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競存中學原名東北競存中學,是由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人民教育家車向忱先生在“一二·九運動”高潮中於1936年創辦,1938年受抗日戰爭影響,校址被迫遷至鳳翔,當時由人民音樂家張寒暉先生任教務主任。
1945年,抗戰勝利,受黨中共指示,車向忱被派往東北開展工作,學校停辦。
從1936年誕生到1945年停辦,竟存中學辦學10年,培養革命志士6000多人,有230多人投奔延安,走向革命道路。當時被稱為“國統區的抗大”、“革命幹部的搖籃”、“教育界的一盞燈”。
1987年,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省委書記、當年競存中學黨組織的上級聯繫人呂劍人先生及原省教育廳廳長張克儉同志選址設計,恢復重建。
辦學條件
硬體建設
學校占地面積45.1畝,生源來自城關鎮、縣城常住人口、進城務工家庭,並輻射周邊鄉鎮,服務人口10萬以上。現有教學班30個,學生2269名,教職工105人。學校繼承和發揚“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的競存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步伐,本著“辦學高水平,工作高效益,教學高質量,學校高聲譽”的總體目標。塑造了一個“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現代名校的新形象。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屢創新高,六年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保持全縣一流地位。
師資力量
鳳翔縣競存中學擁有教職工123人,本科學歷118人,學歷合格率100%,崗位合格率100%。有省級教學能手、教學新秀4人,市級教學能手15人,市級教學骨幹3人,市級模範班主任3人,縣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師69名。 竟存中學占地45.1畝,教師有120餘人,其中優秀教師含69人,並且學校的學歷合格率和崗位合格率都是100%。
辦學成果
師生榮譽
竟存中學在全縣教育教學、管理、教科研方面發揮了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學校多次承擔省市級重點實驗課題,對兩輪目標教學教改實驗、創新教育實驗及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成果均在寶雞市進行了交流和推廣。
學校擁顯出市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師28名,縣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54名並且由學校老師撰寫的論文有60多人的200餘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縣級論文評賽中獲獎。
學校建立了學科課堂教學模式五大類33種,形成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四步”工作機制,構建了網路環境下“五環”課堂教學模式。收集論文集、案例集、反思集、學生創新作品集共408冊。學校多次承擔市、縣級技術教育交流會、現場會及成果展示會。
學校榮譽
國家教育部冊令的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
陝西省教育廳的陝西省示範國中、陝西省示範家長學校、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陝西省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建設實驗校。
寶雞市級的寶雞市文明校園、寶雞市園林式學校、寶雞市示範家長學校、寶雞市特色項目學校、寶雞市重點實驗校、寶雞市創新教育實驗先進單位。
鳳翔縣級的鳳翔縣教育質量先進單位、鳳翔縣教育督導評估一類學校、鳳翔縣素質教育示範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學校領導
常勃春,中學高級教師,鳳翔縣競存中學校長。他1982年從事教育工作,先後擔任城關中學教導主任,陳村一中副校長,唐村中學校長,紙坊中學校長。他始終堅持“以質量和特色求發展。
王長林,教務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