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徵
鳥類群落的多樣性和物種豐富度與植被結構、容量密切相關。植被為鳥類提供了食物、隱蔽所、巢址等。城市化對鳥類棲息地植被的影響主要包括植被結構的變化以及外來植被的增加。城市中鳥類棲息地除了破碎化程度高以外,喬木林中上部的樹冠層蓋度與自然環境相比會有所減少。在城市化的森林生態系統中,鳥類群落中在樹冠層取食、樹皮探食的種類可能會減少,而地面取食的種類會增加。
鳥類群落會隨著外來植物的種植及其在植被植物總量中比例的增長而發生變化。群落中的本地原有鳥種的豐富度和密度與原有的植被比例相關,而外來鳥種的豐富度和密度與外來植被的比例相關。
在城市中,人類活動會對鳥類群落產生干擾。人類對鳥類群落的干擾主要有人造物碰撞、食物獲取方式變化、捕食、疾病、道路干擾等。城市為鳥類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來源,但也增加了生存的風險。
季節變化
城市鳥類群落的季節變化:季節變化與鳥類群落的動態變化密切相關,能夠決定群落中留鳥和遷徙鳥的比例。在一年中,資源最為豐富的時期和相對匱乏的時期,鳥類能夠獲取的資源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當冬天更寒冷的地區,鳥類群落中會有更多的遷徙鳥類。而在城市中,由於有熱島效應、人類提供的食物來源等因素,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寒冷的冬天會提供相對溫和的微環境,城市中心的季節性環境差異會減小,鳥類群落的季節差異也會因此減小,此外隨著城市中林地的喬木覆蓋率的降低,鳥類群落中留鳥的比例會上升,遷徙鳥的比例會下降。因此,城市中鳥類群落的豐富度、多度、組成的季節差異均會減少。Leveau等在阿根廷城市馬德普拉塔的研究中表明城-鄉梯度上城市化程度更高的地區鳥類群落的季節以及年際差異更小,城市化造成了不同時間段鳥類群落的同質化,群落年際差異還與季節相關,非繁殖期群落的差異比繁殖期更大。
研究進展
自建國以來,鳥類學家們就開始對北京地區的鳥類群落進行研究,六十多年來,北京地區鳥類群落的研究成果斐然,不斷深入,為地區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同時,北京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百年古城擴展為國際化大都市,鳥類在城市環境中不斷經歷選擇-適應-淘汰,鳥類群落髮生了很大的變化,也給鳥類學家提出了很多新的科學問題。
包桂濬等在1956年-1957年使用觀察和捕捉的方法對距離當時北京市中心十多華里的東郊十里舖地區鳥類進行了調查,共記錄到73種鳥類,並發現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分布的鳥類不同。鄭光美等學者於1958、1959、1961年三個冬季,在北京及附近地區選取30多個樣點進行鳥類調查,其中一些樣點如懷柔、石景山、昌平、順義等地區當時還是未開發過的自然生境。鄭光美等人(1962)共記錄到13目29科78種鳥類,並較細緻地將研究地區的環境分為山地針闊混交林、山地灌叢草坡、田野、居民點、城市公園等7類,分別分析了7類生境中的鳥類群落特徵,並對越冬鳥類的生活方式進行了重點分析,發現鳥類群落主要由植食性及以種子為食的鳥類為主,食蟲鳥較少,認為城市公園對鳥類越冬具有重要的意義。蔡其侃等(1979)整理髮表了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北京師範大學自1954年以來北京及附近地區的鳥類觀察採集記錄,共記錄鳥類129種,隸屬15目42科,報導了北京地區鳥類群落的區系特徵等,並確認了多種鳥類在北京地區的繁殖記錄。鄭光美等(1984)又對北京夏季鳥類的生態分布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將鳥類記錄增加到140種,其中,研究關注了城市地區鳥類群落的變化,居民點及城市公園區域鳥類豐富度和多度減少,文中指出城區大型樹棲鳥類如烏鴉(Corvus spp.)、喜鵲(Pica pica)、黃鸝(Oriolus spp.)、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等數量減少,原本頤和園內的大白鷺(Ardeaalba)、白鷺(Egrettagarzetta)、蒼鷺(Ardeacinerea)、池鷺(Ardeolabacchus)巢也幾乎消失,並討論了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及保護和恢復鳥類資源的措施。
隋金玲等結合第一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對北京市區綠化隔離帶內鳥類群落及其與生境的關係開展研究,研究中共記錄16目35科131種鳥,其中夏候占所有鳥類居留類型的40%,古北種占所有鳥類區系類型的47.33%,動物性食性鳥類占所有鳥類食性類型的61.83%,樹上取食生態位的鳥類占所有鳥類生態位類型的30.53%,洞巢鳥占所有鳥類築巢類型的30%。鳥類群落的豐富度與棲息地多樣性和植物種類等呈顯著正相關,與昆蟲種類呈極顯著的正相關。綠化隔離帶中共有48種食源樹種,食源樹種的分布存在綠地間差異大,樹種搭配不合理,四季分布不均衡等問題。對鳥類棲息地的評估表明,面積大的綜合公園綠地質量好,行道樹和經濟林質量差。對三種功能綠地夏季鳥類群落特徵中,公園綠地的生境數量、鳥類密度、優勢度、生物量等特徵均為最高,與防護綠地之間的相似度也最高。文章建議在綠化植物組成、植被結構等方面加強對綠化隔離帶的管理,以吸引更多的鳥類在城市中棲息。
宋福春等於2002年-2004年的冬季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鳥類群落進行了調查,共記錄鳥類7目14科44種,其中29種為留鳥,研究中將當地環境劃分為7種類型,其中豐富度最高的是村落,表明了鳥類在冬季會向低山附近遷移越冬。
研究內容
鳥類群落的研究一直是鳥類生態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群落的組成結構、集團結構、生態位與種間關係、動態與演替、群落與棲息地關係以及城市化對鳥類群落影響。