。即使是洞壁,也是上帝潑墨的好宣紙,如山水長卷,如瀑布飛濺,又如天簾萬丈,在不同人的眼裡變幻成不同的造型。地上滿是石珠,如珍珠瑪瑙,令人愛不釋手,恍然置身於阿里巴巴的寶庫。而地面緩坡上則是層層梯田,田坎隨心所欲,曲折彎曲,清水從一道道田梗上翻流,誰不說正是陽春三月栽秧時節,只是不見那耕牛和老農而已。總之,一步一景,韻味十足,千奇百怪,嘆為觀止,進得洞中,就讓人流連忘返。
洞裡有暗河帶來清新的空氣,四季恆溫,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麻池洞大如廣場,電筒照過去也看不見邊,窄的地方連擠一個人進去都難,洞中有洞,四通八達,沒有當地人引路,很可能就會迷失在裡面。當地的老輩人傳說,此洞三天三夜走不出來。對此洞有興趣的農民,曾多次相伴探奇,用光了手中的作照明的燃料,也未探到洞底,只得無功而返。
作為一個難得的探奇休閒的好地方,麻池洞早就名氣在外了,在《思南風物誌》上,對它就有記載。這幾年來,日本地質專家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專家,多次前往麻池洞考察,對麻池洞獨特的地質學價值給予了很高評價。
懸棺葬遺址
從思南縣城順烏江而下8公里,進入一個鸚鵡溪鎮的桶井峽口,就見左岸懸崖萬丈,而懸崖之上有一洞口,當地人稱彭家洞。早些年,有人爬進洞裡取土製硝,洞裡有一口紅棺材架在那裡,墊棺材的是一大磚銀子,便大著膽子打開棺材,見裡面有一具完整乾屍,嘴裡還銜著一隻玉煙桿。
彭家洞有寶的風聲傳出來後,陸續又有人進去盜了幾次,據說盜走了金磚玉器香扇等物。八十年代,有人將這個信息反映到縣文物部門,省地文物部門立即組織力量進洞進行考察。通過考察,乾屍為男性,身長1.7米,穿12層絲織衣服,從官服的飾來看,它的身份應為明代正三品從二品的官吏。乾屍腋下夾有字條,基本可辨別為“昨屯兵士元知未及辭謝首特價奉侯萬安尚容面悉晚生熊文祥”。
一個正三品的官員死在偏僻的黔南,他會是誰呢?
一些文化專家注意到,這個洞名叫彭家洞,當地的田姓人卻說裡面葬著的是他們的祖先,每年除夕之夜,還秘密地來到洞前祭祀,這會不會與明朝永樂年間的一件大事有關?
烏江邊的彭家洞距思南縣城水路只有8公里,思南在元代和明初曾是思南宣慰司所在地。烏江中下游的思南沿河這一片區域,由於地方各民族統治階級勢力強大,實行的是較為寬鬆的自治制度,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所有。
明朝初年,同是族人的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田氏,為了爭奪珠砂資源,互相攻戰,朝廷屢次派人調解。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覺得土司制度與封建制度有矛盾,以此為藉口,派兵將兩宣慰使田琛和田宗鼎殺了,將田氏世代統治的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土地分解,從而置了貴州八府,在全國第一次實行了“改土歸流”,並在貴陽成立“省政府”——貴州布政使司,這就是貴州建省的由來。此時距明朝開國才45年。所以民間有“先有思南,後有貴州”之說。嘉靖年間編撰的《思南府志》記載:“執宗鼎之日,錦衣旗校數人,以急時至,當即執以登舟下蜀。次日,始有都指揮一員,領兵籍其財物,毀其宮室。”
於是地方文化研究人員這樣大膽推測,這位洞葬的主人,會不會就是令朱元璋勃然大怒的思南宣慰使田宗鼎?
可惜的是,因洞葬多次被盜,一些可資佐證的文物均已失蹤,這一推測還需更多的有價值的文物來支撐。
正因為如此,彭家洞就成了烏江文化中最神秘之處。誰能破解這一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