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瑞禽獻食——鳳鳥蓮花漆豆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尺寸:通高25.9、盤徑24.8厘米
2000年荊州天星觀二號楚墓出土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藏盛放醃菜、肉醬或調味品,與鼎、簋等組合為成套的祭祀禮器。此豆由盤、鳳、鳥與蛇身分件製作,再用榫卯連線和生漆粘接而成,如鳳、鳥銜著食盤敬食。被鳳兩爪抓的蛇尾細長上翹,頂住鳥尾,起支撐作用,說明楚人已能較好地運用物理學中受力平衡原理。這件豆除造型奇特外,其上的彩繪也是表現出楚文化浪漫詭奇的特點,在鳳鳥背及尾上,以虛幻手法展現龍、鳳、蛇、蟾蜍等物競天擇的動物世界。楚人這種高超的制漆匠心和技藝,預示漆器製作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發掘
2000年初,荊州市博物館在荊州市沙市區天星觀村長湖南岸的湖灘上,發掘了天星觀2號戰國楚墓,該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和漆木器。特別是漆木器,不但設計巧妙,製作精美,而且有許多器物是首次發現,鳳鳥蓮花漆豆就是其中的一件。外觀工藝
鳳鳥蓮花豆,由蓮花豆盤、鳥首、鳥身、鳥爪與蛇身分件製成,用榫卯連線和生漆粘接兩種方法拼合。蓮花豆盤採用挖制和雕刻的手法製作。盤腹較深,口微斂,內壁弧,口沿平直,盤徑24.8厘米、口徑21.4厘米、腹深5.8厘米。盤外壁上部一周浮雕十四瓣仰蓮花。下腹弧形內收,平底,底徑17厘米,盤底中央雕鑿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榫孔,與豆柄榫頭套合,盤下以一鳳鳥為柄。鳳鳥分件雕刻而成。鳳頭後仰向上,鳥頸彎曲較長,人字形半圓喉管暴露於外,鳳冠呈倒式與鳥背相接,鳥嘴張開至極限,鳥喙尖形,嘴裡銜住方形榫頭,榫頭插入盤底榫孔內。鳳鳥站立於蛇身之上,鳥身、雙翅、鳥尾、鳥腿用整木雕刻。鳥胸脯前傾呈圓弧形,雙翅略張與鳥背平,鳥尾呈扇形,雙腿並列略呈蹲立之勢,兩爪平齊抓住一條蜷伏的蛇。蛇身修長,蜷伏成“十”字形,蛇頭向後而偏左側,蛇尾較細長且後飄上翹至鳥尾下部中間呈支撐狀,頂住鳥尾,以起支撐作用,這表明楚人在製作器物的過程中已能較好地運用物理學中受力平衡原理。全器器表皆髹黑漆為底,用紅、黃二色描繪花紋。豆盤內髹紅漆,豆盤口沿外壁一周繪變形鳳鳥紋和捲雲紋;蓮花瓣上繪二方連續變形鳳鳥紋和捲雲紋。鳳鳥的身上繪龍紋、鳳紋、蛇紋、蟾蜍紋和鳥羽紋。鳳鳥的背上和尾上繪一雙首鳳和二條龍。兩龍的頭在鳳鳥的尾部、龍身相互交叉,龍尾擺向鳳身,兩龍各有四足,每足有三爪。雙首鳳繪在鳥背的兩側,鳳頭向前,鳳嘴鳥喙呈鷹勾狀,且肥厚,舌頭較長呈紅色外露,鳳身後部與龍尾相互交替疊壓盤繞。平張的雙翅上又各繪一龍一鳳,龍頭在後,鳳頭在前,龍身在下,鳳身在上。龍有五足,每足上有三爪,龍頭上尖長鼻前撮,兩隻龍角向後盤旋,龍眼圓形,龍頭下部側面呈斧鉞狀。鳳嘴張開,似捕食狀,雙翅展開上揚,呈飛翔狀。在鳥身的兩側腹、鳳腿上沿,用紅漆各繪一龍一蛇,龍蛇交替,蛇頭在前,呈扁三角形,蛇身細長隨鳳腿的彎曲而後拖;龍頭在後,龍嘴張開,龍身全部被蛇身遮擋。在鳳鳥圓鼓的前胸脯上繪有一金色蟾蜍,蟾蜍頭呈三角形朝上,雙眼似柳葉形,蟾身寬扁狀,兩隻前腿向上攀爬,後身較小,後腿較細長,雙腿張開呈弓形,與人腿很相似,蟾蜍後背被上面的兩隻龍後爪抓住,猶如兩隻手抓住金蟾,蟾蜍背腹和鳥爪上繪鱗甲紋。底座的蛇身脊背繪黃色鱗甲紋,側腹繪紅色蛇鱗紋。
該器造型奇異獨特,裝飾繁縟華美,它已不僅僅是一件具有較高歷史、考古價值的文物,更是一件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精美絕倫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