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性能
![鷹擊-62反艦飛彈](/img/1/f27/nBnauM3XzETOwMTN5gDO3gTM0QTMzcDMzQjMzQTNwAzMxAzL4g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鷹擊-62飛彈與鷹擊-6/63雖然同屬鷹擊-6系列大的範疇,但完全不是一個技術檔次的新裝備。鷹擊-62的彈體似乎更細和更輕,能夠由轟-6L同時攜帶四枚(最新型轟-6K“戰神”則達6枚);052C型飛彈驅逐艦則能裝載8枚艦-艦型。射程實際可達300千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我海空軍遠程海空威攝力量的強度與持續打擊能力。
展望未來,雖然鷹擊-62的性能達到了西方八十年代後期的技術水準。但考慮綜合科技實力的差距,鷹擊-62仍然有許多急需改進和提高之處,特別是對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要求非常高的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鷹擊-62外型與美國戰斧飛彈差不多,渦噴發動機油耗大,燃料裝載率不高,射程與戰斧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而“北斗”II型全球導航系統的建設完善與否,則直接決定了鷹擊-62系列多用途飛彈系統總體性能的高低。“北斗”I型雙星定位系統,定位精度差、用戶沒法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缺點,使其無法用於精確武器制導。
美軍裝備的主力反艦飛彈是捕鯨叉,而戰斧巡航飛彈主要是對地面固定目標使用,其雖有反艦型號但套用不廣。鷹擊-62的體積、發射重量和戰鬥部重量與美國戰斧飛彈差不多,但由於渦噴發動機油耗大,加上內部結構設計導致燃料裝載率不高,射程與戰斧相比存在明顯差距。鷹擊62飛彈是中國研製裝備的一款遠程反艦型巡航飛彈。由於兩者的作戰使命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研發進展
![鷹擊-62反艦飛彈](/img/b/a5e/nBnauM3XzQTNyYzMwATO3gTM0QTMzcDMzQjMzQTNwAzMxAzLwk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雖然海空軍的轟-5可從三亞附近的基地起飛到西沙群島上空遂行巡邏,卻只能攜帶火箭彈和自由落體炸彈,對海攻擊手段非常有限。同時,由於當時解放軍指揮體制落後,其作戰反應能力已不適應現代戰爭。當作戰飛機飛臨熱點海域上空時,水面的對峙可能早就已經發生甚至已經都結束了。為此,解放軍急需一種遠射程的制導武器才能有效控制局形。於是在1974年鷹擊-6型中遠程空射飛彈(北約命名為“CAS-1“巨妖”(Kraken))應運而生。
經過數年的研製與試驗各種,至1982年六月十九日,鷹擊-6由轟-6乙攜帶飛臨錦西(葫蘆島)某試驗場附近渤海上空上正式打靶。飛彈射出後向下滑翔到800米左右高度自動點火,並按照裝定諸元自動轉向射擊航向和將高度降低到100米作超低空飛行,在到達預定航程後,彈上末導雷達開機自動搜尋,不到2秒即捕捉到了海上的標靶,自動駕駛儀隨即控制飛彈加速俯衝,直接命中了這個靶標。結束了解放軍沒有中遠程空艦飛彈歷史。之後,科研人員又在其基上進一步改進動力裝置並採用電視制導體制,派生出射程達200千米且具有一定對陸攻擊能力的鷹擊-63。
2010年8月19日,中國國防部網站稱,解放軍新型岸艦飛彈部隊日前在東海演練了實彈飽和攻擊。軍方發布訊息配發的飛彈圖片顯示的是由機動發射車運載的三聯裝“鷹擊62”反艦飛彈,有媒體形容,“航母殺手”讓航母膽寒。有媒體報導說,東海艦隊在美國航母可能赴黃海演習前進行飽和攻擊演訓,不僅時機敏感而且針對性極高。這次演練突顯解放軍攻擊航母的戰術思維,因為飽和攻擊可使相對落後的武器系統發揮較大作戰效果。
技術參數
最小射程:40-60公里
巡航高度:30米末端巡航高度7-10米
末端雷達制導作用範圍40公里
射程:400~650公里(使用小型渦噴或渦扇發動機,有可能還高一些水準)
發射環境要求:6級海情風速低於每秒20米溫度範圍-30~60℃(海況要求不同於實際)
發動機:渦輪\渦扇噴氣式
長度:6.8米(不計助推器)
可以瞄準的最大目標速度:每小時56公里(這隻相當於30節左右,實際國外很多軍艦最高航數都超過了30節俄羅斯的無畏級甚至在比較惡劣的海況下都能跑31節以上,因此數據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